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最近讨论了林庚教授的文章《山水诗是怎样产生的》。关于山水诗的问题,自从在《文学评论》上展开讨论以来,已经引起广泛的注意。它牵扯到文学的阶级性、文学的共鸣作用等等一系列文艺理论和文学史的问题。林先生这篇文章主要是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论述山水诗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他认为山水诗的产生并不是建立在为山水而山水这样远离现实的基础上的,也不是在园林、田园、或隐逸这样的生活基础上成长的。它是封建经济发展更为成熟的阶段上自然的产物。文章作者认为南朝经济的发展与水路交通的发达,为人们认识自然美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这首先在江南民歌中表现出来。作家们从民歌中学习了这些,而自己也过着游宦、行旅的生活,阅历了无数名山胜水,于是山水诗就产生了。宋元嘉时期是南朝经济成熟的发展时期,所以“宋初文詠,体有因革”,山水诗大量地产生在这个时候。讨论会开得相当热烈,林庚先生做了简短说明以后,吴同宝、王瑤、袁行霈、张少康等同志相继发言。他们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史     
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是国内第一批博士点学科,自1955年即开始招收副博十研究生, 1978年获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该学科点有着良好的学术基础与学术声誊。贺昌群、程仰之、缪凤林、陈公禄、白寿彝等前辈为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民族史亦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的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由于受各种教材的局限,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民族问题总是意犹未尽,加之教材编纂过程中太过强调汉民族的中央政权,故涉及到民族史部分的内容总会让学生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与判断.在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鉴于现在使用教材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当注意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党委一贯倡导的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 ,研究探讨如何使国史教学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要求 ,政史系中国史教研室配合学校期中教学检查 ,于 1999年 11月 30日 ,再次举行了教学改革研讨会 ,会议受到了学校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 ,校党  相似文献   

5.
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最近连续举行学术讨论会讨论古典文学的共鸣问题。参加讨论的教师和部分研究生各抒己见,热烈争辩,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使讨论逐渐走向深入,各种论点也渐趋一致。《文学评论》1960年第五期上曾发表了柳鸣九同志的《批判人性论者的共鸣说》一文。文中认为只有读者和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数千年的政治史是一部纷纭杂陈的各派政治势力争权夺利的斗争史,有效的谍报往往能在政治斗争中占据先机,各种政治势力都注重谍报搜取工作。中国古代谍报的基本功能是维护皇权和统治阶级利益,进行对内对外战争,加之长期固生的小农经济的影响,体现了独特的特点,以有计划、有组织、有充分准备的高层次间谍活动,去干扰、影响和破坏敌方的决策者及决策集团的决策。“不战而屈人之兵”是间谍战最高也是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有没有阶级性,是语言学界正在争论的重要问题。为了交换意见,提高认识,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在1961年12月12日举行了一次讨论会。大家一致认为,首先要弄清楚决定一门科学有没有阶级性的标准是什么,否则就会文不对题。过去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些意见有企图简单化地解决问题的倾向。例如,以语言学者本人的阶级性问题代替了语言学有无阶级性的问题。如果同意这种做法,那么,阶级社会中一切科学都将具有阶级性,而且同等程度地具有阶级性,这实质上是取消了各门科学有无阶级性这一问题。又例如,有人单纯从各个阶级对待一门科学的主观态度方面去看它有无阶级性,这种做法也不解决问题,因为从主观上说,各个阶级一般都是要求科学成果有利于自己的阶级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史家治史的优良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有层出不穷、灿若群星的历史学家,他们视治虫为名山事业,世代相承、执著追求,不仅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籍,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良的史学传统。对古代史家的优良传统,古今学者多有论述。笔者对此也略有探讨,现将自己的粗浅体会整理成文,呈给学人,以为共勉,并求教正。中国古代史学有数千年发展史,积淀下来的史学传统丰富而复杂。在诸多传统中属于优良的部分究竟有哪些?笔者管见,以为就古代史家治史的道德品质和学术精神而言,其优良传统主要有“推义之求”、“换而不舍”、“博学强识”、“著述成家”、“据事直书”…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经济立法史是一门介于法律、经济和历史的边缘学科。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逐渐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重视,也相应地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众所周知,对比分析法是剖析事物,认识事物本质的重要方法。在实现经济改革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了解和研究东西方各国经济改革的经验。但也应该看到,中国有其传统的经济发展历史,特别是各个历史变革时期,经济改革家及时地运用法律手段调整经济关系,实行“变法”、“改制”,其成败亦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儆戒之处。由于不同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发展特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除了对现实的情况有所了解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西方思辨史为参照系着重探索中国思辨史的内在缺陷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认为:中国思辨史没有走完符合历史与逻辑的思想史大圆圈,它是一个动静混沌结合的朴素的思维模式,并与生命哲学、道德哲学高度粘合,最终没能走出准宗教的氛围。