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浏阳李别樵先生。嫥心文字之学。几三十年。昨以所著书。曰文字学变迁之概要。曰正俗字辨。曰说文部首均语注释。曰说文释小。曰编馀数种示我。孟其因得稍稍展读。于编馀具述古今醇驳之界。以为凡物皆可于文字中求之。昔章实斋以诸经为史。今别樵则以文字为史。读书得间一也。于是相与坐论。各有然疑。如正俗字辨以子籀文作■。俗因之作崽。与余所见。不期而合。余以为古者子与男有别。故列爵五。曰公侯伯子男。公一位。祖父也。侯古文作天。会意。即承家之子。名已定。故次于公。伯  相似文献   

2.
<周易>包括两个部分,即<易经>和<易传>.<周易>是一部哲学书,又是一部卜筮书,是中国最早的学术专著.<周易>其神妙可以预知未来,其智慧可以隐藏过去.<周易>告诉人们要趋吉避凶:<周易·系辞>曰:"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陷,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1](P301)"正,终吉";"不正,终凶"[1](P266).  相似文献   

3.
今人称无罪被冤为莫须有,语出宋史岳飞传。清俞理初《癸巳存稿》,于此三字别有诠解。其言曰: “宋史岳飞传,赵雄韩世忠碑,章颖岳飞传,熊克小记,俱言秦桧以张宪、岳云书无据,为韩世忠所诘。桧言:其书已焚,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名臣言行录别集载此语,作必须有,非也。其‘事体莫’为句。如论语‘文莫,吾犹人也。’文莫为句。左传昭二十四年‘阳不克莫,将积聚也。’阳不克莫为句。苏轼与南华长老书:‘钟铭,子由莫,终当作,待更以书问之。’子由莫为句。王巩随手杂录云:‘潭  相似文献   

4.
贾谊论(节)     
苏轼 《船山学刊》2003,(3):99-99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  相似文献   

5.
说子贡方人     
《论语》:“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孔子为什么阻止子贡方人?其实《论语》一书中孔子方人的地方并不少。我的看法,大概评论人家的短长正是学者应具有的一种识力,问题在于不能信口雌黄,而是要根据人家的身世和社会实践做出适当的褒贬。如孔子称管仲的不死公子纠之难为不拘小节,因后来他佐桓公九合一匡,功盖天下,于子产,说他有君子之道四,“行己恭,事上敬,养民惠,使民义”,对子产这人,几乎包括净尽;于臧文仲,则说善与人交,又说居蔡(蔡为大龟)山节藻棁,何如其智也,则有褒有贬;于楚令尹子文,许以忠而不许以仁;于陈文子避雀杼之难,许以清亦未许以仁;于季文子三思而后行,以为再思可矣,不必  相似文献   

6.
《论语·八佾》中有这么一段话:"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中的"将",一般都解释为"将要".例如刘开的《论语补注》中说:"封人不曰‘天以夫子为木铎',而曰‘天将以为木铎',是专言将必得位以行教者矣.若以失位周流为行教,则夫子现在失位,天已使为木铎矣,何‘将以'之有?"显然,刘开认为"将"是表示将来的.  相似文献   

7.
古今对《秦风·无衣》有种种说法,其分岐集中表现在对“王”字的考证解释上。《诗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毛诗正义》根据《左传》列举了秦康公的好战实例,认为“王”指秦康公;就诗而论,属于慷慨从军之诗,没有刺好战之意。试看原诗: 岂曰无衣,岂曰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王于兴师,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 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  相似文献   

8.
《论语·卫灵公》有言:“子曰:‘有教无类’”。历来对此“类”字之义约有两解,实皆于理不合。一曰类即种类,即今日所谓民族。《荀子·礼论》:“先祖者,类之本也。”郑玄《周礼》注:“族,犹类也”。明人高拱《问辨录》谓“类,是族类,言教之所施,不分族。”这种说法在先秦典籍中亦可找出不少根据,如《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左传·僖公十年》:狐突言“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僖公三十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以来,学者率多把孔子目为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家,把两千余年封建专制主义的罪恶悉归之。李大钊曰:“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五四运动文选》第78页)吴又陵曰:“盗跖之为害在一时,盗丘之为祸及万世。”“二千年来守孔教之义,故专制之威愈演愈烈。”(同上书88—94面)陈独秀曰:“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之人者,(儒学)三纲之说为之也。”(同上书77页)五四运动先驱们之所以大声疾呼反孔反儒,固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意义,但把专制罪名归之孔丘,终不免失之偏颇。至“四人帮”评法批儒,而是非颠倒愈甚。这些年泛滥于中国的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思潮,亦无不把批判矛头对准儒家孔子。但“风雨如晦,鸡呜不已,”在众日嚣嚣中,仍不乏敢于用马列主义科学方法揭示孔丘历史真面目之论。笔者在学习继承前人正论的基础上,愿进一步分清泾渭,为孔丘正名,论证孔丘不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家。其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10.
李待问书     
李存我待问,华亭人,与董其昌同时略后,亦工书。传其自许书出董上,凡遇寺院有董题额,辄另书列于旁以争胜。董往观,曰:“书果佳,但有杀气”。后李以起义抗清战死,名节出董上。 又传董以李书倘传将掩己名,阴使人重值收买而焚之,故李书传世绝少。传说未必皆信。朱和羹《临池心解》谓董焚书事与赵松雪焚鲜于伯机书正同,必出附会,以赵、董大家当不至沾沾怀嫉心如是。予按:朱说未  相似文献   

