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救护总队部的“林可胜时期”(1938~1942年),是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最辉煌的时期。文章依据档案、当时的报刊、文献、口述历史资料及该会内部资料,考察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的组建、空间及内部组织结构变迁、与卫训总所的关系以及“内部风潮”的潜滋暗长对抗战救护事业的多元效应,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救护总队部的“林可胜时期”(1938~1942年),是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最辉煌的时期。文章依据档案、当时的报刊、文献、口述历史资料及该会内部资料,考察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的组建、空间及内部组织结构变迁、与卫训总所的关系以及“内部风潮”的潜滋暗长对抗战救护事业的多元效应,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抗战初期救护总队战地救护工作是为应对战争不断扩大的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工作宗旨是以深入战地,辅助军医救伤医疗为入手,而以协助战区防疫保健,保障部队战斗力为主题;救护总队充分发挥流动救护的特点,将医务队遍遣各战区,在武汉、广州等会战中,均派队参加救护,为解除伤兵痛苦,维持国家抗战力量,以至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梳理有关资料,再现中国红十字会“护国战争”救护情形。救护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总办事处筹款募捐“至十余万元”之多,保证了战区分会和临时机关救伤恤难的需要。在总会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战区分会和临时救护机关尽心尽职,“疗伤瘗亡,厥功尤著”,救援行动取得了较为圆满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1936年11月绥远战争爆发,中国红十字会秉承“博爱恤兵”宗旨,积极开展人道救助。一面联合上海其他组织设立绥远剿匪慰劳救护委员会,筹集物资,发起募集救护车运动;一面成立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经济委员会,筹募救护款物。与此同时,训练救护人才,支援绥远分会的战地救护;设立救护委员会华北分会,协调战时救护行动。在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持下,中国红十字会圆满完成救护任务。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中国红十字会进行了改组。1949—1966年间,中国红十字会在医疗卫生、战地救护、灾害救助、战后问题处理等领域开展了大量活动,对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归纳这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活动开展的特点有:国内活动侧重于医疗卫生领域;积极实施国际救助并参与国际事务处理;活动开展的行政化色彩比较浓重。  相似文献   

7.
在甲午战争中,清军战地医院极少,医护人员非常缺乏,没有系统完备的战地救护系统,战地救护困难重重.部分在华西方人士在战地组建起红十字医院,协助中国人救治伤兵,大大地缓解了清军的救护压力.在沪西方人号召为红十字医院募捐,支持救治中国伤员.甲午战争中的战地救护,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1938年至1944年四川大轰炸期间,国民政府开展了空袭医疗救护工作.省卫生实验处将成都市作为空袭医疗救护的重点城市,对于成都市以外各市县空袭医疗救护,省卫生实验处的职责主要体现为指导、协助和督促.囿于医护人员和经费缺乏的局限,无论是成都市还是其它各市县,空袭医疗救护工作都开展得非常不够.空袭是一把双刃剑,给战时四川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双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所掌握的档案资料入手,叙述了中医救护医院和中医救护大队的建立,并着重阐述了中医救护医院和中医救护大队及其主管部门中央国医馆与赈济委员会的合作关系。而中医救护医院、中央国医馆和赈济委员会的精诚团结、卓有成效的合作,为中医救护医院展开积极有效的救护工作创造了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深受本土义赈的影响,从而使红十字会具有了强烈的本土化因素。从红十字会的职能来说,初期的中国红十字组织并没有承担救护伤兵的职能,实际上只能救护难民。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际,红十字会才真正实践了战地救护的职责。随着第九届国际红十字大会的召开以及《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的通过,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初步完成了本土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基于HT66F70A型单片机的汽车落水应急救护系统,系统由供电电路、汽车落水检测电路、HT66F70A单片机电路、逃生救护报警电路4部分构成.本系统利用液位变送器测取液体压力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电压信号经过HT66F70A内部的12位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单片机根据数字信号来控制逃生救护报警电路.该系统能够在汽车落水时启动语音报警、点亮呼救灯、显示汽车在水中的下沉深度,开启呼吸通道为乘客提供呼吸环境,并打开车窗为乘客开辟逃生通道.通过仿真测试,表明本系统具有反应灵敏、测试精度高、体积小巧、价格低廉的优点,故本系统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复员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抗日战争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是中国红十字会历史上的"复员时期".作者拟从三个方面初步考察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工作重心转移,由抗战时期的战场救护转向平时的社会服务;组织调整,包括制定规章、刷新会务、健全组织;推广征募运动,努力征求会员、募集基金以壮大自身实力.中国红十字会的这些努力虽然受到了当时政治经济条件的限制,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复员时期"是中国红十字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3.
"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胜利后,中国红十字会进入“复员时期”,其工作重心由战场救护转变为社会服务。在编织红会“服务社会”的多彩画卷中,涌现出一支新生力量——红十字青少年组织,从而揭开了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初页。本文对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缘起、组织的建立、活动进行探析,以期揭示“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民航广州医院(白云国际机场急救中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结构的分析,探讨了机场应急救护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何慧芬 《社区》2013,(25):49-49
近日,笔者来到辽宁省大连市首家社区级“红十字市民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基地”,立刻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培训基地坐落在西岗区日新街道广和社区,一楼设置有触摸屏和应急救护设备储备库,市民可以在触摸屏上查阅有关救援的相关知识,20多种便民设施向市民提供借用服务;二楼设有图片展览;  相似文献   

16.
史沫特莱在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成立后,积极推动该会援助新四军。她以记者和红会救护总队队员的身份前往新四军敌后根据地,探查医药援助新四军的具体途径。她积极宣传新四军的医疗卫生制度,帮助新四军开展战地救护工作和募集医药物品,为新四军的医疗卫生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王娟 《东方论坛》2023,(1):111-122
近代中国红十字会的人道实践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程相互映照、风雨同行。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北平红十字会揭开独立办会的序幕;抗战期间,尽管生存维艰,仍勉力救护、扶危济困,展现出人道情怀和民族气节;抗战胜利后,进入“复员时期”,工作重点转为从事“专为和平建设之社会服务”,日常注重社会服务意识的宣传,并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以“达成伟大自助助人之使命”,使“社会国家自跻于康乐富强之境”。从区域史角度回溯民国时期北平红十字会历史,既看到富于地方特色的人道壮举,同时也可感受到,在近代险峻的历史氛围中,人道慈善事业与民族革命主题交相呼应,在红十字领域里散发出民族精神的光芒。  相似文献   

18.
广州沦陷后,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批华侨从居住国辗转返回侨乡广东后方。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不仅组设了广东省振济会、广东省紧急救侨委员会等救济机构,还努力督率所属各机关救助受难侨胞、侨眷和侨生。李汉魂救护侨胞的工作是在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李汉魂及各有关机构为救护侨胞、侨眷和侨生所做的主要工作,既有重要意义,也有不足。  相似文献   

19.
1914年,北京政府颁布<中国红十字会条例>,开启了民国社会红十字会立法的帷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又数次修订了<中华民国红十字会管理条例>及其施行细则,到40年代末草拟<中国红十字会法>,逐步建立起较严密的红十字会法规体系,在规范红十字会组织、增强慈善救护能力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民国时期的红十字会立法也存在明显不足:一是行政监管色彩浓厚;二是立法水平有限,若干条款不够精准;三是实施效果受时局影响较大,法律缺乏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生活数字     
《社区》2012,(30):7-7
红十字会:我国应急安全教育普及率仅为1% 9月7日,“第二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北京落下帷幕,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在闭幕式上表示,目前中国应急安全教育的普及率仅为1%,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