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出版社今年出版的《人力学引论》,是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张楚廷教授的第十部著作。这是一本面向广大读者,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论著。它的问世,是垦荒者在处女地上的第一声呐喊,是人力学作为一门新学科诞生的庄严宣告。可以预料,21世纪的人学研究史的扉页上将记载它的功勋。全新的视野,全新的观点,这是本书的最重要的特色。人学即关于人的学问。人学发展到今天,已构成了一个门类齐全,层次繁多,并且相互交织,彼此渗透的庞大的科学体系。简言之,人学包括三类,一类是作为生物的人的学问,如人体解剖学、遗传学等;一类是作为人类独…  相似文献   

2.
人学研究在中国方兴未艾,许多理论问题亟待进一步探讨。正是为了推动人学研究的深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由《江海学刊》杂志社、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全国首届人学讨论会于4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与会者就人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理论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观点,现撮其要者,综述如下。一、人学存在的必要与根据人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或者说人…  相似文献   

3.
一部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力作———《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三次飞跃》评介张敏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精心组织编写的《邓小平理论与广东实践研究丛书》,把我省学习、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中,于幼军同志撰写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由黄楠森先生任主编,王锐生、袁贵仁、韩民青、韩庆祥(常务)等先生任副主编,由十余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知名学者加盟撰写的《人学原理》,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于2000年11月出版。由如此强大的阵容加盟合撰一部《人学原理》,自然算是当前人学研究领域的一件盛事。 人学研究在中国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热点研究领域。不过,就研究的深度而言,尽管在此前已经产生了不少不乏理论性的和专题性的研究著作,但由于人们在关于人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哲学观上的差异与分歧,人学研究一…  相似文献   

5.
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新成果──评介《第三次飞跃》章铭新近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第三次飞跃──论邓小平理论的一新贡献》(董晓阳主编),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和阐述邓小平理论的社会科学:著作。该书通过对整个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考察和回顾,探讨和论...  相似文献   

6.
继《华魂·第一卷·中华民族凝聚力X出版之后,肖君和先生又推出了《华魂·第二卷·中华民族精神》,这本26万字的新著,于1993年12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华民族精神”是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不仅多次召开了不同规模的理论研讨会,而且还出版了一些研讨专著,如济南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了梁自洁主编的《中国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了郑晓江著的《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等等,一些有关的论著、论文更是不胜枚举。然而,正如肖先生在本书《序》中所说的,“纵览研究中华民族精神的论著,大都把‘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由黄楠森先生任主编,王锐生、袁贵仁、韩民青、韩庆祥(常务)等先生任副主编,由十余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知名学者加盟撰写的《人学原理》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于2000年11月出版。由如此强大的阵容加盟合撰一部《人学原理》,自然算是当前人学研究领域的一件盛事。 人学研究在中国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热点研究领域。不过,就研究的深度而言,尽管在此前已经产生了不少不乏理论性的和专题性的研究著作,但由于人们在关于人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理论论阈、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哲学观上的差异与分歧,人…  相似文献   

8.
严谨求实自成体系──评陈文新《中国传奇小说史话》吴志达对文言小说领域的研究,学术界陆续出现一些有价值的新论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前进。青年学者陈文新《中国传奇小说史话》就是一本颇有新意之作。该书的出版者─—台北正中书局,按照国际一流出版...  相似文献   

9.
《人的本质·素质·素质教育》既是一部系统研究人的本质与素质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著作,也是一部全面探讨素质教育的哲学著作。从理论上看,该书具有以下特色: 1.立意高远、视角新颖。该著作从哲学及其人学的新视角、新高度、站在文化系统的最高层面鸟瞰素质教育。它把素质教育作为改造和提升人性、塑造和优化……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为什么要建立一门学科叫做人学,什么是人学,人学应包括什么内容,人学的科学体系应该怎样,已经议论得很多了,而且已有一些学者写出了人学的专著,但作为一门科学,人学应包括人的发展规律,而已发表的论著对此却谈得很少。我认为这是人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一块空白。我最近做了一点尝试,现在谈一谈,想引起有兴趣的学者们的关注,借以推动大家共同讨论,看能不能有所突破。首先一个问题是:是否存在人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已经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人类社会就是由人构成的,还有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一、20世纪后期中国人学研究的进展与成果人学是时代的声音。把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学思潮放在中国发展时代的背景中加以清理与总结,我们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反映了思维、历史、哲学、科学、文化和当代人类实践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人学的一系列范畴。并自觉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来建设;反映出世界潮流和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时代精神。形成了一种关注人、尊重人和塑造人的人学思潮;由起初把“人”看作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专利,到我们开始把人看作是认识主体、社会历史主…  相似文献   

