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对我国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和发展,是推动解决我国反腐败进程中长期存在的实践难题的重要决策。作为反腐败的运行机构,监察机构的有效运行直接决定了反腐败工作的进展。长期以来,监察机构在推动反腐败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监察机构自身存在的局限性难以适应改革的进程需要。为解决这些问题,十八大以来国家监察机构改革提上日程,从北京、浙江、山西试点探索到全国推开,再到组建国家和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使监察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反腐效能以及覆盖范围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对于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当前舆论环境、媒体格局、新闻队伍发生深刻变化,新闻传播发展呈现数字化、移动化、社交化的趋势,宣传思想工作主阵地主战场已发生根本转移,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知识、开展理论宣传普及、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主渠道。作为肩负国家经济重大命脉的中央企业,要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抓好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遵循新媒体运行规律,利用新媒体技术时,在角色定位和方式语气上向新媒体靠拢,通过引发兴趣、循循善诱、平等对话、加速传播等方法接上“地气”,使国有企业在新媒体上进行形象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时,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实施有效的新媒体策略,推进新媒体专业化、精准化、品牌化运营,持续营造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和稳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不断提升国有企业舆论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品牌影响力与效益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从比较公司治理结构看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公司治理结构研究作有效的整合 ,以揭示公司治理结构制度优势的渊源和发展趋向。美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以个人和机构为主导 ,以财务资本最大化为目标的 ,可称为市场主导型治理结构。日本的企业结构是私人和公共所有权的混合 ,其治理目标是实现社会资本最大化。德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表现为银行参股和职工参与管理 ,其治理目标是人力资本最大化。日本和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称为网络主导型治理结构。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困境的关键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严重不对称。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有效市场的建设 ,建立多元混合产权结构等 相似文献
5.
股份制,特别是混合所有制股份企业能有效地克服国有企业的固有弊端,真正实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激发国有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当前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实行国家职能分离 ,把国家的所有者职能从政府中分离出来 ,成立国家国有资产委员会 ,对全国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管理。 2 按照社会资源“投资靠计划调控 ,生产靠市场调节”的原则 ,对投资进行统一的计划调控 ,使社会生产按比例地发展。 3 按照办企业的原则 ,使国有企业有合理的积累、具有自我积累的机制和采用先进技术的能力 ,能够进行正常的发展。 4 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实际出发 ,优先发展先进设备制造业带动工业整体发展 ,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业体系 ,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就业政策妥善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通过民营经济在微观上对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作用 ,以及在宏观上对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的推进作用的分析 ,以期帮助人们突破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就国有论国有的思维定式 ,探讨出一条国有企业与民营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从法律上讲,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是明晰的,产权改革的重点在于寻找有能力行使企业财产权或经营权的当事人,并以规范方式明确产权各层次的主体的责权利关系,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产权明晰不是企业效率的关键。企业的运营效率主要取决于企业团体精神及员工的敬业程度,其关键在于提高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党和国家为国有经济提出了"分类改革"的重大战略。那么,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是否适用于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体制设计?为此,本文利用CSMAR上市公司数据库,以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国有企业经济任务、社会任务及政治任务表现对其高管薪酬的影响;并按照国有企业的不同任务目标,将国有企业划分为竞争类(商业类)和非竞争类(公益类),进行分类回归检验。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的经济任务表现和社会任务表现均有利于提升高管薪酬,而政治任务表现与高管薪酬无关;分类考核后,竞争性的商业类国有企业的经济任务表现有助于提升高管薪酬,而社会任务表现与高管薪酬无关;非竞争性的公益类国有企业的经济任务表现和社会任务表现均有助于提升高管薪酬。因此,国有企业分类考核对竞争性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效果优于非竞争性国有企业。本文既为国有企业分类考核的有效性,亦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考核体系的设计,提供了理论结合实践的学术指导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在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突出的问题,所以必须深化改革.国企私有化将会造成巨大灾难,因此,国企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只能是完善国有企业制度,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为走向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贡献.国企改革必须采取六大方面的措施,正确处理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我国当前国企改革中产权改革的含义及其局限性,产权改革与非产权改革的关系等角度入手,提出加强和推进非产权改革,以使国企改革步入协调、配套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有效公司治理是有国企业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完善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本质的内在特征。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为国有企业改革规范了内容与边界,公司治理机制设计为国有企业改革揭示了方法与途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外部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与深化改革的路径包括:基于国有企业类别差异权变推进混合所有制;遏制垄断、破除垄断,推进国有企业运营市场化;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国资运营平台化;强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现国企经理报酬机制市场化;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实现外部治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宁波市和长沙市实施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的基本做法及其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 ,对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过程中的职工利益补偿、量化国有资产、“靓女先嫁”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 :要像保护私有财产一样保护公有财产 ,避免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对职工和经营者的利益补偿要在可行的范围内兼顾公平与效率 ;“靓女先嫁”式的改革逐步显示出弊端 ,现在是对国有企业进行一揽子改革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论国有企业领导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领导制度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要求改革现有的横向分权的国有企业领导制度,建立纵向授权的企业领导制度──现代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制度的类型、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改革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朱珈毅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7):96-97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多年来,我们在解决好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目前来看,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仍然是个牵动全局、影响社会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理论环境、实践环境和舆论环境,特别是两会所倡导的"稳中求进",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和捷径。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改革?本文对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实践进行了理性分析,特别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深层矛盾解决得如何,还有什么突出障碍制约着企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突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所有者对经营者激励约束方式、企业包袱等六个障碍的思路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事业单位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因此,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已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改革缺乏总体上的目标设计是其改革滞后的主要原因。本文将对传统事业单位内涵、特征进行综述,试图提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合符理性的目标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论MBO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BO(管理层收购 )是西方国家改造企业产权制度的一种有效方式。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现状 ,结合MBO的特点、作用等 ,文章提出了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实施MBO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直是个热点问题.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陆续对国有中小型企业甚至大型企业进行了以产权结构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企业改革后,如何衡量改革是否成功,需要提出验证的标准.本文从是否符合改革目标、是否符合政策要求、是否损害改革主体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十条检验标准.如果国有企业改革后,达到了这十条标准,就可以初步认定改革已基本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0.
方慧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牵动着中国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多元化产权结构,缺乏足够的非国有投资主体;企业办社会的问题,阻碍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在基础设施和科研教育方面投入相对滞后;减员增效和再就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入世’将给我国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作用:将推动企业的市场化;将为我国提供有能力的外来资金。“入世”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使企业方向不易把握和控制;有可能影响国内产业发展的自主性和配套性;有可能增加新的矛盾和压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