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道德评价的根据再认识——从道德的本质谈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是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只有人的用心,主观能动性才存在善恶问题。善恶仅为动机的属性。道德评价的根据只能是行为的动机。否定动机论是我国当代伦理学的一大理论误区。效果本身无所谓善恶,效果也就不能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据。主张以“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为道德评价根据的“统一论”,也不成立。动机论与效果论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不容有第三条道路存在。“统一论”的认识论根源是:把对行为的理想要求混同于道德评价的根据;把对动机的考察方法混同于道德评价的根据等。重新审视康德的动机论,他把动机作为道德评价的根据是无懈可击的,其错误在于他对动机作了绝对非功利的解释。从伦理思想史上看,动机论和功利主义是可 以统一的。边沁、穆勒修补效果论漏洞的过程即是不断向动机论让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道德评价都是社会道德原则和社会规范实施的杠杆。道德评价又分为动机论和效果论两大主流。在当今这个过分重视个人利益的市场经济社会,康德的道德动机论堪称一剂良药。康德认为,行为的道德性因道德动机而彰显。人作为理性的存在,其意志是自由的,而意志就是实践理性。意志自由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所以人类才拥有道德的善恶。这是康德把道德动机论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前提。了解康德的道德动机论对当今社会不良风气的纠正和促进社会良好和谐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道德评价的根据在动机还是效果,传统伦理学中争论已久。一直以来,康德被视作动机论的典型代表,如若动机被理解为一种意图,毋宁说康德是意愿论者。道德评价的根据立足于意愿论,才可避免行为本身承载太多的道德任务,并排除道德运气偶性因素在道德评价中的作用。在一切行为中,任何时候人都必须被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这是康德的善良意志所要产生的预期效果,也是人们道德评价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公开出版的伦理学教科书和一些关于道德问题的小册子中,通常把康德作为唯动机论的典型代表来加以批评。尽管人们并没有称康德是唯动机论者,但断定康德的动机论只强调动机对于道德上善恶的意义,而否认其他一切因素,特别是行为结果。因此,在人们的眼里,康德的动机论实际上就成了唯动机论,康德就是唯动机论者。勿庸讳言,康德的确极为重视动机对于道德善恶的意义。但是,他是在多大程度上估价行为动机对于评价道德价值意义的,或者说他是否把行为动机的善恶看作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唯一标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道德评价模式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道德评价的原则、机制和模式问题,人们一直以来存有较大的分歧。考察各种现存道德评价模式,吸取其合理因素、抛弃其不足之处并针对道德评价中存在的争执和困惑,重新分析道德评价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一种"动机、效果"综合考察加上"行为环境修正"和"评价主体修正"的道德评价模式,对道德行为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关于道德问题,伦理学史上形成了义务论或道义论和目的论或效果论两大派别之争,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都有其各自合理方面的存在,但总体而言都陷入了理论的纯粹化研究怪圈,在道德问题上最终陷入了动机和效果谁更具有优先性的思维困境。因而悬置这种动机与效果的二元纷争,另辟蹊径——以正义的概念为切入点对道德问题的探索,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行为归责”是道德评价的基本前提。黑格尔批判了以康德形式主义为代表的动机论(或义务论)和以经验主义为代表的效果论,认为二者都属于抽象理智规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机和效果兼顾的行为归责思想。黑格尔的自由意志及道德行为归责理论对于其身后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莫迪凯·里奇勒是加拿大犹太作家中最具争议的一位。他的作品主要涉及加拿大犹太人的生活,特别是对蒙特利尔的犹太人进行了全景式的真实描述,采用悲喜剧结合的写作手法,极富戏剧效果。里奇勒的作品不论是否以犹太人为主角,通过对文本和人物地探索和分析都会发现其中映射出两大主题:犹太民族身份(或民族身份)和道德主题。  相似文献   

9.
道德评价根据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德评价的对象分为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两个部分。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评价根据虽有联系,但也有所区别。道德行为的评价根据是动机、行动、效果统一论,道德品质的评价根据是道德行为综合论。  相似文献   