12.
联系实际学习邓小平理论———评《邓小平理论在广东》吴奕新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编著《邓小平理论在广东》一书,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紧密联系广东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好书,也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上系统研究和阐述邓小...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人学研究在中国方兴未艾,许多学术理论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由《江海学刊》杂志社、北京大学人学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全国首届人学讨论会近期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就人学研究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会上观点纷呈,新见迭出,取得了丰硕成果。无论是原来见解的进一步阐发,还是新观点的异峰突起,都给学术界以新的启迪。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出本次会议的优秀论文,以期活跃哲学研究空气,推动学术进步。多年来,本刊密切关注入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刊发了一系列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4.
从8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大陆学界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现代新儒学研究。这一研究的规模之大、 成果之丰、影响之巨、参与学者之多,在海内外的新儒学研究史上,都是罕见的。方克立先生作为这一研 究的倡导者和主要组织者,主编了《现代新儒家学案》、《现代新儒学研究丛书》等三十多种、逾千万字的 论著;使现代新儒家在大陆从绝学成为显学,并在港台和海外产生重大反响,可谓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 首屈一指的代表者。其中.《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作为方先生十年精心致思的结晶.不仅是方克立 教授的一家之言,而且以浓缩的方式集中体现了大陆新儒学研究的基本进程,堪称新儒学研究的里程 碑。 全书收入方先生1986年至1996年的论文、演讲、书评、短论、序言等37篇,分为四组.另有四篇答 记者问作为附录。第一组和第三组侧重于对新儒学的宏观审视和总体把握;第二组带有个案研究的性 质;第四组主要是方先生在研究新儒学的同时所提出的文化主张和哲学理念,特别是对综合创新文化观 的阐扬。  相似文献   

15.
人学在中国兴起并形成一种思潮,有其深刻的根据和动因。旨在反映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规律,由侧重指向认识人之外的世界自觉转向认识人本身,这是人学产生的思维发展史的根据;旨在把人本身提升为主体,将人作为专门研究对象,这是人学兴起的哲学史根据;旨在综合和提升人的科学提供的关于人的不同侧面的实证知识,建立一门新的人学,这是人学产生的科学史根据;旨在通过对完整人性的理解,为克服以往各种文化模式的历史局限,实现人类文化的综合创新寻找一种新的核心的文化理念,这是人学得以泛起的文化学根据;旨在通过对人之秘的科学解答,为分析和解决当代人类实践发展提出的与人有关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一套理论工具和方法论,这是当代中国人学兴起的时代或实践根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的问题再次成为国内哲学界讨论的一大热点,关于人的哲学研究──(哲学)人学呈现出一种观点纷陈、诸家争鸣的局面。然而可喜之余也应看到,在这些对人的研究中却很少有关于人的系统性创造性探索。韩震教授的新作──《生成的存在──关于人和社会的哲学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正是人学研究的新的重大的创造性成果.首先,从主题的角度来看,作者把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人学理论的中心和全书探索的主历,这的确把握住了当今人类发展的时代要求,抓住了人学研究的关虹或根本.近两三年来,在人学究竟研究什么即…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哲学界对人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人学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的一个重点,取得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成果。最近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胡贤鑫所著《人性及其根据》就是在人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一项新成果。本书的一个特点是“中、西、马”的结合。在我国过去一个时期,人们讨论人性、人的本质、人道主义等问题时,人们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进行研究和概括,而对中国和西方的历史上的人学思想资料则比较隔膜或者有所忽视。另一方面,从事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研究的人,多从各自的领域去谈论历史…  相似文献   

18.
作为邓小平理论萌芽的标志不是某一具体的时间、论著、观点。对邓小平理论萌芽应作出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界定。邓小平理论萌芽的标志应该是时间段、论著链、观点网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考论》序程毅中在四大奇书中,《西游记》的研究论著似乎是最少的。锦池兄的这部《西游记考论》则是一本使人耳目一新的力作。承他厚爱,把初稿寄给我,让我先读为快,还要我写一点文字作为纪念。我们先后就学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而在古典小说研究上又有同好,同声...  相似文献   

20.
对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研究不仅是系统研究邓小平理论的需要,而且也是建构人学的当代中国形态的必要前提。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在人学思想史的背景中正确地厘清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独特本质。笔者认为,邓小平以其人学思想的社会历史性视界,一方面秉承了人学研究中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