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秘 《理论界》2009,(12):209-211
在新兴民主国家中,民主巩固仍是一个艰巨任务。在影响民主巩固的诸多因素中,政党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一个国家政党体系的稳定程度较高,而分裂程度和极化程度较低,则有利于促进民主的制度化和民主治理,从而有利于民主巩固。要形成有利于民主巩固的政党和政党制度,任何民主转型国家都必须有一个深思熟虑的民主化战略,其中包括选举制度的设计、社会分化结构的调节、民主化过程的把握等。  相似文献   

2.
西方经典理论认为,公民社会在民主巩固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监督选举过程、推动政治参与、强化民主教育等方面。通过考察东亚国家的政治实践来检验西方学者关于公民社会与民主巩固的结论可见,东亚公民社会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利于民主巩固的因素,如公民社会缺乏对民主政治制度化的影响力、公民社会在社会整体利益的整合面前无能为力、公民社会的过度动员等,很容易对民主进程造成分裂性的影响。这一结论表明,对于制度赤字的转型国家而言,公民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而要更为有效地巩固民主,仍需回归到国家、政府和政党来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3.
常士訚 《晋阳学刊》2013,(1):106-114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一些国家在完成民主转型之后进入到了民主巩固时期,但这一时期又是民主发展的不稳定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如何既能巩固和发展民主,又能有效地应对国内出现的各种问题,东亚国家的协商治理开辟了一条民主建设新路径。本文从公共治理和政治学角度,分析了东亚协商治理产生的基础、机制、在民主巩固中的价值和局限,并就它对民主建设所具有的启示浅谈了作者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后期发生的全球性政治变革浪潮催生了民主化研究。研究者围绕民主转型的特点和阶段、民主转型的条件、转型之后民主制度的选择、民主如何得到巩固以及如何促进民主的国际化等问题展开研究。西方民主化研究在看待后发展国家的政治转型时,往往将早期民主国家作为范型,以西方民主国家的体制和成功经验为标准来衡量转型国家,将政治转型等同于民主转型,将西方自由主义民主作为民主化的目标,主张民主化不需要前提条件而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国家,认为民主化就是政治精英设计和推动的结果。这种意识形态化的研究,损害了研究本身的客观性、科学性,对此,我们有必要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威权主义体制的出现与运作是与新加坡独立后的独特国情相适应的,实践也已经证明,这种体制在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民行动党长期以来形成的赖以治国的威权模式面临挑战,这一挑战促使新加坡政治民主进程得到较大幅度的推进。人民行动党在选择回应政治民主化挑战的路径时呈现出明显的自然性与主动性特征,即人民行动党主动地、自觉地主导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新加坡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完全操纵在人民行动党手中,但要完成政治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民主化是世界的潮流,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现代化与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强大的国家权威主导下展开的,中产阶层和知识分子在现阶段仍然存在些许局限性,借鉴西方成熟民主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参考东亚、第三世界国家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政治精英与民主化存在高度相关性。国家与社会走向民主实质是调节人与制度的关系,在人的方面,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现代政治精英的成长;民主化是需要现代政治精英推动的,现代政治精英的成长是民主化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民主巩固学:民主化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尧 《社会科学》2007,(7):77-85
20世纪后期开始的全球民主转型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转型后的新生政权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稳定的民主政治,许多国家出现了政局动荡、民主失范、经济停滞,少数国家甚至还出现了民主的回溯,回到非民主状态。转型后的国家面临着民主建设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民主转型的现实在理论上的表现就是民主化研究从民主转型向民主巩固的转变,学者们集中关注民主巩固的概念、前提和条件、进程、测量等问题。由此,一些学者认为,比较政治领域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即民主巩固学。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将加快中国民主化进程。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高度契合,而且相互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也是公民民主政治素质提高的过程和社会利益集团的重新整合过程。由于政治文化价值真空的存在、社会组织不成熟、政府制度供给能力相对较低等制约因素,和谐社会民主化进程任重道远。必须构建新型政治文化,培育市民社会,完善制度创新,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民主监督职能,扩大基层民主,使和谐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获得强有力的合法性依托,形成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最佳张力,以确保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创造性的衔接。  相似文献   

