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野弘元等人用几个翻译用语来证明《金刚三昧经》是伪经是不可靠的,他列举的用语中有些并不始于玄奘,有的甚至在汉代的译经中就已经出现了。同时,《金刚三昧经》的作者不是元晓,这可以通过《金刚三昧经》经文出现的时间和《金刚三昧经论》传入中国的时间以及元晓《金刚三昧经论》的有关内容来证明。  相似文献   

2.
电影<金刚>在票房上的成功不仅得益于精细的特技效果和宏大的视觉场面,情感也是动人的因素.本文对比解读童话<小王子>与电影<金刚>,发掘出影片多种内涵下孤独与爱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放电剧情《面纱》是一部中国制造的好莱坞爱情电影,同时它也是好莱坞电影史上第一部全景在中国境内拍摄完成的一部影片,这部影片是改编自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同名小说,导演是约翰·卡兰先生。它的男主角是曾经凭借《一级恐惧》获得过金球奖最佳男配角,而且凭借精彩表演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的爱德华·诺顿。它的女主角是去年因为一部《金刚》被中国观众所熟悉的娜奥米·沃茨小姐,同时还有很多中国影星也参  相似文献   

4.
张艺谋的最新力作《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由于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从小说文本到电影文本,二者在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命运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在这些差异的背后,传达出了作家和导演不同的艺术诉求。文章通过比较《陆犯焉识》与《归来》,来深入挖掘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电影对小说改编的得失。  相似文献   

5.
哀情小说《玉梨魂》与后来的哀情片有密切关系,从小说到电影的嬗变足证通俗文学的深广影响.受小说影响的电影《玉梨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采用以喜衬悲的表现形式,字幕以颇具古雅之风的文言写成,讲求诗意的布景光线与去舞台化的镜头处理.自电影《玉梨魂》始,注重内心视像的本色表演在衷情片中广泛采用.电影《玉梨魂》的生产、播映与宣传正是鸳鸯蝴蝶派与电影、文学、报刊互动的缩影,体现了中国电影与古典文艺、通俗文学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反映了鸳鸯蝴蝶派对早期中国电影的独特贡献.电影《玉梨魂》成为鸳鸯蝴蝶派与电影结缘的正式起点.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流行的“灾难—拯救”电影中,《流浪地球》呈现出显著的中国意涵;电影文本展现出了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呈现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与当代国家伦理。总体来看,《流浪地球》仍然未能完全解决好莱坞电影叙事与中国话语的融合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突破。  相似文献   

7.
从电影生产的角度看,《春蚕》与电影人的左翼意识形态宣传策略之间存在着隐秘而深刻的联系。影片以同名左翼小说《春蚕》为改编对象,其题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照应,且作者茅盾因《子夜》的出版备受认可,加上导演程步高实地考察养蚕过程,增强了电影的科学性和可观性,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票房数量,从而扩大了宣传范围。在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中,夏衍有意地增强了革命话语色彩,以达到宣传左翼思想的目的。此外,左翼电影人还建立起电影的批评阵地,与刘呐鸥等人进行“软硬电影”笔战,更加扩大了《春蚕》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文学与电影改编理论,对小说《辛德勒方舟》和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同时结合小说作者托马斯.基尼利和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出身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写作和拍摄意图,探求如何在改编过程中实现影片与原著在精神实质上的等同和总体意义上的等价,从而使读者和观众获得一致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9.
在读图时代的当下,文学逐渐图像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诗歌艺术与电影艺术的跨界互动也日渐频繁。“互文性”理论为诗歌与电影的“共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研究发现,《先知》中的诗歌与电影《永恒》在主题的铺陈凸显、情节的助推发展、人物的衬托刻画方面具有明显的互文性关联。纪伯伦的诗歌丰厚了电影的意蕴内涵、映现出影片的表达梯度、提升了电影的艺术价值,而电影语言又赋予诗歌更为灵动的展现方式与更加多样的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0.
从文学传播角度看,《画皮》从清代妻妾对比意味,到20世纪善恶斗争主题,再到2008年陈嘉上浪漫传奇式演绎,经历了相对完整的传播流程,其意义也相应发生着转换。那么对《画皮》的主旨以及现代电影改编中所发生的意义转换,应从文学传播角度做动态理解。这样才能避免从本质主义思路对《画皮》的电影形态强加社会批判使命,从而正确处理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探究电影《菊豆》与小说《伏羲伏羲》的不同艺术表现,可以看出张艺谋独特的电影创作理念及体现在电影中的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张艺谋在改编的电影《菊豆》中,充分发挥影象造型的艺术表现力,巧妙运用各种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把文学语言转化为视觉语言。  相似文献   

