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明代捐纳制度中,捐赀包括实物和白银。在捐纳推行初期,捐赀主要是粮食、马匹、草等实物,随着捐纳制度的广泛推行,实物捐纳存在携带不便和损耗等弊端,报捐人逐渐减少。随着白银的逐渐流通,为鼓励人们捐纳,明廷将白银纳入捐赀之中,嘉靖后出现实物和白银并行之局面。在捐赀的具体操作中,实物和白银各有优劣,明延从解决时局危机出”发,采取灵活之策。另外,从捐赀的多样性可窥知明末千疮百孔的财政状况。  相似文献   

2.
捐纳,又称为赀选、捐例,是政府基于统治的需要而集中进行的一种政治经济交易活动。至清代,捐纳逐渐制度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覆盖全国的制度,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大大超过了历代。捐纳对清代的财政、吏治、教育、赈灾、社会风气等多个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自民国时就有学者做过专门研究,至今已近百年,主要集中在捐纳制度的运行与影响方面。但与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起来,清代捐纳史的研究还很不充足,需要在数据统计、研究方法上进一步深化、拓展。  相似文献   

3.
捐纳对吏治的影响,向来受到史学界的关注。清代捐例主要开启于康熙年间,它不仅造成了官僚行政体制与官吏铨选的混乱,而这种混乱也为吏治的腐败创造了条件。官吏借捐纳之便,通同舞弊。清康熙朝的捐例,其弊端主要发生在两个流程中:一是主持捐纳的各级官吏以权谋私,贪污中饱,并成为地方钱粮亏空的重要原因,所谓"亏空事源皆由捐纳所致";二是报捐之人在为官后,惟知以本求利,加倍勒索,取偿于民。  相似文献   

4.
18世纪期间,清王朝在灾发比较集中的地区多次大规模地实施以工代赈,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赈制度。但是限于以工代赈制度设计、政策制定及监管不力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仍有诸多局限性及弊端,影响了以工代赈的实效。其相关研究对于今天仍为一项重要救灾措施——以工代赈的制度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华洋义赈会在近代中国救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其在河北省办赈活动的个案考察,深入剖析了该民间组织“有灾救灾、无灾防灾,与其授人以食,不如授人以技”的独特办赈理念。研究华洋义赈会从赈灾到防灾的实践飞跃,对当代的救灾和防灾工作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民政府时期为提升救灾成效,政府采用因果报应、民间监督、常规视察、制度监督等一系列方式对官赈过程进行监督,民间则采用业报轮回、自身监督、官方监督、大众监督等方式以保证义赈的效果。但救灾成效平平,贪污盛行,监督低效。反思历史,应进一步激发和催生公民的社会意识和监督意识、健全社会和制度监督机制、加强对救灾过程的全程监督管理、提高救灾款物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7.
民国前期荆江地区水灾频仍,严重的水患给荆江地区的赈务带来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成为了其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试图将赈灾救灾制度化、法制化,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系列的赈务机构,颁布了某些赈灾法规,采用了急赈、蠲缓、米禁、贷款、农赈、工赈等救灾措施,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的新格局,水灾的救治功能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赈务取得了一定成绩,解救了民生疾苦,成为了这段不幸年月中广大灾民赖以生存的重要依靠,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民国前期动荡社会的至关重要的减震器,维系了荆江地区社会的稳定,不过,政治黑暗和经济凋敝最终影响了赈务的实效,极大地消蚀了社会的赈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8.
晚清时期太平府水灾频发,导致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太平府水灾频发除了人为因素外,还与该区域地理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密切关联。在水灾应对上,清廷、太平府和民间士绅分别采取了灾后赈恤、指挥救灾和捐资助赈等举措。尤其是太平府形成了以营建圩田为中心、恢复农业经济为主的应灾良策。这些举措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灾的影响,对太平府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清代云南的仓储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仓储制度是国家通过粮食储备调节粮食市场的一种重要手段。作者对清代云南的仓储制度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仓储主要来自于捐纳捐输、采买、租谷;在灾荒年月,仓储通过赈恤、平粜、借贷等手段,对于救济灾民平抑米价、恢复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社会功效。作者还认为,清代云南的仓储制度,以咸丰、同治年间的兵燹为标志,经历了发展与衰落两个时期,这种演变与清朝由强而衰是同步的;仓储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但由于清代云南粮食短缺而导致仓储不足,加上仓储制度运作过程中的一些弊端,如官吏的克扣、侵害、办赈迟缓、赈恤不周等,影响了仓储制度赈恤、平粜的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10.
乾隆朝“以工代赈”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工代赈"是清代重要的赈济措施,始于康熙朝,发展于雍正朝,繁荣及完善于乾隆朝。乾隆朝工赈制度规定,官府承担修筑民堤民埝费的一半,佣工者可参加工赈,提高工赈人员的佣金,工赈工程须有一定的规格、范围及规模。主要采取兴修及疏浚水利、修筑城墙及水陆通道、衙署、监狱、仓库、庙宇、学堂及军事工程等措施。工赈的实施增强了灾民自力更生的能力及自救意识,发挥了救灾及增强社会基础设施的双重功效,减少了社会动荡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救灾资金主要有政府和民间两大部分构成.就民间来说,其筹募资金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新式媒介——报刊、广播、声像制品、具有现代气息的多种游艺形式和传统的信函、面求、戏曲等方式向中外华侨、个人、社会团体、政府等进行劝募;就政府救灾资金来说,主要是通过发行公债、向银行商借、摊派、公务员捐薪助赈、救灾准备金法等方式筹集.上述资金筹募体现出明显的交互性、时代性、多样性、强制性、地域性、困难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清季湖南救灾赈务措施基本上继承了古代的传统方式.赈务主要有急赈、蠲缓、平粜、工赈等措施;救灾措施主要有抗洪救灾、治理和防疫治理等.  相似文献   

