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技术创新事关企业存亡和社会福祉。针对市场中垄断寡头技术创新问题,建立了Stackelberg双寡头技术创新策略的博弈支付矩阵,在此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得出了双寡头技术创新的演化稳定策略,研究表明,Stackelberg双寡头是否采用技术创新策略不但与技术创新前后成品的边际成本、价格相关,也与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有关,因此双方基于利益考量并不一定采取一致的技术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空间集聚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从规模经济、知识溢出和技术外部性的正效应中获取竞争优势,但不可避免地也受到集聚区资源和技术创新的约束以及知识溢出带来的负效应.技术创新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得以发展的主要手段,但技术创新成本和知识外溢的负效应,直接影响到其创新策略选择.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和博弈策略分析表明:科技型小微企业空间集聚机制主要体现在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方面;非合作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导致创新效率损失;降低技术创新成本,保护知识产权,建立集聚区行业联盟是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集聚区“创新”概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是生产专业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有机统一。基于生产专业化的纵向合作是介于市场价格机制与企业权威机制之间的产业组织创新,是集群企业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组织基础;基于产品差异化的横向竞争是集群企业利益博弈的均衡选择,集体惩罚的非正式制度创新是产业集群创新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构建企业、竞争对手、网络消费者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博弈及其利益的得失,进而分析网络口碑负面推荐形成的原因和机理。研究表明: 竞争对手与网络消费者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联盟动力较强,二者的联盟是企业网络口碑负面推荐产生的主要原因;打破竞争对手与网络消费者之间联盟的根本是降低二者选择联盟策略的收益,压缩其博弈空间。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社保征管与企业创新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社保征管和企业创新行为选择的动态过程,模型解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企业处于创新起步期,无论征收部门是否尽职,企业始终选择维持原有生产;当企业处于创新成长期,征收部门的策略选择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即当征收部门不尽职征收时,企业选择维持原生产,当征收部门尽职征收时,企业选择进行技术创新;当企业处于创新成熟期,无论征收部门是否尽职,企业总会主动进行技术创新,并在敏感性仿真分析中引入“社保入税”和“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场景,发现“社保入税”会使处于创新起步期和成长期的企业从维持原生产转变为进行技术创新,“大规模减税降费”则不会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跨国公司技术垄断优势出发,研究跨国公司参与东道国市场竞争的研发策略行为,从而为我国企业参与同跨国企业竞争提出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提升我国民族企业的生存能力,扩大其发展空间。通过建立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研发创新的博弈模型,发现跨国公司比东道国的企业愿意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活动;但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策略是选择风险小、能减低成本且规模效益明显的项目投资;东道国的企业则相反,对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比较小,但对风险的偏好较强。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建筑业来说,要鼓励占市场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建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由于中小型建筑企业和大型建筑企业各自的创新策略不同,从而对技术创新的效用也不同,双方对技术创新投资时都本着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使二者在投资决策中相互博弈。通过一个静态博弈模型分析并试解释某些现实经济现象,并据此提出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一般性特征 ,由此提出了企业在设计创新激励机制时所应遵循的一般性准则。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企业方与技术创新团队、技术创新团队内部利益分配机制所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风险机制,以促进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通过修正的罗宾斯坦恩讨价还价模型对技术创新活动中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进行描述,建立了完全信息下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博弈模型,提出了金融机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分配方法,为实现金融机构与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合作利益的合理分配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元利益博弈模型和多元利益调和模型,企业、地方政府与农民在Z湖新城项目征地拆迁中,围绕不同利益诉求展开博弈,形成一个多元利益博弈格局,农民的利益抗争成为博弈胶着点,呈现为多重现实不满。企业、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多元博弈路径与策略选择并未实现利益调和目的,反而使冲突加剧,多元利益博弈进入"调和-冲突"循环,陷入"智猪困境"。以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适当让渡为前提,以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利益为核心的"帕累托改进"对策,是打破僵局、突破困境,实现"纳什均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是企业追求高质量创新路径的重要引导,是新时代创新战略的必然选择。基于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视角,构建政府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演化博弈模型,并以深沪A股124家企业2011-2017年专利和研发数据,分析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前后科技政策对企业创新策略以及创新产出的影响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最终趋向于"激励-实质性创新"的均衡解。供给侧改革前,企业注重追求"高速度、高数量"的创新产出;供给侧改革后,企业开始逐渐增加"高质量"的发明专利申请,减少实用型专利和外观专利的科技创新产出,企业规模和股权结构对企业实质创新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当深化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力度,构建以企业实质性创新绩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推动大规模企业创新进程,重点扶持中小规模企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及其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原理和博弈论思想为基础 ,着重分析工商企业在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过程中的种种失误 ,并提出工商企业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可遵循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单一集群的竞争优势逐渐弱化。在地方政府引导下,通过集群企业群际协同创新,整合单一分散"小集群",形成整体"大产业"优势,是实现我国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及方法,构建集群企业群际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从动态角度分析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及集群企业行为。博弈结果表明,知识收益系数、成本系数、相互信任程度、群际协作风险系数影响着集群企业创新策略的选择;集群企业可能选择协同创新策略,也可能选择独立创新策略,但只要地方政府不加以限制,集群企业最终会选择协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与我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分析 ,阐明我国建筑企业必须走技术创新之路 ,并针对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 ,提出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多主体参与下中国光伏产业低端技术锁定突破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光伏产业低端技术锁定现状,基于多主体参与的技术突破模式,分析参与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地方政府、光伏企业和学研机构突破低端技术锁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在模型求解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典型情形分析演化稳定策略的走向和收敛趋势。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上级政府奖励、外部性收益和科研经费无助于推动三方合作;第二,光伏企业扶持性补贴对三方合作的的影响呈现"倒U形",存在"补贴拐点";第三,增加对学研机构的扶持性投入无助于提升学研机构的合作意愿,而增加企业关联收益和学研机构的创新投入能够显著提高学研机构的合作意愿。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建立光伏产业递阶式补贴机制、培育行业典型及技术标杆企业、优化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技术创新网络成员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在分配机制和监督机制下技术创新合作中机会主义的演化路径,并分析了在分配机制下是否存在最优的分配系数使得合作企业采取机会主义策略的可能性最小,讨论了是否惩罚成本越高网络成员合作效率越高。研究发现:利益分配系数在一定值时,可以使得合作企业采取机会主义策略的可能性最小;惩罚成本C在达到一定值时,可以使得企业合作的概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企业着重寻找自身与社会的价值交叉点,将其作为创新和利益增长的源泉,创造与社会共享的价值,可以在盈利的同时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本文将共享价值理念应用于企业营销管理方面,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和建立博弈论模型,分析共享价值营销的可行性和影响因素,为企业制定共享价值营销战略建立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科技成长型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科技成长型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受到融资瓶颈的严重制约问题,运用演化博弈理论进行剖析。结果表明,问题的根源在于自主创新过程中所伴随的巨大风险制约着传统金融机构参与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从而使得科技成长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博弈过程中形成的演化稳定均衡难以打破。因此,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科技成长型企业发挥各自的特殊作用,从而营造创新金融生态环境,促进自主创新的升级,达到科技与金融“又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