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里德曼教授和他的夫人合著的《自由选择》一书,是继J·加尔布雷斯的《不确定的时代》之后出版的一本针锋相对的著作。加尔布雷斯教授常常注意市场体制的缺陷,而弗里德曼夫妇却赞扬市场体制的成功之处和优点所在。作者力图引用亚当·斯密和托马斯·杰佛逊的话作依据,认为,“经济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必要条件。”弗里德曼夫妇对价格体制发挥的重要作用大加赞赏。在经济学家中间,无论其思想观点如何,都很少有人对价格体制的优点提出异议。只有一些“狂人”会认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秩序能够取代价格体制的作用。至于价格体制在大公司和商品供应垄断时期的效能如何,却产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工厂》上线后,更多美国媒体更聚焦于高地制片公司,认为这是奥巴马最新的事业,试图从另一个行业继续影响美国社会。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很久没有上头条了。这一次,奥巴马夫妇通过旗下的高地制片公司,在奈飞网(Netflix)发行了他们的首部纪录片《美国工厂》。《美国工厂》聚焦美国俄亥俄州曾经的通用汽车工厂,它关闭后造成数千人失业。2016年,中国富豪曹德旺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  相似文献   

3.
“回到亚当·斯密”的西方经济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放慢,通货膨胀加剧,失业情况恶化,出现了滞胀现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正酝酿着一次重大的转折.目前美国经济学界有一股思潮,就是提倡回到亚当·斯密和美国独立宣言.美国经济学家、货币学派领袖米尔顿·弗里德曼不久前来我国访问时,在演讲中曾一再讲到这点.这股思潮,对美国共和党、英国保守党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观察和研究当前西方国家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不能不注意和研究这股思湖.为此我们特译介这篇专论,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去年年底接受《福布斯》杂志记者彼得·布里米劳的采访,纵谈天下事。  相似文献   

5.
美国《哈泼斯》杂志1985年2月号以《我们需要一项工业政策吗?》为题发表了一篇由5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就这一问题进行座谈的记录。这5位经济学家是M.弗里德曼(哈佛大学教授,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C.L.舒尔茨(卡特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B.布卢斯通(波士顿大学经济学教授,  相似文献   

6.
里根把自己的经济使命归纳为做五件事。“人们选我来减税;削减民用开支;制定稳定的货币政策;放松政府管制和平衡预算。”他自认为五项目标中的四项已经完成,干得算是相当不错了。当然,里根事实上是想实现大满贯的,这是因为在有里根经济学之前,已经有了密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经济学“货币主义”学派的创始人,他在70年代成为里根的经济学导师。弗里德曼强调货币的至关重要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绝对的必要保持用于经济流通的  相似文献   

7.
1978年4月,美国新保守派杂志《评论》围绕“资本主义和民主之间的牢不可破的联系”以及“社会主义的不可避免的专制倾向”这两个问题,在知识分子中作了一次调查。调查表明,美国的知识分子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很不一致的。著名的保守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历史表明,资本主义是政治自由的一种必然条件”,自由必将伴之以市场机制。N·格雷泽认为,必须区  相似文献   

8.
弗里德曼的新古典派货币主义理论,近年来在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风行一时。本文作者是著名的阿根廷经济学家,发展主义经济思潮的代表人物,曾任联合国贸发会议第一任秘书长和拉美经委会的执行书记,他的观点和主张在拉丁美洲和第三世界有相当影响。原题为《弗里德曼和哈耶克就外围国家的观点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创新》2009,3(7):82-82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研究员陈绍锋最近在《联合早报》上撰文指出,就目前而言,人民币国际化尚处于初始阶段,它对改造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有限,但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对亚太经济引擎作用加大,可以预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发展过程,大体说来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1) 从《论犹太人问题》到《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萌芽阶段;(2) 从《伦敦笔记》到《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的《货币章》,是马克思货币理论从开始形成到逐渐成熟的过渡阶段;(3)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论》,是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完成阶段。本文拟按照上述历史的线索,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大萧条时期 ,银行陷入灾难而对经济造成的后果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且存在争议的领域。自凯恩斯 ( 1 931 )和费舍尔 ( 1 933)以来 ,宏观经济学家认为 ,在大萧条时期银行灾难扩大了经济下滑的程度。作为控制货币和信贷的媒介 ,银行在将它们自己的灾难传导给其他部门的过程中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但是 ,银行究竟通过什么样的机制而对经济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始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施瓦茨把货币乘数的收缩 (在他们看来 ,这是通过惊慌失措的储蓄者纷纷去银行提款而引起的 )看做银行灾难影响经济的主要机制。这个…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舞化国际儿童收养程序据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报道:过去,从国外领养孩子的美国夫妇要足足等上18个月才能得到有关子女公民身份的证明。现在,根据华盛顿新颁布的法规,被收养的国际儿童在抵美后45天内  相似文献   