9.
于大水 《齐鲁学刊》2001,49(5):103-106
纵观人类法治发展的历史,法治的现代化过程也是政治的民主化过程。现代法治的本质是政治民主,民主政治是现代法治的政法基础。法治的现代化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的民主化水平。我国的法治现代化与人民代表大会制这一根本民主政治制度密切相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于“三权分立”,但还不完善。关注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研究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政治宽容:政治文明的内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宽容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内在特点,它是政治民主的支柱,是民主政治产生的前提,是人类政治发展理性化的必然结果。政治宽容系指政治主体与政治客体依照自由、平等、民主的制度原则,以民主协商、平等对话以及和平竞争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政治伦理取向,它是现代民主政治、法治政治应有的伦理品质,是现代政治文明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政治民主化以及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衡量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在当今世界的民主化进程中,面对西方在民主话语权上的强势和霸权地位,我们既不能照抄照搬、急于求成,也不要妄自菲薄、封闭僵化,必须在始终坚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全面理解民主的涵义,深刻认识民主话语权争论的实质,努力把握民主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立足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健全具有中国特色和独特优势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从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2.
政治转型即政治体系的民主化,一般遵循威权政体的崩溃、民主政体的创设、民主政体的巩固三个序列阶段.韩国政治转型较为完整地遵循了这样一个民主化的序列范式.经由民主化转型而实现民主的韩国,其民主政体的巩固正处于由消极巩固向积极巩固的转进过程中,这期间既要求宪政结构的优化,更要求建构起对新的民主制度起支撑作用的政治文化.市民社会可以提供这样一种介于并融通个人与国家两个政治主体的中间阶层和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13.
参与式民主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式民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参与式民主的理念蕴含着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价值追求,它的民主发展思路也为中国民主转型提供了一种基本路径选择,这种路径选择突出了基层民主和党内民主作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突破口有着重要的地位.参与式民主也是中国社会民主治理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其在现代的发展,不但具有其自身的特征,而且同样也具有公民参与诉求的内在逻辑.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与发展趋势看,广泛、积极、自主、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不但是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政治保障.为此,应从多方面选择来进一步扩大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的理论研究并未形成较为科学而成熟的解证框架。严格而言 ,完善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应符合我国社会民主化对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应符合以代议制为轴心的宪政民主的基本规律。基于民主宪政体制关于代议机关权力之正当性和有限性的普遍诉求 ,从赋权与限权两个角度 ,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作出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是二战以来最重要的政治现象之一,它使世界政治地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在民主化推进的背后,新兴的民主转型国家遭遇了种种困境,不仅选举质量差强人意,还有"非自由民主"的不平衡发展。本文以所有第三波民主国家为样本,通过分析非洲、中东欧、拉美以及亚洲诸国的民主巩固困境的不同模式,展示了全球民主化进程的大图景。  相似文献   

17.
网络民主在转型期中国的意义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洋 《天府新论》2009,(2):11-15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网络民主有独特的发展背景与生成路径.网络民主在拓宽利益表达渠道、整合民意与提高政治参与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让人们对网络在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寄予了希望.然而,网络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受到转型社会政治心理、议题选择与体制困境的多重阻碍.只有坚持走制度化道路、努力规避民主本身的异化,并同时构建稳健的网络政治文化,才能引导中国的网络民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重启的现代化进程中,在世界历史的坐标中呈现出“转型社会”的双向运动.其内在逻辑是:社会秩序的革命性变迁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整体性创新.本文在“转型社会”的分析框架下,分析了当下中国面临的市场化转型风险和民主化转型风险,探讨了基于风险应对的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建构的基本理念、价值目标和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垄断民主建设的话语权,将西方式的"政治民主"作为评判发展中国家民主建设的标准。但是,"政治民主"具有天然的结构缝隙,主要表现在四个特性上:选举的间歇性;议题的空泛性;公共政策的断裂性与滞后性;制度的规范性。因此,"政治民主"很难在发展中国家得以有效推进。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考虑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理解民主建设,即走一条"政策民主"的新道路。相较于"政治民主"而言,"政策民主"具有长效性、渐进性、实效性、明确性等特征,能够弥合"政治民主"的结构缝隙。对于中国而言,以"政策民主"为突破口,助推转型时期的民主建设将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应然逻辑。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1月9日至10日,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主办的"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海内外5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讨会上,学者们各抒己见,相互磋商,发表了许多新的见解。一、协商民主在民主政治发展中的意义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协商民主是民主化进程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应当在民主化的历史进程中定位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