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雨 《民族论坛》2002,(2):28-28
经营的策略和手段千变万化,但是客户(顾客)却始终是服务的中心,现代企业如何赢得客户信任,并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是许多企业为之煞费苦心的。 将重心放在最忠诚的顾客上 在美国,感恩节时,许多超市都会推出促销活动;例如,顾客在节日前一周消费达一定额度,便会获赠一只火鸡。 美国一家小型超市绿丘却反对这种做法。因为有些顾客平时不到店里消费,感恩节前为了得到火鸡,才突然大量购物,节日过后又把商店给忘了,有些顾客则是常常到店里消费。如果这两种顾客都一样得到一只免费火鸡,不是很不公平吗? 绿丘的想法是,店里的…  相似文献   

2.
胡华 《民族论坛》2002,(4):56-56
迅速崛起的“湘西明珠”怀化家家福超市(连锁)有限公司系湖南省西部大型民营商业零售企业,现有员工528人,中级以上职称及管理人员96人,办公营业总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经营商品达20000余种,可全方位满足居民“一站式”购物及社会团购需要。不断扩张的连锁经营公司自1999年8月第一家超市开业之日起,就确定了“以怀化为中心,辐射西部边区连锁经营,打造知名超市品牌”的发展战略。公司先后在怀化城区及周边地区创办了5家连锁公司,并在居民小区新开辟了3家连锁便利店,为超市连锁经营探索了一条新路。诚信之上的服务宗旨公司自创立伊始…  相似文献   

3.
六七十年代,每个热血青年都以献身农村广阔天地为荣。而如今,青年人都以涌入城市、流向沿海、飘洋出国为时髦。大学毕业时,同学们留在了都市,我作为班上唯一的一名共产党员,无条件接受了分配,去偏僻的苗族山乡工作。同学于是戏言我:“宛庆丰,你真‘背时’。”母亲则说:“你宁到城里当个小办事员,也不要去乡下做官。”父亲却竭力支持我去农村锻炼。这一去,就呆了8年。 8年后,我进城了。可以欣慰地对母亲报喜,但不知如何向父亲启齿。因为我是吃不了乡下的苦,算是“溜”回城来的。城市在诱惑着我。那里有摩天大楼,有时髦女郎,有彩电、冰箱、席梦思……农村呢,一句话两个字:太土。有的只是茅草木屋,见人就害羞的山里妹  相似文献   

4.
开心一叶     
怀表“妈,我发现杰克很爱我。”“你是怎样知道的呢?”“每当他拥抱我时,我都听到他的心怦怦地跳。”“傻女儿,你要当心啊!当年你爸爸就身藏一只怀表使我受骗的。”  相似文献   

5.
王星 《中国民族》2008,(7):15-16
地震发生时,“党员干部留下,让学生先走!”面对受困学生时,“别怕,爸爸来救你了。”失去亲人时,“失去的永远回不来,我的任务是救活人!”身体疲惫时,“要是我睡着了,你必须马上把我弄醒。”这些话都出自北川县县长经大忠之口。  相似文献   

6.
鲍大可与费正清、斯卡拉宾诺三人,曾在一本80年代出版的中国学专家名录中被称为美国的 三大中国通”。很幸运,17年前,我差不多是同时与他们三人结识。1981年底我初访美国,就是应斯卡拉宾诺的邀请,去加州柏克来大学担任东亚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转过年来,我到哈佛大学访问,又去费正清家作客。费正清请我看他家二楼的一个房间,说“你的老师钱端升教授1947年到1948年在哈佛大学教书时,就住在我这间房子里。”后来,我到了华盛顿,又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高级国际研究院会见了鲍大可。在此之前,他本来是布鲁金斯学…  相似文献   

7.
李笛 《中国民族》2007,(7):71-72
慈善超市起源于美国“好意慈善事业组织”,这是一个典型的非政府组织。而在我国开办的有些慈善超市,鉴于各种原因,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型而非民间组织行为。因此,在慈善超市“发展迅速”的背后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政府色彩或作为政府“形象工程”而存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少数民族的第一大特点便是人数少——7千万。10亿人的大国,它只占7%。不但少,还挺特殊:且不说历史文化、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心理素质各族之间的千差万别,就连用的东西也各具特色。你穿飘逸洒脱的“柔丝纱”裙,我着古朴典雅的腊染布衫;你躺柔软舒适的“席梦思”,我睡结实适用的蒙古炕;你用方便省时的电饭煲,我烧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9.
101岁的老寿星“我外公有100多岁啦!他是个清朝人,还留着长辫子呢。”瑶寨老人赵福才的外孙女春凤在电话里这样给我描绘他的外公。还没等我说话,她又说了,“你想听他说话啊,不行呀,他到山上割草去啦!”听后,我忍俊不禁,“清朝人”!今夕何年呀?还有清朝人啊!不过我这一去采访还真吃了一惊,可不是,湖南省宜章县莽山瑶族乡道洞村的赵福才老人家,今年都101岁了,真正是个清朝人,比宣统皇帝还大几岁哪!老人家留着一头清朝的长发。他自己说,打从记事时起就蓄长发,织条辫,挽个鬏,一直没剪过。他说“我青年时期就有人要我下发,我就是没有下。”他至今…  相似文献   

10.
下山棋     
提起棋类,人们自然知道有象棋、围棋、军棋、跳棋,然而,在湖南省湘西吉首的苗族聚居的山区,有一种独特的棋类——山棋。下山棋,是苗族人民的一项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在苗寨,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会下山棋,成为他们歇脚休息的最好娱乐。赶场天在路边、在溪旁、在山坳歇担时,苗族人们喜欢随手拾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一“”形,两人蹲下来就可拉开战幕。对弈时,你放一草,我下一石;我隔断你的子,你拆除我的“锤”;  相似文献   