这一切是构成中国思辨思想在复兴、变异与湮没命运中沉浮的文化因素。这种命运又使中国哲学缺少高级的机械唯物论和精密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这两个相连的环节。它们的缺如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深层结构上的某种断裂。人类思维之桥是很难飞越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论述了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金景芳教授在中国古代史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着重介绍了金教授在<周易>研究、孔子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古代典章制度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和中国古代典籍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同时也评价了金先生的主要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对历史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阅读史籍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点评.毛泽东倡导以唯物史观、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以及厚今薄古等作为史学研究的方法论.毛泽东对古代历史、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富有独创性的论述,体现着他颇具特色的古代史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史学史是一门新兴专史,自李大钊、梁启超倡导以来,不过70余年,其间又几经沉浮,因此它的分期一直没有定论。本文以史学思想和史书体裁为标准划分中国古代史学史为四个时期:神意思想时期,英雄思想时期,鉴戒思想时期,进化思想时期。  相似文献   

14.
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在今年上半年举行了三次座談会,就中外历史上农民战爭和宗教的关系等有关問題初步交換了意見。他們认为,如果不把中外的农民战爭作一比較,就很难得出有关农民战爭的一般规律,因此还邀請了世界史教研室有关教师参加。在座談会上,有的同志介紹了目前史学界对农民战爭和宗教的关系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对此问题作进一步研究的意見。世界史教研室的同志报告了西欧封建社会农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期,在西方逻辑学东渐的背景下,诸多学者开启了中国古代逻辑史研究。作为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胡适不仅从事了诸多中国古代逻辑史料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而且对于自身研究具有明确的价值期待和方法论意识。其研究不仅是为了在中国古文献中寻找试验论理学的类似学说,以有效吸收试验论理学说,而且也是为中国再造新文明做准备。为达成该目的,胡适提出了一套包括述学、明变、求因和评判在内的研究程序,其述学中的贯通方法颇重西学的比较参证作用。胡适的这一工作为后来的中国古代逻辑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典范,其广义的逻辑观念和研究程序对于今天的中国古代逻辑史研究方法论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在是在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较为自由的学术氛围下进行的。当时学者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历史研究手段,在立足史料,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从理论高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研究成果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由于过分强调史学研究为现实服务,因而其科学性便受到损害,甚至在个别问题上出现了非历史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知识渊博,思想解放,著作宏丰,对中国人民的贡献是巨大的、多方面的.仅就史学著作的数量而论,据黄烈同志估算,现在收入《郭沫若全集》的历史编、考古编、文字编中,涉及历史内容和历史见解的篇章,“不少于七百万字”.中国古代史分期,是国内外史学界都很关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郭沫若对这个问题,花了几十年的功夫,看法几经改变,最后才把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线定在春秋、战国之交.这个结论目前虽然还未取得一致认识,但连持不同意见的同志也承认,“郭沫若同志的分期说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并为多数人所接受”.本文拟对郭沫若关于中古史分期意见的演变及其治学精神作一探讨,不对之处,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18.
中华学的创立,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封建正统史观的影响,建立新的古史体系;有助于从更大的时空范围研究中国古代史;有助于认识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有助于推动中华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配合中国古代史教学,多次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温故知新。在中央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以来,重读此文,另有新获。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选集》第三卷《皮梯利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易言之,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书装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书装史研究成果有近百种,其中最集中的是图书装帧形式,视角较为独特、新颖的,有文化、对现实的影响、装帧与时代的关联等。不足之处主要是学界存在不少重复介绍古书装帧形制的作品,具体内容、理论方法、认知模式、资料整理、研究队伍与结构等亦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