12.
电影《叶问》与国家意志联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影《叶问》延续传统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的制作、叙事与意义表达模式,植入儒家哲学价值观,唤醒观众的共同记忆。后现代国家已不仅仅是地理联合和政治同谋的结果,更多的为共有的情感与意志而存在,并赋予一种精神层面的情感表达、自我认同、希望与理想。《叶问》类型电影的社会影响力日渐式微,只在有限范畴内发挥着国家意志联合的作用,亟待新形势下国家意识形态重建及与之同步的电影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分属两个系统,一个代表真言乘,一个代表金刚乘,前者倾向于"右道"而后者倾向于"左道"。《大日经》一方面在维护大乘佛教,但另一方面也受到印度教的多方渗透。  相似文献   

14.
从《花样年华》看王家卫电影的继承性与发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卫的电影被定位为作者电影,不仅因为王家卫是其电影作品的编者、导者,是影片风格的完整体现者,更因为他的电影有自己的一套可以被清晰辨认的电影符号体系。从《阿飞正传》到《花样年华》,王家卫的7部作品作为一个系列实际上是在其作者风格与个性上的延续和变奏。从母题、时空、叙事、镜头语言、人物特性及商业性等几个层面可以看出王家卫电影符号体系的继承性与发展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影》是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出版的唯一一本电影学术刊物,具有鲜明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内行办刊的编辑理念、“电影抗战”的编辑立场、灵活的编辑策略成为《中国电影》的编辑思想。在这种编辑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电影》刊发了大量关于电影的功用、电影的国策、中国电影应走什么路线、农村电影的制作、纪录电影的价值、如何借鉴苏联电影经验等为主题的讨论,成为匡助大后方建构抗战动员话语的重要介质和战时“电影救亡”的缩影。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存在着巨大差异。大导演彼得·杰克逊拍摄的《金刚》与梅里安C·库柏在上世纪初拍摄的《金刚》尽管故事雷同,但前者在细节处理、人物设置及拍摄手法等方面做了很多颠覆性的后现代重构,新版更多的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现代人所处的尴尬局面和现实困境,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从小说《白鹿原》到改编成电影《白鹿原》,时间相隔19年。在电影《白鹿原》中,由于改编者的急功近利、理解偏差与原作者迁就、失语,因而出现忽视原著精神内核、审美价值的非良性互动现象。电影改编应坚持对文学原著精神内核的尊重与借鉴,文学也应坚守以保有艺术独创性为前提的良性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18.
巴金的小说《家》被多次改编成话剧或电影,文章主要分析从巴金的小说《家》到1956年版电影《家》电影改编中如何处理文学性和电影性的问题。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探讨1956年版《家》在电影性表达中的叙事转换,文学性包括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表达方面的得与失,在具体的分析中体会经典作品改编的启示及正确看待不同时期电影改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许多人认识《音乐之声》,是从曾获得6项奥斯卡电影奖的同名电影开始的。事实上,由于同名电影在国内的上映,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听着《音乐之声》的音乐长大的。半个世纪以来,《音乐之声》经典插曲《雪绒花》、《哆来眯》和《孤独的牧羊人》引发的共鸣从未消失过。那么,电影与原版音乐剧究竟有何异同点?  相似文献   

20.
小说《高兴》成功改编为电影《高兴》,是2009年初比较重要的文学和文化事件。虽然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都是传达一样的时代情绪:国民经济一体化或曰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整体高兴乐观时代情绪下的悲凉。然而,由于文学和传媒各自性质不同,两个《高兴》是不尽相同的。电影的成功改编是遵循了文学与传媒共通的艺术规律的结果,也是文学和传媒互补的产物。正因为克服了文学文本的诸多弱点,凸显出了许多亮点,《高兴》电影才被大多数人认可,在商业和文化上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