11.
大山情     
迈进北方山村,心里猛地一颤——那山逶迤连绵,多象个躺着的巨人;就连山脚下深沟里的水,也流得那么凶。晚上,老乡们来看搞“社会调查”的大学生。男人们撕条旧报纸,撒上土烟叶子,卷成又粗又长的喇叭,喷出烟味儿真辣、真呛人。房东大娘坐在炕沿儿上哧哧地纳鞋底。她女儿倚着门框笑着,问我:“姐,你说话咋这侉?”“是哩,我说这闺女的话咋听不溜。”“模样儿也不象咱这儿的人哩。”  相似文献   

12.
时下,竟有咨询公司的“特色服务’:只要交钱,就可以帮你写毕业论文。据《齐鲁晚报》刊发记者报道说:在该公司不大的办公室里,女工作人员听说记者是来找代写毕业论文的,就告诉说具体可跟“欧阳先生”细谈。欧阳先生自称是一位讲师,却不愿告诉记者是哪所学校哪个系的。据他介绍,代写毕业论文有两种价码,一种是有题目的,1000字200元;如果只提供论文提纲,每lqX)字只要100元。记者追问是不是他自己写,写出的论文质量有没有保证?欧阳先生说,论文是由公司聘请的硕士生、博士生“操刀”,通过肯定没问题,且可修改到顾客满意为止。…  相似文献   

13.
校章     
一金光閃閃的“云南大学”校章,挂在我的胸膛。我,十三年前,还在牧主的皮鞭下牧羊;我,在大年时节,曾經跟着母亲討吃在富人的門旁。那时,看見牧主的孩子放学归来,就說:“哎,小少爷,能不能把你在学堂里学的东西对我講一講?”他把头一昂,胸一挺,走过我的身旁:“呸!你这卑賤的小丫头,还想进学堂?”我含着眼泪,藏着悲伤,一股勁兒跑回家,扑到媽媽身上:  相似文献   

14.
<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句每每在我脑中回荡时,我一定是在故乡或是在回故乡的途中。因为这时,这首诗总能引起我的共鸣。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从来都不会是“短命的文艺”。他一定有深入骨髓的爱国情怀,他的笔永远向着脚下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我对故乡同样爱得深沉,也会思考“故乡,我拿什么去爱你”?利川市“共同缔造”文学采风一行人,带着各自使命,相聚于三月的春风中。眼前的故乡像刚睡醒的样子。她在等待春天,等待一场盛大的精神播种。她问我们为什么采风,我告她,是为了更懂你。  相似文献   

15.
殿维,你走了,没和我们招呼一声,突然就……,你啥时回来?……一年多以前,你被同事们硬送回家休息。我得知你的心脏病又犯了,跑回来却见你在赏花。我还没开口,你就喊我:“恩蒲,快来看花,这花老来俏!”我被你逗笑了。可我分明见你额头  相似文献   

16.
2005年被称为博客元年,仅仅一年多时间,网络博客就以不可遏抑之势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俨然成为一个蔚然壮观的“江湖”。名人是江湖里的大侠,无名之辈就是江湖里的小虾了。而“今天你博了吗?”这句问候语也因此成为中国亿万网民中刮起的新一轮流行季风。通常我们是把博客当作一个网络笔记本,记记流水账,写写感受,因为除非你是网上很出名的人,其他人很少会完整地看你的博客。之所以用“网络笔记本”,而没有用“网络日记本”,就在于每个人博客上面的东西毕竟或多或少的还是有人看,得做好被别人看看的准备,所以一些私密的东西一般是不会在上面…  相似文献   

17.
有一只狡猾的狐狸,它想吃乌鸦的肉。一天,它躺在草地上装死,心想,乌鸦看见我死了,一定会飞来吃我的肉,它来了我就抓住它。哪知乌鸦飞了一圈,见狐狸不象死了的样子就飞走了。狐狸见乌鸦不飞下来,又想了一个办法,装着很钦佩的样子对乌鸦说:“乌鸦太太,你走路最好看,就象尊贵的夫人一样,谁也比不上!”乌鸦最喜欢听人家夸它漂亮。就飞了下来,在狐狸面前一扭一扭地走,狐狸又说道:“乌鸦太太,你的衣服很薄,冬天是怎么过的?你的头不冷吗?”“冬天天冷时,可以把头钻在翅膀底下。”乌鸦边走边说。狐狸又问:“翅膀底下怎么个钻法呢?”“这样钻。”  相似文献   

18.
春节前批准我回家探亲,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我正在准备东西,台长王建林来了。他一进门就笑咪咪地对我说:“可不要忘记带《毛泽东选集》噢!”我点着头回答:“不会,这保险忘不了,还有什么交代,你就说吧!”我们俩不在一个台工作,可是我俩的肠子却象接在一起的直筒筒,从来都是直来直去的。他这个人很喜欢找别人谈心,许多同志也喜欢找他谈心。特别是谈到学习毛主席著作,他就越谈越起劲。所以,我一提起  相似文献   

19.
陈真 《民族论坛》2004,(3):37-39
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一位哲学家问。是金钱、财富;是名誉、地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没有一个人的回答令哲学家满意。那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人们问。“是眼前你能够把握的幸福!”哲学家说。  相似文献   

20.
北方有个“鹰屯”“鹰屯”有个赵氏家族 这个地方,叫鹰屯,在中国的东北。只要你来到东北,只要你来到长白山区,只要你细心地向东北人打听那个叫“鹰屯”的地方,人们就会指点给你这个小村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