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李文增 《城市》2008,(9):11-13
一、滨海高新区应成为滨海新区、天津市乃至全国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领航区 天津市滨海高新区不是。J般意义上的国家级高新区,而是国家高新区.这是国务院给滨海高新区的定位。国家高新区与国家级高新区是不同的.目前国家级高新区有53家,而国家高新区只有滨海高新区1家.而且它是第一个由国家科技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的。  相似文献   

2.
沈艳兵 《城市》2014,(8):38-41
正我国开发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系列不断深入和扩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开发区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和升级。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开发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开始的大量招商引资,到目前有选择的招商引资,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大都呈现出  相似文献   

3.
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起来全省重点开发区。位于自贡市中心南侧,与老城区仅一河之隔。高新区距自贡火车站1公里,经内昆、成渝铁路北上成都,东达重庆,南下昆明并通达全国。经高速公路至成都、重庆各200公里,南下宜宾仅70公里即可达最近机场和长江第一港。高新区规划控制面积9.98平方公里,规划有大化工基地、大学园区、汇东高科技园区、金马工业园区和金融商贸大街、往宅小区、旅游渡假村、各类大型交易市场以及公园绿地、文化娱乐、运动场馆、学校、医院等配套服务设施。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历经10年建…  相似文献   

4.
宋金全  张萌 《城市》2014,(7):47-50
正一、引言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吸引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加快经济建设,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如今开发区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包含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与工业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初始起步  相似文献   

5.
刘继元  雕翎箭 《职业》2010,(1):32-33
仁心:替老总背“黑锅” 2006年10月,我跳槽到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家化工公司,在检测部担任主管。老总叫潘晖,大我6岁,是我的学兄。加盟公司后,他亦“司”亦友,和我的感情很深。  相似文献   

6.
浙江工业园区建设的现状特点浙江省以工业为主的各类园区建设的现状特点可概括为:数量大、种类多、分层次建设、开发主体多元化、层次特点明显。第一层次,有各类国家级开发区8个、省级开发区54个,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分别占全省50 %和20 %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区国家级1个、省级12个,2002年上半年技工贸收入271亿元。第二层次,经省批准建设的特色工业园区和省级乡镇工业专业区分别为102个和122个。第三层次,县、乡(镇)、村级工业园区,数量多的县(市)达100个以上。园区开发主体有政府派出的管委会、政府与企业联合建立的开发实体、多家或独家企业…  相似文献   

7.
杨亚琴 《科学发展》2009,(10):81-86
本文回顾上海开发区管理体制发展实践,剖析当前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分析国内开发区管理的成功经验,研究提出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总体思路和若干建议。本文认为,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强调和发挥开发区的地位和作用,关键就是要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实行精简、高效、统一的开发区管理体制和市场化开发机制,充分发挥开发公司主力军作用,从促进产业发展需求出发营造良好的综合环境优势,保持开发区持续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改革开放的助推器,其功能已从土地开发、园区建设、招商引资进化为加快实现城市化的重要手段、促进产业发展的服务平台和技术创新的孵化器.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开发区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原来灵活高效的开发区管理体制优势出现弱化和官僚化现象.因此,以上海开发区发展实践为例,重点剖析当前上海开发区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考察分析国内开发区的发展趋势及有关管理体制的经验做法,研究提出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思路和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魏书华 《城市》2009,(1):43-46
20世纪中叶以来.为了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浪潮.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竞相建立了包括出口加工区和科学工业园区在内的各种类型的开发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批准设立经济特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后,各类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相似文献   

10.
贾馥冬  杨雪伦 《城市》2016,(3):52-55
笔者通过对开发区的含义以及开发区发展历程的分析,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过程为切入点,针对我国开发区的转型进行研究,探讨开发区由产业园区向城市新区转型即开发区第三次创业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及其方式、方法,希望能为开发区的发展、转型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全国范围看,发达地区的开发区已进入产业升级、城市崛起的阶段,如何逐步从"开发模式"转向"盈利模式",是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关键"。苏州工业园区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典范,从某种程度上说,过去20年苏州工业园区投融资模式最重要的经验是由国资国企创造的。国资国企在开发区建设中发挥了融资服务和公共服务的支撑作用,同时打造了大量优质资产,不断提升园区整体的投资环境,从而实现了各类社会资源、资金在园区内的优化配置。未来,苏州工业园区的国资国企应当努力转型成为区域投融资体系中最具效益的市场主体,为更有效益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王学东 《现代交际》2014,(9):145-145
开发区的经营管理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开发区经营的时候应该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确保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在进行开发区经营的时候应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对现在的征地制度进行一定的完善和改革,对开发区的运作进行统筹和规划,对开发区的产业发展进行一定的纠正,确保开发区的土地运用是合理的,提高开发区的水平,保证其发展是良性的。  相似文献   

