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成都市锦江区为切实帮助再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率先提出了健全就业管理责任、就业援助、就业培训、就业维权保障的“四大工作体系”,并组织全区街道(乡)、社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示范区”活动: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三级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大初级就业扶持力度的工作目标.创建了成都市乃至全国首个“充分就业服务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自2003年8月南充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以来.全市已成功创建65个“充分就业社区”,其中有10个社区被省劳动保障厅命名为全省“充分就业社区”.今年南充再次规划新建35个.力争使全市“充分就业社区”达到100个.并通过开展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手段.强化基础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对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4年以来,各地按照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部署和要求.以城镇社区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对象就业再就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进我省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和社区就业工作.省劳动保障厅决定对242个社区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的称号。[编按]  相似文献   

4.
宜宾市翠屏区东城街道东街社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以来,确立了“以就业为前提,带动扶贫降低保,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工作方针,以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突出抓好就业岗位开发,推进社区就业“人本”服务,走出了一条抓就业、促发展、保稳定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2005年底,社区共有29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就业率达97%,其中“4050”人员73名,就业率为91%。今年初,东街社区被省劳动保障厅命名为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宜宾市翠屏区东城街道东街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社区平台托起…  相似文献   

5.
从去年开始,成都市锦江区开展了积极创建“充分就业服务示范区”活动。截止去年底,43个社区中有28个社区的再就业比例达到90%以上。全区共帮助指导1081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在创建“充分就业服务示范区”工作中,锦江区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八五二农场党委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以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平台建设为保障,以就业再就业援助为重点,以开发岗位为核心,以完善服务为手段,大力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有效畅通了社区居民就业渠道,拓展了就业空间,实现了充分就业再就业社区的创建目标。  相似文献   

7.
坚持一个宗旨 稳步创建持续发展 资中县自银磷社区成立以来,把充分就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以劳动就业保障服务工作站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网络用工信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使社区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长效化. 强化五大举措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供组织保证.社区成立了劳动就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担任组长,就业站、社区干部、居民组长、企业单位代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劳动就业保障服务站和劳动保障监督站,具体负责充分就业和监督工作,各类事项及办理流程上墙明示,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就业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最近,省劳动保障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副厅长刘家强在会上通报了我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情况,并指出社区已经成为我省就业再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积极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一项重大举措,我省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以城镇社区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对象就业再就业为重点,普遍组织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各地对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高度重视,党政领导亲自抓,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了目标责任。在创建活动中,各社区采取逐户走访、…  相似文献   

9.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发挥社区在促进就业再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我省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和社区就业工作.省政府目前决定.对全省31个“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予以表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攀枝花市狠抓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全市在16个街道、20个镇和6个重点乡建立了劳动保障所,在124个社区和67个自然村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劳动保障工作体系和就业服务网络,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目前,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和大部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都具备30——200平方米的办公服务场所,并配备了比较完善的办公设施,同时将基层平台建设资金和人员、工作经费均纳入了市县两级的财政预算,并由市里统一投入硬件设施。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工作也纳入了全市“金保工程”统一规划,为所…  相似文献   

11.
为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切实做好劳动就业工作,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于日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此项活动要求各街道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定期对本辖区失业人员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准确掌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温江区积极创新工作推进机制,采取“五个结合”的方式,有力地推动了比较充分就业区的创建活动。目前,已建成比较充分就业社区37个,比较充分就业镇街9个,分别占全区社区数和镇街数的97%和90%。比较充分就业社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10万余人,实现就业再就业率达92.3%。  相似文献   

13.
宜宾市翠屏区东城街道东街社区突出抓好就业岗位开发、推进社区就业“人本”服务,走出了一条抓就业、促发展、得稳定的新路子。截止去年底社区登记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303人,已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295人。就业率97%,“4050”人员就业率91%,被省劳动保障厅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14.
谢新吾  秦超 《中国劳动》2005,(12):58-59
两年前,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正午致信天心区八角厅社区,对社区率先成为全省第一家“最充分就业”社区表示热烈祝贺,并赞扬该社区是“全省社区就业工作的典范”。副省长郑茂清亲临社区并授予“湖南省首家最充分就业社区”荣誉牌匾。两年后的2005年10月底,该区实现最充分就业社区40多个。天心区是长沙市传统的中心商业区和工业老区,人口39万,辖68个社区,13个行政村,下岗、失业和新生劳动力4.2万人。2002年以来,区劳动保障部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创建了八角亭全省首家最充分就业社区、坡子街全省首…  相似文献   

15.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6,(5):F0002-F0002
近两年来,江油市劳动保障局把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作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的工作重点,以城镇社区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和“零变业”家庭成员等困难对象变业再变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劳动保障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打造千亿安庆、活力安庆、和谐安庆”的进程中,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无下岗职工居委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创新社区充分就业的实施平  相似文献   

17.
最近,省劳动保障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副厅长刘家强在会上通报了我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情况.并指出社区已经成为我省就业再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8.
资讯     
今年以来.营山县劳动就业部门加强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建设,在全县各中心镇和县城10个社区实施了“造就百名小老板。带动千人就业”的创业促就业计划.社区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最迅经市劳动、财政部门验收复查.营山县朗池镇北坝社区、西城社区、化育桥社区成功达标并命名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  相似文献   

19.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中路街道有3个社区,人口3万余人,机关企事业单位68家,民营个体私营组织1100户,市属国有企业23家.职工12870人.待岗人员3772人.其中“4050”人员110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00余人。2003年5月,街道成立劳动保障所社区成立劳动保障工作站以来,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街道劳动保障所先后被省政府、市就业局评为再就业先进单位,所辖的大河南路社区被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所长杨方军被省就业局推荐参加了国家劳动保障部组织的《劳动保障协理员》教材编写。特别是该所成立的全市首家就业协会,为推动社区就业工作上台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攀枝花市狠抓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全市在16个街道、20个镇和6个重点乡建立了劳动保障所,在124个社区和67个自然村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劳动保障工作体系和就业服务网络,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