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第一次看见赵树理,是1945年春天,在太行文教群英会上。他的小说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当时在抗日根据地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赵树理已成为家喻户晓、大家非常喜爱的作家。  相似文献   

2.
赵树理说过,他写小说总是有感而发的。“我在作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遭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解决的问题,往往就变成所要写的主题。”①“如有些很热心的青年同事,不了解农村中的实际情况,为表面上的工作成绩所迷惑,我便写《李有才板话》;农村习惯上误以为出租土地也不纯是剥削,我便写《地板》。”②同样的理由,赵树理写了《福贵》。福贵是一个被旧社会逼的流入下层社会的所谓“下等人”,不但地主阶级歧视他,而且连村里人也都说“他是一个招惹不得的坏家伙。”赵树理写这个小说的目的是:“那时,我们有  相似文献   

3.
“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二三个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这是赵树理刚刚踏进文化阵地时的一段誓言。他为此顽强奋斗,到20世纪40年代初,写出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著名小说  相似文献   

4.
《老杨同志》节选自赵树理同志的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李有才板话》是作者在一九四三年继《小二黑结婚》后发表的又一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作品.这部作品以生动的板话形式,真实地反映了抗日根据地的穷苦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实行减租减息,建立民主政权所进行的曲折而复杂的斗争,满腔热情地塑造了党的优秀的农村工作干部和一群在斗争中英勇机智的新农民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赵树理的小说《李有才板话》不仅展现了农村基层政权存在的严重问题,而且揭示了"问题"背后潜藏着的深刻文化原因."庙堂""村公所"与"老槐树"意象呈现出的是影响规训着农村政权秩序、文化秩序和农民生存状态及精神世界的深层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6.
作为在乡土里成长起来的作家,赵树理凭借着朴素、新颖、健康的作品内容和语言作品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李有才板话》,生动地表现出其乡土叙事的口语化、形象化、个性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艺语言和科技语言风格的不同,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本文运用抽样调查和统计方法,试图就这一问题作些尝试性的探讨。本文调查的材料:在文艺作品方面,主要是现代白话小说。我们以五个作家的十万字材料(各选两万字)作对象,对小说中的对话、各类通用词语(除形容性修饰语外)、非语言的表达手段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些作品是:《鲁迅小说诗歌散文选读》(以下简称《鲁》,见哈尔滨师院1977年,23--88页正文)茅盾《子夜》(简称《子》,人民文学出版社3--33页、152页176页)赵树理《李有才板话》(简称《李》,人民文学出版社1--17页、64--66页、87--100页)杨沫《青春之歌》(简称《青》243--260页、  相似文献   

8.
赵树理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品很多,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传家宝》等,和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这些作品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农村伟大革命的生动记录,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农村中的复杂面貌和伟大变革。这些作品不仅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具有独创而又大众化的风格,为建立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新文学作品作出了成功的尝试和重要的贡献。本文试图仅就作品的艺术特色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赵树理同志是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  相似文献   

9.
赵树理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大众化、通俗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表面上看,他的许多广泛流传的作品都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在《讲话》精神的直接指导下创作产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诸多著作都持此观点。事实上赵树理看到《讲话》之前,其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已经创作完成了。赵树理文学现象与《讲话》精神的吻合是时代的必然、文学发展的必然。文学史著作应当对此进行客观的、全面的、正确的分析,探究赵树理文学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10.
赵树理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具有新穎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作家。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他正确地遵照毛泽东文艺路線进行创作,并且較早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赵树理最先写出的作品是《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和《李家庄的变迁》。这三部作品一发表,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也引起了文艺界的重视。赵树理在写作这些作品以前,已经是“一个在创作、思想、生活各方面都有了准备的作者。”(周扬),写作这些作品时又有了《讲话》作指导,因而他的这些作品给当代的文学带来了新的主題、新的人物、新的情感和新的风格,被认为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上实践的一个胜利”(周扬),是“‘整风’以后文艺作品所达到的高度水准之一例证”(茅盾)。此后,无论是在解放战爭,或者是在民主革命胜利后,我国人  相似文献   

11.
文学母题不断重复和较为稳定的原型模式背后,潜藏的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品质和文化流脉.以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为切入,探讨传统文化中的具有国家民族意义的复仇行为在现代中国开始发生变化,散发出了革命的讯息.复仇的主人公从个体英雄转向所有的贫苦大众,复仇方式由个人复仇向集体复仇、阶级复仇转变.复仇母题具有了启蒙和政治引导的革命"能指".  相似文献   