13.
黄凌翔  赵娣  金丽国 《城市》2014,(10):55-61
正一、引言开发区是工业的集聚中心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为了招商引资,很多开发区以低价甚至零地价出让土地。2007年之后,尽管国家已明确规定工业用地必须通过招拍挂的方式供应,但变相降低地价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促进开发区土地内涵挖潜,提升土地利用效率,2008年起国家开始对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开展试点,并规定每两  相似文献   

14.
资讯     
《职业》2011,(12):17-17
制定我国将尽快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办法据教育部近日发布的消息,我国将尽快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办法,在法律层面上实现"现代学校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整合设计、一体运行。中国职业教育与开发区创新发展对话暨第二届中国国家级开发区职业教育年会2011年3月30日在江苏苏州开幕。教育部副部长鲁听在开幕式上指出,今后要发挥行业组织最了解本行业领域的技术前沿、内在运作规律、人才需求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安家》2008,(1):173-174
1.中关村科技园 中关村科技园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第一家高科技园区.1999年6月,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重新定位下,中关村科技园区由此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从海淀区的"电子一条街"发展成为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园和健翔园在内的一区多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16.
正改革开放以来的的实践表明,开发区建设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强调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在此形式下,客观审视我国园区发展新形势,积极探索创新园区发展方式,构筑园区发展的持续动力,对推动经济更高水平发展,推进更高质量的城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产业开发区开发方式评价我国产业开发区走过一条从单体企业厂区建设到政府主导开发的道路。建国初期,为适应我国工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综合实力的对比最终表现为高科技产业的较量,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区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的实践表明: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区,对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整个国家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具有巨大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区已成为各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美国的硅谷是世界上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区、也是最成功的高科技开发区.台湾地区的新竹科学工业园从起步起也只不过20余年,但其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  相似文献   

18.
卢向虎 《城市》2015,(10):21-23
与各类国家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等专项经济区相比,国家级新区在战略任务、功能定位、发展路径、空间范围和制度优势来源等5个方面具有不同的内涵特征。国家级新区的“新”主要表现在机制体制新、战略定位新、规划理念新、产业形态新、发展方式新和政策支持新6个方面,笔者通过对国家级新区内涵、特征的分析,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开发区软环境是开发区市场发育程度、经济竞争力、对外开放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投资软环境的优劣是评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外来投资者做出是否投资和如何进行投资的重要依据,是开发区能吸纳多少外来投资以及这些投资的现有贡献度对区域今后可持续发展推动力的重要表征,是体现开发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上海的开发区在经历了土地等资源招商为主体的初始发展阶段和以政策招商为重点的快速增长阶段之后,已经步入转向环境招商为核心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当前面临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未来上海开发区要重塑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就需要根据产业发展提出的不断升级的综合投资环境诉求,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通过对开发区文化的培育、提炼和发展,让开发区具有独特个性、精神和良好氛围,进一步优化开发区投资环境,增强开发区对外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高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开发区的全面发展,着力弥补软环境方面的相对缺失。  相似文献   

20.
有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更何况我已经阔别了足足半个世纪了呢。本人离开家乡杨浦是在1959年,当时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走上了国际新闻战线。以后,虽然偶而有机会陪同外宾来沪,但总是匆匆过往,仅有一瞥之缘。在我的印象之中,好象我的家乡—直落伍于其他区之后。尤其是浦东新区崛起之后,杨浦大桥的两端则更有天壤之别。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摩天楼群同杨浦老工业区的破旧工房形成了明显的对照。可是这回我却惊异地发现,杨浦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