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 郝青青犹记和路鸣在未名湖畔的初遇,那一年她13岁,梳长长的辫子,素着一张稚嫩的面孔,躲在一群同学身后。她是来自四川的孩子,参加了科学夏令营,老师带他们到未名湖畔感受学术的气息。几个顽皮的孩子说这就是北大,这就是未名湖,他就是北大的学生,也没什么嘛。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由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就是重视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追求教学实践的智慧与艺术的统一。课堂中,把握住了“细节”,便留住了一份精彩,营造了一份美丽,那是一种心灵奔放的美,一种生命律动的美。  相似文献   

3.
李岩 《社区》2011,(10):50-50
创先争优这个词语何时在东站十委扎下了根我不清楚,我只知道,现如今它早已根深叶茂了!因为,每一次爱心的付出就是一次创先争优,每一次用心为居民做好事,就是一次创先争优。这,就是创先争优的生命力,这勃勃的生命力使我们党的执政力更加坚不可摧。  相似文献   

4.
他,是一名热心再生资源利用事业者,从一个普通的打工者,成为目前苏州当地一名颇有名气的总经理,用他的话说:“我就是个收垃圾的,说大一点,就是做循环经济,变废为宝!”他就是苏州市苏发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大兵。  相似文献   

5.
拥军,是一种光荣的责任。 爱民,也同样是一种光荣的责任。 “拥军,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爱民,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自治区人大代表、源安堂药业董事长莫兆钦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杨莹 《北京纪事》2013,(2):36-39
残障不是一种缺陷,而是一种差异,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元化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差异变成意义。”——餐岩  相似文献   

7.
寻访中国007     
张世平最大的乐趣就是搞到一份有价值的情报,看它化解危机,力挽狂澜。一份好情报总让他心跳不已,往往,它揭示出来的东西就是命运。  相似文献   

8.
罗进步 《社区》2009,(17):31-31
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儿歌,引导笔者神游于古都的西北城区。此儿歌的“版本”颇多.现选其一:“阜成门(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白塔寺。挂红袍,过去就是马市桥。马市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  相似文献   

9.
《今日南国》2010,(5):58-59
住在悬崖峭壁上,怎么“住”呢?黄山、庐山、泰山……或许你都去过,都住过,但是你是住在悬崖峭壁上吗,显然不是。但在大明山,真的就是住在悬崖峭壁上,因为那里的奇绝之处,就是宾馆山庄建在悬崖边,宾馆的外形就是一座山,窗边屋边就是峭壁。  相似文献   

10.
林语堂 《社区》2008,(35):4-5
自然的节奏之中有一条规律,就是由童年,青年,老年,衰颓,乃至死亡,一直支配着我们的身体。在安然轻松地进入老年之时,也有一种美。我常引用的话之中,有一句我常说的,就是“秋季之歌”。  相似文献   

11.
当一艘大船航行在大海上,遇到风暴,它唯一的选择是什么呢?顶着风浪全速前进。否则,那就是船毁人亡。我们当前所处的经济环境就是这样一种状况。  相似文献   

12.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在做一份普通事,仅此而已。”为人低调,不喜张扬;但做起事来却严谨有加,甚至近于苛求。这就是田刚——一位普通却又不凡的广告影视片导演。  相似文献   

13.
陈亦权 《社区》2011,(11):52-52
桑德·韦德从小就是一位喜欢在生活中发现美和欣赏美的孩子,也正因为如此,长大以后,桑德成了美国匹兹堡市的一位知名摄影师,他的摄影作品,就是以挖掘潜藏在生活细节中的美而见长。  相似文献   

14.
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你心智不缺,心力不乏,只要你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及风采,那么,你就没有必要去仰视别人。你就是一道风景。不要隐于云海峰峦之后,不必藏于青竹绿林之中,你就是巍巍山峦的一石,就是苍苍林莽中的一株。你的存在,其本身就在解释世上所有的景致。  相似文献   

15.
[作文题目] 人们普遍认为“物以稀为贵”,也就是说,世界上最少有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手机在国内刚出现时,其价格不菲,由于当时数量很有限,拥有一部手机,就是权力、身份、金钱的象征,那时的手机就是一种贵重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16.
用爱敲门     
那天在学校里看到隔壁班一个学生交上来的日记,日记里写到:“我就是要很晚跑出去,让你们(指父母)操心:我就是要和很多男孩子一起玩,让你们操心。你们限制了我,我就是要叛逆。你们说要把我关起来,那就关起来吧,不过如果这样的话,当你们让我出来时,就是一具尸体了。”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的过程。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阅读是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行为。而这种“个性化”的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就是读出了新意,超越了文章本身,探索和发现H{文巾没有说flI的答案。这就是创造性阅读,其特点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从渎懂到发现书中和文章中的不足或不对之处,能提出新的看法,发表一种新的见解。我们要的就是这种创造性的阅读。  相似文献   

18.
他是位专栏作家,写乐评,能从一首曲子里,听见溪水流动,看到远山如画,他对音乐的解析就是这么生动,于是就有很多读者喜欢,她就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19.
慢不下来     
徐昕 《社区》2014,(11):56-56
前几天去苏州玩,一个最大的目的就是夜游古典园林。多年来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经常带外国朋友去苏州,在众多的游览景点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里的夜游节目。试想一下,踩着城里的月光,穿过一条幽静的小巷,推开一扇大门,走进一座古老的中式园林,  相似文献   

20.
语序闲话     
汉语普通话所以被誉为世界优秀语言之一,决定于其有许多特点。一种特点就是语言丰富,词汇丰富,句式丰富。句式丰富因素之一,就是语序多变化,请看下面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