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2007,(21)
香港回归十周年有许多激动人心的高点,其中令人难忘的镜头之一是记者采访香港特首曾荫权时的一段对话。有记者问曾前权,他是如何从一个布衣成长为特首的。曾荫权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纽约一位63岁的老人,打算步行到几千里之外的迈阿密去。这个决定做出时,没人相信一个老人能步行几千里到达迈阿密。但最终老人却还是一步一步用双脚走到了近阿密。当有人问老人是如何做到的时候,老人说,他每天只关注第一步。走第一步不需要很大的勇气。走完了第一步,再走第二步,第三步,就这样走完了。雷荫权说:"对比自己几十年的工作,自己的感觉和那老人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2.
正衰老是一种学习,人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开始。76岁的渡边淳一,在其所著的《孤舟》一书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退休了,过起了"每天都是星期天"的日子。原本以为"第二人生"应该是玫瑰色,孰料,一系列麻烦就此开始。几十年上班生活形成的快节奏,顿时停下,让他极不适应。妻子面对天天在家的丈夫,生活习惯亦遭破坏,患上了  相似文献   

3.
52年前,她痛斥花冈人间地狱的闹剧,赢得中国劳工张金亭的爱慕。52年后,她为中日友谊奉献出一颗赤诚的心。1998年岁首,记者冒着凛冽的寒风,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河南省社旗县文化路的一个大院内,轻轻叩开了一位侨居中国五十多年的日本籍妇女浅田智慧的家门。当提到她与逝去十多年的丈夫张金亭相濡以沫,顽强抗日的英勇故事和传奇人生时,老人含蓄地一笑,思绪回到了年轻的岁月。性格坦荡、豪爽的张金亭,幼时爱听民间说唱,受打富济贫、绿林英雄之类故事影响较深,立志做一个"绿林英雄"。1938年,张金亭给本村地主家扛长工,因看不惯地…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正在观赏一朵花,那朵花就是你的世界主题;如果你正阅读一本书,那么你的世界主题就是那本书。几年前,我辞掉公职开始着手自己开店准备做茶叶生意的时候,我特意去拜访一位远亲,他是经营茶叶生意几十年的一位睿智的老人,请他传授一些茶叶生意之道。老人沉思良久却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聊  相似文献   

5.
有个古老的故事说,一位还没有结婚的七十多岁老人到处流浪,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有个好事者问他:“你在寻找什么?”老人面呈憧憬之态说:“我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然后娶她为妻。”那人十分不解,又问:“你已经差不多走遍天下,寻找了几十年,  相似文献   

6.
天空是蓝的     
罗西 《现代交际》2008,(5):41-41
一位老兵做了几十年的好事,在接受我的采访时,我问:"不少人不理解你,你知道吗?"老人的视线越过我的双肩,显然他在看窗外的阳光。他平静地笑了,"我知道的不多,但知道自己快乐!"他为我沏好一杯乌龙茶,便给我讲了一个遥远而感人的故事。原来这位老兵是归国华侨,二战期间参加抵抗德国侵略的战斗。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一位英格兰  相似文献   

7.
88岁的沈纯一老人在2002年春节立下遗嘱:去世后,所有的积蓄全部留给被她呵护了一辈子的弱智干女儿和干孙子。这是一个在深山老林里埋藏了几十年的动人故事。湖南湘乡市梅桥镇桐木村的沈纯一老人,用她大半辈子的爱心写就了一段人间罕见的真情华章。历经坎坷更重情1914年,沈纯一出生在湘潭县韶山冲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母看着女儿长大,不想她当“睁眼瞎”,将她送进私塾读书。虽然只读了短短几年,沈纯一却以聪颖和才气在当地赢得了“才女”的赞誉。20岁时,沈纯一嫁到当地一周姓人家,第二年有了一个儿子。中国此时政局动荡…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古稀老人,去年间月老伴不幸去世。这打击,犹如天崩地裂,使我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往日,我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现在没有了他,我夜不能寝,食不甘味,满脑子只装着他。一切都亦真亦幻,似梦非梦,我不知该怎么办,请帮帮我!读者欧诚欧诚同志:您好!编辑转来您的信,我十分理解和同情您眼下这种哀伤的心境。的确,人至暮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老伴。常言道:"百年修得共枕服。"像您的老伴,几十年与您相儒以沫,甘苦共尝,一下子离您而去,怎不令您痛不欲生呢!但您要想到,不幸之于人生,犹如影之随形,随时都…  相似文献   