13.
官赈、教赈以及义赈是“丁戊奇荒”中基本的三种救灾形式,是晚清赈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官赈、教赈与义赈在救济的性质、程序及款项来源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但在实际救济过程中三者却未表现出明显的排斥与抵制,而是形成在官赈为主导下相互协作,互为补充,彼此影响的关系,构成了晚清赈济体系多元化特点的内核。  相似文献   

14.
略论清代灾赈制度中的弊端与防弊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略论清代灾赈制度中的弊端与防弊措施吕美颐办理灾赈是清代经济生活中的经常性活动,也是统治者治国安邦的重要举措之一。清代是灾赈制度集大成的时代,不仅从制度上逐步完善了赈灾的各个环节,而且明显加强了防弊措施。本文拟就此做一历史的考察与分析。一、灾赈各环节之...  相似文献   

15.
捐纳,是我国封建王朝依靠卖官鬻爵的一项财政收入措施。它始自秦汉,历代皆有。就其开捐项目之繁,次数之频,影响之深,以清代为最。本文试就清代前期捐纳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影响,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1934年湖南早魃为虐,灾难深重,湖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赈灾措施。这些举措虽然大多沿袭传统赈务的方式,但在赈灾机构、赈源募集、救灾方式、信息传递、国内外慈善机构的介入及赈务人员素质的变化等方面都体现了民国时期荒政近代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7.
明中后期以来,为缓解日益严重财政危机,明政府推行捐纳制度。此虽非明朝首创,因其易行,且可部分缓解经济危机,被作为常制而行。因捐纳制度在推行过程中,牵涉到银两收支及铨选授官等问题,明政府试图通过严格管理和稽查,以防弊端,如滥收、伪冒、贪污等现象。但因捐纳制度牵涉面广,各部门之间利益冲突不断,尤其是明末战事频仍,军需物资等紧缺,各部互不相让,统治者虽尽力协调,最终仍难免其弊。  相似文献   

18.
论光绪年间江南民间的河南义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绪年间江南民间的河南义赈。主要有光绪三年和十三年两次,之后则趋于衰落。义赈的兴起与河南官方救济的严重不足、江南善堂的传统救济功能、西方近代救济行为的示范及《申报》的作用等有关。与官赈相比,民间义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专而精的施赈方式更为高效合理、义赈措施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善后赈济更注重为灾民谋生路、注重对弱势群体的救助、自捐自办的运行模式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包世臣的荒政思想:衰世中的民生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世臣是鸦片战争前后杰出的经世思想家之一。他了解灾情,深悉其害;褒扬循吏,反对讳灾;立足政治高度,把握荒政要领。鸦片战争前,他指出烟、酒、鸦片是使人民穷困而不能防灾的直接原因,建议陆续稳慎地控制烟酒经营,并严禁鸦片输入;战后,他较早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是导致民贫而难以救荒的重要因素。他的荒政专论筹划周密:政法方面,他主张缓刑,同时加强治安,严惩粥赈舞弊,注重用人;社工方面,他建议利用富户捐赈,调节贫富对立;经济方面,他讲究救荒物质的掌握、采买,精打细算;技术方面,他精心考虑粥赈、平粜的程序,总结麦米加工方法。这些思想,表现了他对衰世民生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20.
嘉庆六年京畿地区发生了一次大水灾,因本年为辛酉年,故又被称为"辛酉大水"。辛酉大水发生在封建统治的中心地区,因此,统治者对此次水灾极为关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救灾。嘉庆帝提出周施博济的救灾思想,同时也注意尽力拨付钱粮。但是,嘉庆时期清王朝开始中衰,救灾成效大不如前。在此次救灾过程中,工赈、煮赈受到最高统治者的特殊关注。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状况,清政府逐渐调整政策,鼓励民间力量参与救灾,给予民间赈济以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