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应用型高等教育应该而且必须在实施教育的全过程坚持对教育主体未来社会角色与职业岗位的观照,即在教育决策与实施中坚定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为教育主体提供优质的职业生涯意识及优质的技能信息服务。要建立学习全程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其核心首先就在于切合现实需要与发展规律的创新设计,包括学习全程架构设计、课程体系设计、制度引领与实施保障。要建立学习全程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重点就是构建好"三条渠道"体系,即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提升实践教学地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挖掘课外活动副渠道,锻造学生就业能力;打通校外实习第三渠道,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需求,以普通高校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为例,解读了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明确了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中成果导向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对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以及支撑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基于成果导向土木工程课程体系规划与设置.  相似文献   

3.
工程教育认证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流新工科建设的点睛之笔。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制定适合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结合河北工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从人才定位、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确定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四位一体育人新模式。研究成果可以提高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地方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就业导向的高职模拟导游课程开发及动态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模拟导游》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主干课程,也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而导游人员资格证是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上岗的前提。但课程实施存在课程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欠合理,课程实施缺保障,课程体系少统筹等诸多瓶颈。因此,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与动态实施,就必须从立足职业岗位需要、准确定位课程目标,注重职业能力素养、合理设计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四步递进式的实践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创新教学模式,注入源头活水、实现开放办学及对接职业考核标准、实施全程考核评价等方面着手,以优化高职模拟导游课程。  相似文献   

5.
柳伟 《理论界》2023,(4):77-81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重要组成部分,需通过校企协同落实就业育人工作,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同时,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落实“三全育人”要求提供保障。结合大学生就业现状,在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校企协同就业育人作用的基础上,从就业育人体系打造、职业规划课程开发、企业培训班级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创建等多个方面探索加强作用发挥的路径,能够为学生今后就业和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新思路。东莞理工学院积极探索符合地方高校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方法和教学团队建设,从而满足大学生职业生涯成长与就业的现实需要,促进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职类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强化综合运用英语和计算机的能力,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构建专业基础理论课,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8.
课程体系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承载者,是保障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该文以河北工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研究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制定,结合国家标准、学校定位和专业特色,从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与专业类课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人文社科类课程等四方面,剖析课程体系的制定过程,并提出了优化方法和举措,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版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
以培养学生职业理念为导向构建全程化就业教育新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影响,高校实施的全程化就业教育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甚至呈现被边缘化的趋向.应从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职业理念为导向,构建全程化就业教育新体系,创新就业教育的指导理念、工作机制、教育内容和保障措施,使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密切融合,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在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就业创业驱动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立德树人、提升就业创业素质与能力为导向,从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实践教学和建设优秀师资队伍等方面给出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浅析大学生的“考证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股“考证热”,这一现象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我国人才评价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职业准入制度的初步确立,以及市场机制的需求,国家政策的导向,客观上催生了大学校园的“考证热”。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职业能力提升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跨校际”、“跨文化”的特色校园文化有助于养成并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才能有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种特色校园文化可以通过“构建校企互动模式的校园文化”、“跨学科社团建设”、“跨院系或跨专业团日活动”以及学生第二课堂课程的跨学科整合等具体方法来实施。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的整体目标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教育面临对就业指导教育的认识不充分、就业指导教育缺乏系统性、从事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人员配备不合理、就业指导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等困境,完善新时代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必须清晰界定就业指导教育的概念,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教育体制,合理配备师资,建立就业指导教育导师库,重视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摘 要]本文以深刻剖析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要素,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指导,提出“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个面对”的教学改革方案,积极推进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用性,增强其社会竞争力的教改进程。  相似文献   

1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推动理念及内外动力机制。探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将为高等教育改革与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信息化测绘”时代对高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文章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加强测绘新技术下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多样化实践基地建设、本科生导师制以及科研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尝试与实践效果,不仅为河北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奠定基础,也为其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我国建设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在与国外相关专业进行无缝对接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探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使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进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工程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计算机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对大学计算机通识课程的定位、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提出了课程改革措施,实施后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新形势下高师生就业的实际情况 ,分析了高师生就业思想的特点和原因以及当前高师生就业教育现状 ,认为高师生就业教育应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也是现代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