11.
原律吕说尝读邵子皇极经世书。而叹律吕之循生不已与其往而不返。莫非天地自然之道也。律以黄钟为本黄钟一阳应候而得天数之始。管长九寸而备天数之终。故气应冬至天开于子是也。是月也复为辟卦自复一阳历临泰大壮夬屹。所谓阳生于子极于巳。而黄钟大吕太蔟夹钟姑洗仲吕应焉。自垢一阴历(?)否观剥坤。所谓阴生于午极于亥而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应焉此阴阳之一大辟阖也。邵(?)无极之前阴含阳也有象之后阳分阴也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父故母孕长男而为复父生长女而为姤是以阳起于复阴起于姤也又曰乾坤为大父母复姤为小父母先儒谓同位娶妻隔八生子余谓生子固隔八娶妻非同位乃对冲之辰试以阴阳交媾律吕相生之次言之黄钟生林钟实由复一阳与姤一阴交下生(?)之二阴(?)  相似文献   

12.
释地(1)吴大虞郐会人桧周礼、夏官、职方氏:“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郑注:“岳、吴岳也。在汧。”○尔雅释山:“河西、岳。”郭注:“吴岳。”郑语:(女员)姓、邬、郐、路,……”韦解:“陆终第四子,曰求言,为(女员)姓,封于郐,今新郑也。”○史记封禅书:“秦文公东猎汧渭之间……自未作鄜畤也。而雍旁故有吴阳武畤。”集解:“李奇曰、于旁有吴阳也。(按:汉书注,吴阳下有地字。此脱去。)又:“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祀炎帝。”索隐:“吴阳、地名。盖在岳之南。”又:“自华以西。名山七。曰华山。……曰吴岳。”(按:汉志作吴山)集解:“徐广曰:在汧也。  相似文献   

13.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 :“武王克商 ,作颂曰 :‘载戢干戈 ,载橐弓矢。肆于时夏 ,允王保之。’又作《武》 ,其卒章曰 :‘耆定尔功。’其三曰 :‘铺时绎思 ,我徂维求定。’其六曰 :‘绥万邦 ,屡丰年。’”《左传》中楚子语的逻辑线索很明晰 :“武王克商 ,作颂曰……又作《武》……其三曰……其六曰……”先总言作颂 ,意指以下各诗均为颂诗 ,不言首章 ,也不言篇名 ,读者从所引诗句自可得篇名 ;次言篇名 ,不言颂 ,也不言次章 ,因为《武》处于次章的位置于其叙述中自可见 ;后文则顺势而下 ,只言章次“其三”、“其六” ,不言篇名和作颂。这…  相似文献   

14.
墨子通释     
天志中子墨子言曰今天下士君子之欲为仁义者则不可不察义之所从出。提出义字作一问题既曰不可以不察义之所从出然则义何从出。第一问正问子墨子曰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从贵且智者出。答得奇崛智愚贵贱皆人也即之入而为此皆天之所生也以尚为主义答案可怪何以知义之不从愚且贱者出而必自贵且智者出也。第二问不容不问问得冷峭曰义者善政也。平平正正答出却轻轻将义字收入政治范围何以知义之为善政也。第三问亦是当然之问曰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是以知义之为善政也。答得稳洽使问者更无疑义  相似文献   

15.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6.
我作《葛毕氏奇案本事考》纠正荧屏《小白菜》流俗不根之妄谈,1992年刊于《浙江学刊》,校勘不精多误字,后又收入《甘孺史考(下)》(此稿未刊)。然其文尚有遗漏,此案之终得伸雪乃刑部右侍郎翁叔平(同和)实首先启疑,载于其《日记》(民国时张元济辑印为《翁文恭日记》)。我当时手边没有翁书参稽,只从张慕搓《松筠阁文稿》(1990年版)中间接得读《越缦堂日记》所记葛案,似未完全,后在研究中且觉越缦所记也多道路传闻之谰言。已在文中说明并驳正。  相似文献   

17.
在《老子》书中,“德”是仅次于“道”的重要范畴。“德”的概念亦较复杂,它至少包含两层志思:一是指由“道”赋予事物的自然本性。五十一章曰:“道之生,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这里所谓“德畜之”的“德”,乃是万物生长发展的内在根据。因此《管子·心术上》对“德”作了这样的解释:“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其所得以然也。”可贝,“德”乃是万物所得于“道”  相似文献   

18.
<正> 杨伯峻先生编著的《孟子译注》一书,无疑是一部颇有影响的著作.但是,我感到该书对"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章的译文,有几处不符合孟子的原意,今提出来与杨先生商榷.《孟子》原文: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相似文献   

19.
所谓对立义,指的是一个词语具有两种互相对立的含义。例如[沽]这个词具有“买”和“卖”两种相反的含义。《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沽”在这里指“买回来”,而在同书的《子罕》篇中:“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三个“沽”却作“卖出去”解。对这种义兼正反的现象,我国传统的训诂学运用“反训”加以说明。反训是训诂学上进行语义注释的一种手段,即反义相训。这是由《尔雅》开创,并由郭璞注阐明的。例如《尔  相似文献   

20.
读五色书     
龚守正,终官礼部尚书,谥文恭,定庵叔父,定庵诋为一窍不通者也。又曰:“吾叔读五色书学问。”五色者,红面者缙绅,黄面者京报,黑面者禀帖,白面者知会,蓝面者账簿也,见《羽琌山民逸事》(《古学夤刊》本)。予幼时,记先祖语及某亲串不说学,家又无书,辄云其家惟存缙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