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文章认为,透过一个民族的神话就能发现这个民族性格形成的内在因素。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在土地肥沃的平原上,因而中国神话中只有脚踏实地、移山填海的神。而希腊民族因为无法使土地养活自己,不得不离开陆地,漂洋过海,因而在其神话中多是一些热情奔放、倒海翻江的神。这些不同的神恰恰反映出两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2.
口头文本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民族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裕固族民间故事映现了一个民族的集体想象,在想象中进行着民族寓言和民族神话的建构.在口头文本的传承过程中,裕固族民间故事成为展现民族历史的"活化石",不断实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增强族群意识和族群认同感.与此同时,在大量的裕固族民间故事中还表现了丰富生动的民俗生活,提供了真实鲜活的民族志材料.裕固族民间故事为人们全面了解裕固族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一个多世纪以来,众多学者对昆仑神话进行了不懈探索,而青海地方学界对昆仑神话尤为关注。进入新世纪后,青海民俗文化学界提出了"以昆仑文化为青海多元文化的标志性文化"的观点,进而促成政府对青海文化做出了"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的定位。这是一次把民俗学研究成果转化提升为政府文化建设方略的有效尝试,在中国也是地方民俗学为地方文化服务的成功案例。事实证明,民俗文化学在地方文化建设中可以大有作为。任何一种学术的兴衰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对政府文化战略和文化发展来说,民俗文化有着独一无二的资政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文化认知与文化实践要求我们对于自身传统、自身文化体系有清晰的认知与理解。这种认知与理解必须立足于当下新的世界历史语境中,而不是封闭孤立地做梳理工作,更不是盲目拒斥外来文化。真正清醒的"自知之明"是怀抱有开放包容的心态,重新审视我们自身,系统而深刻地考察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从而在这个多元文化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位置。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早期历史总是与神话传统缠绕和纠结在一起。赵宗福先生长年积累,探幽钩沉的《论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一文,通过对青海远古文明的追寻、对青海多元文化的深度考察,将昆  相似文献   

5.
《青海社会科学》2013,(6):F0002-F0002
<正>2013年11月25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我院赵宗福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昆仑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获准立项。该课题是青海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界获批的第一个国家重大项目,实现了青海国家重大项目研究零的突破。赵宗福教授长期致力于神话学、民俗文化学和地方文化史的研究,多方面均有建树,尤其在民俗学、民间文艺学领域学术造诣颇深,是我国知名的民俗学家。先后出版《花儿通论》、《青海花儿大典》、《昆仑神话》、《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研究》等著作10余部,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成果先后27次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涉及历史、宗教、民俗、哲学等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诸多领域的太阳崇拜和太阳神话进行分析,由此寻究古代神话和宗教信仰的深层结构,了解人类文明的内涵,同时从侧面探讨不同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特征。作者认为,太阳崇拜如同原始宗教一样,是早期人类原始信仰的必由阶段。日神信仰中的太阳被人格化,成为民族精神的灵魂,对其信仰在古代农耕地区尤为突出。系统的宗教或神话的形成,使太阳崇拜和动植物崇拜的自然特征逐渐衰退,随着人类认识的提高,日神信仰实质上已丧失了信仰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共建共享是对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它丰富了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青海多民族地区利益冲突明显化的问题日渐突出,对青海多民族地区的共建共享、社会和谐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针对青海多民族地区共建共享与和谐青海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应对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期出版的专著、国家社科基金优秀课题《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研究》全面深入地研究了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其研究成果对中国多民族区域中多元民俗的整体研究具有学术的开拓创新意义,其研究中学术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开阔的学科与学术视角、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性与资政意义等成为多民族多元民俗研究的范式。  相似文献   

9.
闫德亮 《中州学刊》2013,(1):149-155
早期民族的融合与凝聚力的形成与古代神话的传播与定型相随相助。上古神话时代是"万邦林立"、"众神并存"的无中心神时代。早期部族经过数千年的交融最后归融到华夏族,龙图腾在部族融合中起到了麾领的作用。夏商周三代"天帝观"揭开了中国神话历史化的序幕,五行与五方文化背景下生成了人神合一的五帝系统,诸子托古改制创造出了历史化的五帝系统。至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使五帝系统得以定型,完成了神话的历史化进程。五帝系统的形成是以对神话的改造和对上古历史的"重写"为基础的,它不仅是维护夏以来家天下的需要,也是维系华夏民族的需要,是传统文化的最终选择,体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青海为例,讨论了伊斯兰教在其传播、发展过程中,吸收、同化、包含了许多民俗方面的传统内容,与传播地区的民族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产生双向渗透和影响,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得到融合、发展,并完成了它的地方化和民族化。  相似文献   

11.
热贡“六月会”祭神仪式的民俗功能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贡"六月会"祭神仪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包容了宗教、神话、艺术、生产、生活、习俗等诸多文化内容,是我们解读民族生活历史的形象资料。用相应的学术理论和方法分析这一传统的民俗事项,就是为了发掘传统风俗中文化的遗存和传承。在这里,我们对热贡"六月会"作为民间传统祭神仪式在当代语境下的民俗功能进行一些探讨,以期寻找更好的继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2.
当过去被固定和内化成起到奠基作用的历史的时候,它就变成了神话。神话不仅是对过去的指涉,同时来自过去的光辉可以照亮当下和未来。替罪羊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集体记忆,可以说是历史也是神话,是过去向具有奠基意义的历史或曰神话的转型。它不仅是过去的指称形式,也是当下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作为神话式的远古历史,也是关于日常生活的历史。它在不断的传播历史中获得意义,同时也在一再的重述中得到加强。石黑一雄将替罪羊神话渗入历史叙事与文学想象中,他借过去言说当下的话语策略与其作品深层的神话思维结构正是当下全球化浪潮中文化碰撞所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与民族自觉的彰显和诉求。  相似文献   