13.
1924年,美国有一对姓林德的学者夫妇(RobertandHelenLynd)来到印第安纳州的米德尔镇,对这个典型的社区进行社会学研究。五年后,他俩联名发表了研究报告,那就是被人誉为社区研究“金字塔”的《中镇》(MiddleTown:AStudyinContemporaryAmericanCulture,1929)一书。《中镇》的英文副标题显“当代美国文化的研究”,它显示了《中镇》的划时代意义。在林德夫妇之前,社会学领域内以芝加哥学派为代麦的城市生态学研究已经硕果累累,文化人类学领域对所谓蒙昧社会的探索也早就发展到尽善尽美的程度。然而两者如同两股道上跑的车,各…  相似文献   

14.
美国经济正处于三十年代以来最不景气的状态。本文扼要说明了6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经济学家分别提出的美国经济复兴方案。其中,除弗里德曼外,其余5人都一致主张美国采取金融缓和政策。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米尔顿·弗里德曼主张缩减通货供应。他认为,今明两年美国应把通货供给量抑制到年率5—6%,以后的3、4年应抑制到1%,再以后则稳定地维持在2%。他说,这是根绝通货膨  相似文献   

15.
本书的优点在于它集中探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研究战略(用作者的话说是“研究过程”),而不是探讨如何评价理论这样较狭隘的问题。弗里德曼在其受欢迎的也引起争议、造成混乱的论文《实证经济学方法论》(1953年)中,主要论述“如何决定一种假说或理论是否能够被试验性地接受”,他仅用两个段落讨论研究战略问题,很容易被忽略。赫希和马奇从弗里德曼早期关于专业收入、风险、兰格、马歇尔和克赖斯特的著作中,勾画出弗里德曼在其学术生涯中一直提倡并实践着的研究方法的清晰轮廓;从完全排列整齐的事实开始,构造一种假说予以解释,运用假说对构造假说时未曾使用的事实进行预测,把预测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根据试验结果对假说进行修正,循环进行。我认为,如果人们注意到弗里德曼  相似文献   

16.
正宋鸿兵,1968年生于四川,经济学家、财经作家,著有《货币战争》系列丛书。2009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40人"之一。2015年12月12日,在山西演讲时遭到投资者围攻。宋鸿兵不会料到,作为《货币战争》的作者,自己也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2015年12月12日,宋鸿兵应邀在太原举办经济形势讲座,进入提问阶段时,突然遭到大量投资者的围攻。现场视  相似文献   

17.
赵传英  赵经科 《生存》2020,(5):0060-0060,0131
<正>《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1课,体裁为小说。小说讲述了菲利普夫妇得知因乱花钱而被他们赶走的弟弟于勒在国外发了大财之后,开始热切的盼望他归来,可当他们在游船上邂逅了沦为穷水手的于勒却视他为灾星,有盼望转为害怕从而急于躲避,以至改成另一条船回家的故事。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截然不同的变化….. 全文措辞优美,教师只要通过动情地读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主人公当时的处境。  相似文献   

18.
数字     
《东西南北》2013,(23):11-11
外媒报道,美国一对名叫卡罗尔·福勒与威利·福勒的夫妇住在亚特兰大,他们已支付巨资准备为女儿办豪华婚礼,不料婚礼在举行40天前告吹。夫妇于是决定邀请200名无家可归的人享受丰富晚餐。婚宴场面非常温馨,所有参加的流浪汉均笑容满面。  相似文献   

19.
哈丁(Harding,Harry)(1946—)系斯坦福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亚洲学会中国委员会成员。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和外交政策,精通中文和法文。1974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博士论文题目:《中国政治中的组织问题》。之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出版著作有《毛主义者关于组织和制定政策的理论》等。1976年10月和1978年3月曾以“斯坦福大学代表团”成员的身份来我国访问,1978年12月又以“世界事务理事会代表团”的身份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访问结束后在我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座谈会上作了题为《美国的政治科学》和《美国政治学家对中国的研究》的两个报告。现将后一个报告摘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出所谓“黄金时代”,特别是1973—1975年危机的爆发,资产阶级经济理论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状态。西方经济学家开了各种各样的药方,“从弗里德曼主义到凯恩斯主义,从‘自由放任’政策到价格控制,从重商主义到自由贸易主义,从企业行动自由到社会责任性思想”,但都无济于事,不能消除作为当前危机特点的“停滞膨胀”这种恶性循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李卡希曼在《陷入困境的经济学家》(Robert Lekachm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