10.
墨子的“合志功而观”指的是对人们行为的好坏、善恶应将其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考察,司马迁继承了墨子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了“合志功而现”的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道德评价时更重视“忠”之高尚低下产生的效果.往往不单以其“功”之大小、事业成败如何为据,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古往三千多年的历史人物进行的道德评价,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亮以社会结果和现实功效为标准来判断历史发展成功与否,朱熹则用道德动机来判断功过是非.个是典型的以成败论英雄,一个是放弃历史发展观而纯粹以是否践行了道德理性为判断标准;一个只看到原始生命的价值,一个没有把德性本体客观化.把两者的观点加以比较和分析之后,更为客观合理的第三条思路就自然显现出来,即道德判断与历史判断的综合运...  相似文献   

12.
道义论和目的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各有其合理的存在,但总体而言都仅仅是为“道德”而道德。在道德问题上最终陷入了动机和效果谁更具有优先性的思维困境.也导致了各自理论本身的逻辑与结构上的不纯洁性。因而悬置动机与效果的二元纷争.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就成为应然之择。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坏人!”、“这个人道德品质高尚!”、“那个人缺德!”。人们是根据什么原则去议论别人,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评价的呢?这里,就涉及到伦理学上的道德评价的根据问题。关于道德评价的根据问题,历来是一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问题,争论的焦点,就是动机和效果的问题。即评价人们的行为的善恶好坏,是看动机呢?还是看效果呢?  相似文献   

14.
“义以生利”、“义,利之本也”,是中华经济伦理的合理内核,也是现时代人处理企业与社会、利益与道德关系的法度。亚当·斯密的利己动机原本是一种“有道德的利己动机”,市场经济也是强调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因此,现代企业必须树立以社会效益促经济效益的经营思想。  相似文献   

15.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的各种心理成分按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构成的结构。在品德心理结构的问题上,以往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不能说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作为一种普遍的理论而存在是有其弊端的。如果对品德的深层结构和浅层结构进行概括的话,则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分别是深层结构和浅层结构的集中体现。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即为品德心理结构的构成要素。道德行为是在道德动机的推动下完成的,反过来由于道德行为的实现受到个体外部或内部的强化而产生新的道德动机,从而促进个体品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市场道德是属于社会共同的价值规范,表现出一种社会偏好特性和"类公共产品"属性,只从"利己"动机和个人偏好的角度来推导市场道德的技术路径会引起必然的怀疑。市场道德与社会偏好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行为人是受到市场契约或协议道德约束的"契约人"。这种"契约人"有什么样的动机及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和结果是什么?经济学与伦理学对人的行为动机的看法是否一致?解答这些问题是探寻市场道德成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Kaplan 将道德动机的“实时”过程与道德发展的“长时”进程嵌套,以单维时间尺度统贯道德判断与行为得以产生背后 的多重知、情要素。从非线性系统论的动力系统方法出发,强调洞悉道德发展的关键在于理解道德动机过程的复杂性与动态 性、自组织与自调节机制,以及个体化与非线性的特征。这一思维方法在抛却简单线性、分离静态的道德发展观的同时,也为 更细致地理解道德发展与学前儿童道德教育贡献了其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的道德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务员的道德风险是指公务员受利己主义动机的驱使,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为自己谋取私人利益最大化,从而做出违反社会道德准则的选择。研究公务员的道德风险,是为了有效地控制它。控制公务员道德风险的有效途径有两条,一是外部控制,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以加强对公务员控制,使其行为合乎制度化了的道德规范。二是内部控制,凭借公务员自身内在的道德价值与道德力量对自己行为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19.
以60名高职生代表为研究对象,调查了高职生道德判断能力、极端亲群体行为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其结果给出了相应建议。结果显示,高职生道德判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特征(年级、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和是否团员)青少年在道德判断能力上差异不明显;男生在对极端亲群体行为意愿的认知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道德评价上的得分则显著高于男生;高职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极端亲群体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功利主义的概念、原则、评价标准和依据,概略地介绍了功利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缺陷.概念中将道德看作为利益的增大实质是道德的异化;最大幸福原则也仅是乌托邦式的幸福;行为的评价只是缺乏精神数学式的加减;最终在评价的依据上也没有做到动机与效果的有机联系,仅仅是孤立的看待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