9.
寻找初恋     
洪午 《老人世界》2008,(7):26-26
这是电视荧屏上的一个纪实故事。 四川达州一位身患肺癌、正躺在床上吸氧的八旬老人,在行将走完人生之旅的时候,执意要寻找55年前的初恋女友。儿女们比较开明,想满足父亲最后的心愿。同时也担心这样是否会刺激母亲,伤了母亲的心。  相似文献   

10.
尤铁路 《老年世界》2010,(18):43-43
丧偶是人生中最悲痛的事。“白头偕老”只是人们对婚姻长久的一种美好期望和祝愿。而现实生活中,虽然“白头偕老”的夫妻为数不少,但同时辞世的夫妻确不多见,绝大多数总是一方先于另一方离开人世。这对于几十年患难与共的老夫妻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创伤和悲痛。这个悲痛究竟会给老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1.
荷花有德传清香──谢和赓的传奇人生胡应南在外交部宿舍一套简朴的三居室里,我们等待着居室的主人——外交部离休干部谢和赓的归来。谢和赓是一位久经考验的革命老人,一生中充满了传奇故事。早在1926年,14岁的他就在家乡桂林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19...  相似文献   

12.
某单位有几个人退休了,有人便说:"包袱又加重了。"在他们眼里,离退休了的即是包袱,是额外强加的负担。这种言论本不值一驳。诚如人们到银行兑现自己的存折一样,老人在单位劳苦贡献了几十年之后,退休了,领取一份养老金,完全是自己劳动的积累,纯属理所当然。我想到的是另一个问题:老人是包袱还是财富?听说有家公司本没有离退休人员,却每年延聘上百的老人去。作。有人问公司总经理:"你们不怕背包袱?"这位总经理说:"老年人思想成熟,经验丰富,作风扎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宝贵财富。他们之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关键的倒是怎…  相似文献   

13.
夏超  张燕萍 《中国扶贫》2016,(18):76-79
程家沟,原本是四川省开江县宝石乡一个典型的贫困村,一年来,这个小小的山村发生了村民做梦都想不到的变化,让我们看看变化在哪里: 一年前,程家沟村交通不便,村民到乡上赶集得坐船或者步行三四个小时,不少村民一年也难得出村几次;信息闭塞,不仅手机信号若有若无,甚至不少家庭没有电视,数十年来没在家看过春晚;没什么产业,年轻人不得不外出务工,年迈多病的老人缺乏照顾,适龄儿童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读到小学.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一生历经数十年的风霜岁月,饱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各自有不同应付现实社会的想法,他们对社会的各种问题,必然也有很多反应、想法,甚至对于如何安度晚年,也有他们的需要与排斥。老人应在晚年做好“五要”与“五不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正>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你、我的一声啼哭,进入人生剧场大门的那一刹那,演出就已经开始了。人生皆如戏,上苍是导演,生活是编剧,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人生这出戏唱好不容易,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入戏要投入,台上莫贪功。一个个鲜活的角色,不管你、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大量的年轻人从农村迁移城镇,今后几十年农村人口老化程度将高于城镇。我国农村与城镇2000年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7.2%与6.3%。2050年农村与城镇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32.7%与21.2%。这是因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农村中年人向城镇迁移的几率比年轻人要低得多。这一庞大人群将陆续成为老人,并且大多数留住农村;他们正好又赶上了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这些人很多只有一个或两个子女。当他们成为老人时,子女可能已离开农村。因此,农村老人今后仍然完全靠家庭养老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17.
我相信你     
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现象,未来几十年,“养老”是一个可怕的问题。2035年是最严峻的时候在学界,调整养老金制度已达成共识,在什么时间完成,要与人口结构变化时间紧密联系。按这个逻辑倒推,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初步测算,需要用20年的财务缓冲措施,最后实现退休金进入国民基础养老金。杨燕绥预计,到2035年前后,14岁~65岁劳动人口不突破8亿,这时候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近3亿,所以我们面对的是不到3个劳动力要对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养老金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胡铁华 《老年人》2010,(1):24-25
李炳淑,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因在样版戏《龙江颂》中扮演大队党支部书记江水英,曾打动无数观众。光阴桂苒,几十年过去了,她台前幕后的故事总是令人好奇。去年初冬,笔者前往上海京剧院拜访了李炳淑老人。让人惊讶的是,李老虽然年近七旬,但她的风采依旧,豪情不减。谈起当年拜师学艺和时下蓬勃发展的京剧事业,老人兴致盎然,让人深切感受到一位京剧名家对京剧艺术的热情和挚爱。  相似文献   

20.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为何两次与老伴闹离婚?是什么事情让一对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夫妻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