13.
<正>青海自古以来是多民族生活和聚居的地区,是中原汉族文化和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交汇的地区,在政治、军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古代先民们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从事农业、畜牧业等生产活动和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从而构成了青海历史丰富多彩的画卷.青海历史与祖国历史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除了与祖国历史发展具有共性的一面外,因地域的、民族的以及其他原因的影响,青海历史的发展又具有浓厚的地方和民族特色.探讨青海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总结和继承历史经验和历史传统,是知古鉴今、古为今用的需要,是深入认识省情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申富英 《文史哲》2005,(2):85-90
以往对福克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其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反奴隶制、反资本主义工商文明、博爱等主题上,尽管有学者对他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作过一些探讨,但多集中在叙事功能层面;尽管有学者探讨过福克纳小说的反奴隶制、反暴力倾向,但少有人将此研究与后殖民主义批评结合起来。事实上,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可以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进行诠释,因为在被北方征服和占领后,美国南方文化与后殖民地文化的处境有许多相似之处,福克纳在他的约克纳帕塔法神话系列中所关注的问题也与后殖民主义者所关注的问题不谋而合。后殖民主义者往往把复兴或编造民族神话作为复兴民族文化遗产、再现被压抑的民族历史记忆和重新建构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宣扬在现实中要通过忍耐和牺牲以洗清民族历史上的罪孽,并认为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是与殖民文化“商讨”和“杂交”。福克纳在他的小说中创造了约克纳帕塔法神话,目的在于复兴南方传统文化,再现南方被压抑的历史记忆,重新建构南方人的文化身份,宣扬通过个人忍耐和牺牲洗清南方在历史上的罪过,并暗示南方文化的出路是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商讨”和“杂交”,即南方人应当继承南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北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对南方和北方文化中的不合理因素予以抵制。  相似文献   

15.
谈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创作周永怀谈到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连续剧《山子谣》,创作人员最大的收获是在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结合上作了多侧面全方位的探索。(一)民族题材有历史的、当代的,有神话的、现实的,有传说的、生活的……我们规避了神话历史传说的炫丽,选择了当代现实...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后中国面临一个政治整合问题,清朝的边疆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和认同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如外蒙古和西藏提出独立的要求,作为西部边疆地区的青海是一个汉回蒙藏各族的交汇区,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非常复杂。在这个边疆与中央的政治、经济、文化互动过程中,青海在回族地方军阀马麒父子的治理下,顺利建省,有效地加强了青海与中央政府的关系。相比于西藏、内外蒙古和新疆,青海的政治整合要顺利得多。为了理解民国时期青海的政治地位和行政转型,马麒是个关键的历史人物。文章回溯了青海马家军阀的发迹史,并对马麒生平和政治谋略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青海”意象的生成体现出虚实并重的特色,青海地理位置的边远与民族战争的频繁是该意象形成的客观基础,古代作家的民族情感与国家观念则成为地理概念转化为艺术符号的内在动因。在漫长的岁月里,西部各民族之间的战和更替、对峙融合的形势变化,不仅造就了“青海”意象的书写历史,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作家的民族文化心理从焦虑到欣喜的历史嬗变。  相似文献   

18.
<正>由中国青年社科基金会资助、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宗教研究所穆赤·云登嘉措主编的《青海少数民族》一书,最近已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青海自古是个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区,很早以前就有羌、鲜卑、氐、党项等与各兄弟民族有渊源关系的古老民族在此活动,从而使青海从历史上就成为各民族冲突、交融的历史大舞台和各民族文化形成的渊薮。就整体而言,青海的少数民族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整个藏族、回族、蒙古族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不仅青海各民族与其他兄弟民族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也使青海有些民族与其母体相比较还呈现出一些特点。本书研究总结了这些特点,不仅有助于整体民族的研究,同时还勾勒出历史上各民族相互学习交流的方方面面,为其他学科和其他地区的民族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9.
<正> 民俗是一种人类群体(民族、氏族、部落等)的文化现象。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该民族的群体文化具有整体统一性,同时又有其有别于该民族其它文化形态的独特性;它既有历史的传承性——因为它是在千百年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又有其时代断面的标志性;它既是民族群体风俗、习尚的共性稳定体,又是容易受地域、环境、气候、交通乃至周边其它民族习俗影响的个性杂合体。本文试图根据这一认识,以青海汉族习俗为例,就其建构的特点及其哲理意蕴作一点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的文化传承。任何民俗事象之所以能成“俗”、能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中为群体接受并传承下来,是因为它具有对该文化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的适应性和选择性。正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罗斯·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所指出的“在文化生活中和在语言中一样,选择都是首要的必然现象。”在各式各样可能的文化旨趣构成的巨大弧形上,“一种文化,它的同一性有赖于对这一弧上的某些片断的选择。每一个地方的每一个人类社  相似文献   

20.
鼓楼文化、坡会文化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民俗传统文化,从产生、发展、传承、演变,经历了历史沧桑,发展到今天,它与现代社会的物质、精神生活是否适应?它对我们整个民族都在追求的“现代化”是促进还是阻滞?必须从民族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探讨着手,才能看得比较透彻。 为了避免泛泛而谈,本文拟拮取较为有代表性的民族民俗文化来进行剖析。鼓楼文化、坡会文化是柳州北部地区极具典型的民族民俗群众文化现象,在我国南方的民族民俗文化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剖析一下它的历史发展渊源,也应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