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鲍罗廷对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直接推动成立临时联席会议和召开国民党三中全会,主张用法律手段收回英租界,领导提高党权、反对蒋介石独裁的斗争,但在革命危急之时却主张退让。总的来看,他在武汉国民政府时期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农民运动,制定了农运纲领,也认识到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根本所在,但是,对农民问题的重要性认识存在着表面化,只有当国民革命失败,才认识到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并下决心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土地问题,从而展开了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转化,不是理论水平问题,而是实践教训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与鲍罗廷的关系及其对国民革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与鲍罗廷的交往,是20世纪20年代前期,中俄两国、联共(布)和共产国际与中国国共两党一段纵横交错复杂关系的缩影。破解孙鲍交往,对于合理解说国民革命的成败,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孙鲍交往的背景和前提,论列了鲍罗廷的工作方式和策略,阐释了孙鲍关系的丰富内容,揭示了这种关系对国民革命兴起和发展的重大影响,同时指出这种关系与国民革命后来的失败又未尝不存在某种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国民革命时期,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下,中国农民运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但由于共产国际的基本理论割裂了中国革命反帝和反封之间的内在联系,限制农民运动的发展,导致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解决,最终阻碍了农民运动的深入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纠正了这一错误,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极为困难和农村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土地问题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源性问题。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土地革命,把农民对土地的需要与革命的价值取向有机地结合起来,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此举不仅在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了革命的主要动力问题,而且还在理论上廓清了革命与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鲍罗廷在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夺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斗争中,支持国民党、压制共产党;帮助国民党建立军队,阻止共产党发展自已独立领导的武装;鲍罗廷的错误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缓解辖区内经济困难的不利局面,在鲍罗廷的指导下武汉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善经济状况的政策措施,但由于其经济政策出现严重失误,加上政府整合资源能力过于赢弱,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武汉国民政府最终遭到了失败。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大革命后期,瞿秋白与鲍罗廷的合作是沉重的,被涂上了厚厚的灰色基调。但是,鲍罗廷离开中国之前做了一些弥补自己严重错误的事,即与瞿秋白最后合作,制定了中国大革命失败后新的方针政策。 1930年1月,瞿秋白与鲍罗廷一起出席苏联中国问题研究院举办的“陈独秀主义的历史根源”学术讨论会,这是他俩最后一次共同出席会议,以后留在双方心目中的是说不清的政治话题。  相似文献   

9.
进入20世纪后,学生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生革命,更是重大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对学生革命的问题相当重视,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认知。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看来,学生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但有着强烈的革命性,要加强对学生革命性的引领;即便在革命过程中多将学生归入小资产阶级范畴,仍然是对其革命性的肯定。中国共产党人也界定了学生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五卅运动之前,学生是革命的“宣传者”“联结者”与“急先锋”;五卅运动之后,学生成为革命的“帮手”,是“工农之次”的革命力量。动员学生参加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重要工作,其主要策略有:推动学生与工农大众相结合、支持学生加入政党、开展学生运动、组建学生军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学生革命的理论探索,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学生革命理论的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山舰事件”后鲍罗廷的思想动机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山舰事件"爆发后,面对蒋介石咄咄逼人的反动态势和强势行为,鲍罗廷不顾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的"对蒋强硬、撤出国民党"的策略和诉求,执意执行对蒋介石妥协退让的政策.其主要的思想动机就是从苏联的利益出发.意欲维持一个亲苏的、左倾的、强大的"广州政权".  相似文献   

11.
1927年4月27日至5月10日召开的中共五大,旨在挽救中国革命。但由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使得五大的决议根本不具备执行的可能性,加上鲍罗廷消极对待土地革命,而年幼的中国共产党面对艰难复杂的斗争环境,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使中共五大的决议根本无法执行,最终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
买地券作为出土或传世实物材料,真实地记录了同时代语言,尤其是口语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语料价值。介绍了东汉至民国时期买地券研究的现状,及其语言研究的价值、方法、手段及基本思路。除了继承传统的训诂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外,我们还借鉴了现代语言学、词汇学、语义学等理论,特别是将词语放在相应的语义场中,来分析和解释买地券里的诸多语言现象,希望能为汉语史的研究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3.
张謇为谋求实业救国,发起了对苏北沿海滩涂的开发,有公司、民间以及民主政权领导下的开发三种不同的模式。文章分析了公司开发从发生、发展到衰退的过程,分析了民间垦殖以及农民参与公司开发的原因、方式等,还介绍了民主政权领导下开发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对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一影响更是被写入教科书,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但细细分析推敲可以发现,这种表述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的第一次,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法令,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使民国初年在社会结构、社会观念和社会生活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相似文献   

16.
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农民革命问题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国情,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同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在革命对象、革命同盟、革命主力、农民土地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为什么“中国革命的实质就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中心就是土地问题”等进行了科学剖析,从而提出了独有的农民革命思想。农民革命思想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得出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和革命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开端。  相似文献   

17.
制定一部良善的宪法,是民国初年民主宪政实验的首要问题,各种政治力量围绕制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与斗争。作为原立宪派的代表人物,总统府高等政治顾问、研究宪法委员会成员之一,马相伯参与了民初宪法的研究与讨论。他从历史、国情与学理出发,阐述了宪法制定的立场和主张:在国家结构上,主张采行单一制;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赞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给予地方自治权力;在政体方面,主张实行总统制,加大行政权力,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此外,他坚决反对定孔教为国教。这些观点与主张虽然并不完全从属于原立宪派,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派对于宪法问题之立场与意见。这种过于理想化的思想与主张最终不自觉地为袁世凯进行专制集权统治所利用。马相伯的这一段政治经历为深入考察民初制宪之争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和个案,从中反映出制宪之争对于民初政治之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权进行了探讨和指导.在大革命高潮和大革命紧急时期的1926、1927年两年中,却出现了几番有关政权性质解释的反复,从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的肯定,到过渡政权的认定,再到建立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的指示.这种反复,既折射出当时背景之下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及党内的斗争,也反映出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中心问题。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十分关注农民问题,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了丰富的农民革命思想。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思想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而且也为当代中国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