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行新闻发布制度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进步的重要体现.不仅有利于推动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也可以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透明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2.
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机制是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学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机制有利于保障师生及社会公众的知情权、遏制谣言传播、提高应急效率和维护学校形象。目前,我国学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机制建设存在信息公开意识匮乏、缺乏完备的法律支持等问题。为此,应注重培养学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意识、完善学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疏通学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渠道。  相似文献   

3.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芳 《东方论坛》2009,(6):119-124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是各国慈善法律所确立的基本制度。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有两个方面:一是慈善组织是以公益为目的的、承担着重要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责任的组织;二是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核心是公众知情权的保障。以慈善组织的公共性和公众的知情权为基础,建设我国的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突发事件管理中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有利于政府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公民知情权、有效地遏制谣言传播及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信源角色缺失,缺乏法律制度支持,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缺少统一管理机构,信息管理体系也不够完善,而且媒体在信息公开中存在着角色的错位.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引导媒体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发挥政府的信源角色功能,同时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需要社会各个系统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其中,政府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及控制,信息发布与传播对满足公众知情权,引导社会舆论,化解危机,树立政府形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要求政府向公众实行信息公开,以充分保证公众的知情权。由于现有的政府信息大都是借助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或网络媒介进行发布,加上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得它们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被公众认知,因而对公众和政府都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随着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时效性问题在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为了使政府能够达到最有效传递信息的目的,有必要对政府信息发布的时效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化,保障公民知情权;可以规范信息发布渠道,维护社会稳定;可以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可以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提升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度。到2004年年底,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各部委、省级人民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经基本建立。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要长期和健康发展,必须有相应的观念支撑和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8.
对于新闻发言人的基本功能,官方的解释是"向新闻媒体披露政府最新的政务信息,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即主要发布政务信息.但不少学者担心新闻发言人制度会成为信息公开的障碍.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反映了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巨大缺陷,由于新闻发言人只是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机制,其作用的发挥受制于信息公开制度的各种约束.目前,在我国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过快地发展新闻发言人可能会带来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频发,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知情不但是公众有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还有利于预防不利于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并及时处理生态环境问题,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顺利快速实现。但是我国知情权制度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知情权制度主体、客体、权利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有必要扩大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知情权的权利主体范围、严格限制不予公开的信息范围、完善知情权司法救济,为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知情权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
新闻媒体作为公众信息资源的主渠道,有义务保护和尊重公众知情权。图像新闻的表现方法主要体现在两点,即图像新闻的表现理念和图像新闻的表达特征。正确的图像新闻表现方法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否则将会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损害公众知情权。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性质决定了政府的主导地位。目前,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中,存在着公众参与机制与利益脱钩、重要参与制度实施不到位、环境信息公开问责中的公众缺位等诸多缺陷。鉴于公众参与的价值以及政府的重要作用,以信息公开制度为重点,以完善政府信息发布职责、政府信息发布问责制度、政府内部政绩问责制度为内容,建立完善的政府责任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保障公众知情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及时性、全面性高低的重要标尺.地震新闻在灾害报道中具有代表性,可从中了解知情权的表现是否充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大地震<人民日报>几乎都有报道,这些报道中对公众的知情权呈现出一种由漠视到尊重的历时性变化.在汶川大地震中,<人民日报>的报道彰显出知情权在中国的进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加快与拓宽政府信息公开、充分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人民主权和公民知情权的具体体现。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尚存在许多不足,难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为此,应当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立法,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机制和措施,以推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2006年教育部提出全国的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新闻发言人。对高校而言,该制度的建立其目的是重在推进高校有效的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同时进一步推动高校的民主化管理以及提升积极应对和处置校园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这对高校有效消解一些负面认同和影响,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和提升自身形象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信息公开是海洋污染突发事件治理的第一步。及时、全面、真实的环境信息公开不仅是海洋污染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维护健康、财产等权益以及积极有效参与事故处理的前提,同时也是公众监督企业和相关部门事故处理力度的必要条件。蓬莱19–3油田漏油事件给渤海海洋生态和渔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其重要原因在于漏油事件中的相关责任主体未能完全履行信息公开义务,贻误了事件的处理时机。该事件暴露出目前我国海洋污染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存在责任主体履职不到位、信息公开时间滞后、信息披露内容不实、主流媒体消极被动等问题。要改进和完善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需要在推动信息公开立法、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平台、探索建立企业与媒体环境信息协议公开模式、健全环境信息公开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信息公开是保障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英国的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内容清晰、完整,所建立起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操作性强,能够充分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我国现行有关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存在较多限制,并且缺乏有效的救济机制,无法真正实现环境信息公开,应当借鉴英国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新的立法。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处置远离公众视野,公车贱卖、办公楼随意拆除等不良行为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数目惊人。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规范行政处置权的行使,有必要建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处置信息公开制度。在具体的制度构建上,应以现有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处置程序为基础,明确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方式与程序等。  相似文献   

18.
论宪政与知情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信息公开立法,公民的知情权尚无法得到来自于法律特别是宪法的有力保障。而让公众了解与个人切身利益或社会全体成员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是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宪政国家特征之一。因此,全面建立公民的知情权保障机制和国家机关的信息公开制度应当成为我国宪政建设中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公众自测环境信息拓宽了公众获得相关环境信息的途径,对于政府提高环境信息公开的水平也能起到促进作用,但在获取环境信息的科学性及准确性方面存在明显局限。公众自测环境信息是实现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方式,符合我国当前环境法律调整机制弹性化的发展趋势,行为性质具有正当性。对公众自测环境信息行为的法律规制,应在环境信息的监测和对外发布监测结果两个环节进行区分。对于公众自测环境信息监测行为的规制,应以监测设备的监管为主,并辅之以必要的规范引导;对公众自测环境信息对外公布行为的规制,应设定必要的约束机制作为其有序发展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0.
德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机关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公开有利于公民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德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基础是其基本法中关于公众知情权的规定,德国信息公开立法及其实践基本上限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