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英语专业学习者请求语用石化现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使用扩展的语篇完形测试,以请求言语行为为研究目标,对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语用石化现象和成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请求语用能力与母语者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存在语用石化现象。同时,结合学习者背景问卷分析,本文提出如果阅读和记忆剥离了语用信息后的各种表达式只会加速石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徐洁雯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24(1):65-66
对语篇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有助于人们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语篇的特征。该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角度出发,借助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对一则英语广告的言语功能进行多元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相蕊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49-153
在语言、经济、法律、消费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下,广告创作者经常灵活运用各种语音、语符、词汇、句法及修辞手段,委婉、间接、含蓄地传达商品信息,呼吁潜在消费者购买广告商品,从而实现广告信息诉求目标。 相似文献
5.
孙圣勇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6)
语用学理论与翻译研究理论之间的关联初步建立,其有效性在翻译领域里也可以得到检验,将其运用于专门领域的翻译研究,发现对语用翻译进行进一步研究仍然十分必要。另外,尝试了把语用学关于规约意义、含意、礼貌、指示语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翻译实践中的文化、语用类问题,并提炼为四位一体的语用翻译观:指示语维度、合作原则维度、礼貌原则维度及言语行为维度。语用翻译观的形成对于避免语用翻译失误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史艳红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114-115,181
人们对于自身正在进行的言语活动的反射性意识(reflexive awareness)就是元语用意识(metapragmatic awareness)。它能够调控和管理语言的使用,具有语篇构建功能。英语教师在讲课时,同样受元语用意识的支配,元语用意识对其语篇的构建起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帮助组织课堂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在授课时,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元语用意识,以便更加清晰、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政治辩论中情态隐喻语用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祥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5):112-116
以2004年布什和克里的第一场总统辩论赛文本为语料,尝试着把情态隐喻作为一种视角,分析政治辩论语篇中情态隐喻的语用功能。试图说明情态隐喻不仅是政治辩论的一种语言特色,而且对实现辩论的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加深英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的理解和感悟,有效地改进他们对目标语的运用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语用模糊研究20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群霞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4)
总结了国内语用模糊研究的发展和现状,包括定义、分类和研究方法的异同,并归纳了当前研究的新趋向,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盛爱萍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8(2):31-34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在语用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1)中外学者对语用学下的定义尽管多种多样,但大都是从语境这一因素出发;(2)从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如语用含义、语言环境、前提关系、言语行为诸方面看,语境也是最重要的。衡量语用成功与否的标准是话语的意义是否恰当、得体,是否准确地表述了说话人的意愿,为听话人接受、理解。 相似文献
10.
蒙兴灿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1):179-182
词义是语言中的词所表示的意义,也就是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共同了解的词所反映的事物现象或关系,词的意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是由应用这种语言的集体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对词义的相应理解是体现语言交际功能的重要条件。英、汉两种语言的词义结构和语篇结构在形式上有其本质特点和语用差异。语义上的差异是静态的,语篇上的差异是动态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运用。在语义上,英语词汇意义灵活,含义范围宽,且丰富多变。它客观明晰,以多带少,但并不冗余,其语义是分解型的。汉语词汇词义范围较固定,伸缩性小,独立性大。它主观概括,以少带多,但并不短缺,其语义是浓缩型的,有一种多言不如少言,少言不如不言的精练言语传统。英语语篇衔接严谨,语句内外充满了衔接的逻辑词、语法词、功能词等。语义连贯诉诸理性,因而语篇较长,它具有科学型语言的特质。汉语连贯紧凑,语篇内的句子间直接组合,逻辑连接成分少,语义连贯诉诸意象,因而语篇较短,具有艺术型语言的禀赋。上述差异仅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质特点而已,并非是绝对的此有彼无,而是相对的此强彼弱。民族语言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过去、现在及将来的语言发展规律和趋势。认识它们的差异,对我们的英语学习和包括诗歌在内的英汉互译都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计道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01-103
预设起源于逻辑学,后来被引进到语言学领域,成为语言学和逻辑学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它是指说话者说出某个特定句子时所作的假设,是交际双方已知的共有或背景知识。从宏观上讲,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语义预设是语用预设的基础,语用预设是语义预设的具体运用,两者间是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语用失误分析的理论探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本力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4):472-475
语用失误包括两种类型 :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源于对言外之力的误解 ,社交语用失误源于对交际原则的误解。语用失误的例证分析过程可谓语用学基本原则的言语交际实践检验过程。语用失误分析乃是语用学的基本原则运用于解决言语交际问题的良好实例 ,因此其具有外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英语插入语的语言交际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义云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115-117
插入语是一种语法现象,被语法家普遍认为是一种独立成分。它的有无并不影响句子结构的完整,但对句子的表情达意往往是至关重要的。探讨英语插入语的语言交际功能,不仅能深化对此类语法现象的认识,而且对准确表达思想、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也很有益。 相似文献
14.
从语用能力的可教性的角度出发,在中国英语学习环境下,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目标语,对四川成都西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显性语用教学条件下学习英语请求策略的情况作一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显性语用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郭先英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4):106-107
文章利用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来研究话语分析。用实例来探讨理解话语的整体意义,从而使说话者能从语句的表层意义暗藏自己的深层意图,听话者则能从其表层意义洞察其深层意图。 相似文献
16.
英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瑞红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87-89
英语人称指示语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任务等相关联,在特定语境中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的社交关系。英语的人称代词体系构成了英语人称指示语。除了具有人称代词用法上的一般情况外,其所指和用法有时会出现一些从语义上看似异常的现象,这些现象只能从语用的角度借助语境去解释。如此,可以从多种角度阐述英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苏宁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3(4):56-61
把语用学对日常话语的分析运用到网络环境的话语上,通过对聊天室话语的分析找出一些理解它们的线索和挖掘新生的语言现象。运用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对大量的原始资料进行样例分析,结果表明网络言语行为是口头言语行为的模拟转换:缩写(快速表达)、字母连打(语气)、图标(表情)等接近口头交际的现象。研究IRC言语行为对未来语言的发展具有较大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樊玲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6-59
Panther与Thornburg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理论,并说明场境概念可用于会话分析。虽然他们提到了语境因素在推理中的作用,但忽视了对一些与间接言语行为相关的必要语用参数的考虑。为了能更好地理解间接言语行为转喻,必须把认知与语用相结合,同时要充分重视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权利、社会距离和礼貌等语用参数。 相似文献
19.
李卫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
礼貌得体的语言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是语言能力的一种表现。本文运用礼貌原则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了在不同情境中(如拒绝、抱怨和请求)的礼貌策略以及实现这些礼貌得体效果的语言手段,如模糊语言、答非所问和过去时的距离感而产生的间接性等,为礼貌行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李友良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4):76-79
会话目的是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语境要素.会话目的对语用原则的选择起着决定作用.语用原则的灵活运用对会话目的的实现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