12.
动宾谓语“被”字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字句是现代汉语里的一种特殊句式。这种句式谓语的结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谓语或谓语的中心部分是个动宾短语,我们称之为动宾谓语“被”字句。例如:①敌人被这些烧不死的火人吓破了胆。(谢雪畴《“老虎团”的结局》)②坦荡的江水,被犁出一道道的波浪。(陆星儿《风暴,又是风暴》)③喜富的村长被撤了职。(赵树理《李有才板话》)这类句子的基本结构模式是:N_1+被N_2+V+N_3这里的N_1代表主语,V 代表谓语动词,N_3代表V 的宾语,N_2代表介词“被”宾语,在句中可隐可现。  相似文献   

13.
《李有才板话》是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它不仅在赵树理同志的创作道路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充分地体现了他的创作成就和风格,而且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一座丰碑,被公称为一九四二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作。因此,对它的探究,不只有助于对赵树理同志创作特色和历史地位的了解,还有助于对解放区“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成就和意义的认识。这里试图发表几点看法。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看法可能多系隻鳞片爪,粗浅零碎,又恐有主观片面之处,缺少把握,故以“片论”命题,意在向同志们请教,以求匡正也。  相似文献   

14.
《李有才板话》:“功利”心理的隐性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有才板话》深层的意义是对农民精神状态中极端“功利”心理的隐性批判。“功利”心理阻碍了农民人格完整的形成和农民的彻底的翻身解放,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严重不纯的生成条件和生存的土壤。  相似文献   

15.
再论赵树理小说的喜剧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浓郁的喜剧色彩,是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的重要特点。对此,笔者在《试论赵树理小说的喜剧美》一文(载《晋阳学刊》1982年6期)中进行了论述。限于文章的篇幅,当时只从人物塑造和讽刺艺术两个方面谈了粗浅的意见,现在就其他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赵树理以善于写问题小说著称于世。他不仅明确地把自己的小说称之为问题小说,还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努力遵循这一创作主张,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可以说,问题小说的概括,大致上能反映出赵树理创作的特色。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赵树理问题小说的研究是很不够的,不仅对此缺乏系统的论述,有的甚至还把问题小说与“赶任务”、图解政策混同起来,贬低了赵树理小说的价值。这种现象是不公允的。我们认为,恰当地评价  相似文献   

17.
景月 《山西老年》2013,(4):21-21
山西"山药蛋派"著名作家赵树理的成名小说《小二黑结婚》里,进步青年小二黑、小芹与落后父母二诸葛、三仙姑在婚嫁问题上发生矛盾,最后在边区政府做主下,两个落后人物最终醒悟,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近年发现的一张山西省左权县政府刑庭于1943年6月5日签发的刑事判决书,经鉴定,竟是赵树理创作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的小二黑原型岳冬至的真实案例判决书。赵树理就是根据这个案子为基础,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不朽名著。1943年4月20日,晋冀鲁豫边区晋东南的辽县(左  相似文献   

18.
《牧羊哀话》是郭沫若所发表的为数不多的小说中的“短篇处女作”,写于1919年2—3月间,同年11月发表于北京刊行的《新中国》杂志第一卷第七期。从发表的时间看,它是我国现代文学最早的白话小说之一;从题材上看,它开创了新小说写异域生活的先河;从主题上看,它首先揭起了鲜明的反帝旗帜;在风格上,它是新文学创作中抒情小说的滥觞之作。应该说,这篇小说是可以毫不逊色地摆在以鲁迅的《狂人日记》为代表的、显示了文学革命实绩的作品之列。倘若从中国现代文学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这两大根本任务而论,如果说《狂人日记》是新文学反对封建主义的第一声呐喊,那么也可以说《牧羊哀话》是新文学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赵树理的小说“畅销”于华夏乡土间,可谓盛况空前。赵树理的文学风格与创作模式也一度成为文坛的方向,形成了文学史上著名的“山药蛋派”,并引起国外研究界的关注。当代文苑时时呼唤的“大众文学”,在赵树理那里曾经有过最为成功的诠释。然而,这个曾经标记了一个时代的人物,如今却随着那个时代的渐行渐远及其特定读者群的变化消失,被人们冷落在了记忆的角落里。就在赵树理小说及其研究寂寞跋涉的时候,朱庆华先生的《赵树理小说新论》作为浙江省教育厅立项课题,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并获得丽水学院出版资金的资助,这无疑…  相似文献   

20.
司汤达的《巴玛修道院》是作者生前就获得赞誉的唯一的一部作品。小说所表现出的对社会的深刻批判,以及通过人物活动展现的、对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社会生活的生动描绘,都能与作者的杰作《红与黑》相媲美,它和《红与黑》被称为司汤达的创作中的“双璧”。值得一提的是,《巴玛修道院》是司汤达的“域外小说”,写的人物是意大利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