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正确认识新疆的宗教及其影响,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基础。新疆既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也是一个多宗教地区。在历史上,佛教、萨满教、天主教、摩尼教、道教等宗教在新疆有过长久的传播、发展历史,它们大多数在新疆流传达数百年或千年以上,在许多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变迁,今天在新疆有影响的主要是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伊斯兰教是目前在新疆影响比较大,信仰人口比较多的一种宗教。新疆作为信教群众为数众多的民族地区,宗教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宗教对信教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而且…  相似文献   

2.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个宗教比较盛行、多宗教并存、宗教信仰比较复杂、宗教演变有其自身特点的地区。历史上 ,除自然崇拜和萨满教外 ,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天主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都曾流行新疆地区。各种宗教传播的时间、分布的范围并不相同 ,在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也不相同。 1 4世纪以后 ,伊斯兰教得到了广泛传播 ,逐渐成为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普遍信仰的宗教 ,但新疆的蒙古族这时候信仰了藏传佛教 ,有些宗教(如景教等 )也并未完全消失。近代以后 ,随着其他民族成分的加入 ,新疆多宗教信仰并存的基本特点始终没…  相似文献   

3.
论宗教对新疆信教群众政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地区 ,少数民族信教群众选择宗教为其信仰 ,意味着他们的认识、信念、情感、意志、行为都要从中吸收养分 ,他们的社会关系、人生准则、思想意识都要在宗教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和发展。这种多民族信仰宗教的特点是新疆的社会现实 ,不论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呈现什么样的曲折和复杂内容 ,也不论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对待宗教 ,在各少数民族间存在的用以维系民族之间、民族内部关系的宗教情绪都会以其特有的方式 ,客观地存在 ,并对维系民族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保持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宗教也可能对信教群…  相似文献   

4.
一、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必要性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有10个少数民族的群众大多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群众大多信仰喇嘛教,俄罗斯族部分群众信仰东正教,其他民族中还有人信仰其它宗教。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信教群众、宗教职业人员和宗教活动场所都比较多,宗教的覆盖面很大。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的工作都同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5.
和谐的宗教关系是和谐的民族关系的重要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宗教关系之所以是和谐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外在表现,其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宗教与民族的内在联系。和谐的宗教关系之所以是和谐的民族关系的重要特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宗教影响的广泛性。和谐的民族关系与和谐的宗教关系是构建和谐新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新疆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发展的地区 ,近代更形成了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十三个民族共同生活和伊斯兰教、佛教、道教、萨满教、基督教 (包括天主教和东正教 )等多种宗教共同存在的局面。在新疆的历史上 ,民族宗教问题一直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也是我国历代中央政府十分关心重视的一个问题。 1 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新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政治经济文化等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 ,新疆多个民族…  相似文献   

7.
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我们搞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广大农牧区的社会稳定工作是新疆整个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关新疆稳定大局。一、影响当前新疆农牧区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1 .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是影响新疆广大农牧区社会稳定的根本因素。民族分裂主义利用非法宗教活动在广大农牧区散布谣言 ,鼓吹圣战 ,挑拨民族关系 ,其行为不仅具有较大的蛊惑性和煽动性 ,而且也为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创造了条件 ,往往容易达到挑拨民族关系 ,破坏民族团结 ,造成社会动…  相似文献   

8.
新疆多民族和多宗教的现实决定了宗教事务更加需要法律的规范和制约.为实现新疆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的目标,我们必须从法律关系上对新疆宗教领域各种盘根错节的复杂现象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界定,进而运用不同的法律对策加以解决和处理,找到新疆宗教事务法制建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疆反对非法宗教活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影响新疆当前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正确认识非法宗教活动及其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有关非法宗教活动的种种模糊认识,从非法宗教活动的界定、非法宗教活动在新疆的表现形式、性质、成因和危害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新疆边境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疆境内外的民族分裂分子与宗教极端分子相互勾结,在新疆境内制造了多起暴力恐怖活动,虽近几年来,经我专政机关严厉的打击,恐怖活动有所收敛,但其一刻也不会放弃分裂祖国和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企图。  相似文献   

11.
当前,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来自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前一段时期,民族分裂主义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一度气焰嚣张,严重干扰了自治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妨碍和破坏了各民族的团结。要维护新疆的长期稳定和发展,确保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必须坚定不移地、旗帜鲜明地开展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要特别注意发挥我区少数民族干部的骨干作用。少数民族干部在这场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严峻斗争中,有其潜在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少数民族干部是少数民族中的一部分,老…  相似文献   

12.
由新疆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众多专家学者经10余年精心编写的我国首部关于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历史的专著《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终于公开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实现了新疆许多从事、关心伊斯兰教工作者的多年愿望。这不仅是新疆宗教研究中的一项丰硕成果,也是新疆史学界的一件喜事。众所周知,新疆自古就是一个多宗教长期并存发展的地区。特别是伊斯兰教,不仅在新疆历史的发展中发生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是今天新疆信仰民族最多、信仰人口最多的一种宗教,对今天新疆政治社会的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仍然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对伊斯兰…  相似文献   

13.
1998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在谈到新疆历史与现实稳定的关系时明确指出,要系统研究和正确宣传新疆发展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以利于澄清民族分裂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歪曲和杜撰新疆民族、宗教演变历史的  相似文献   

14.
论历史上的新疆民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的地形地貌特点,使其在古代民族迁徙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东来西往的诸多民族,都曾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足迹。历史上,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是不同的,其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从汉代开始到宋辽金时期,新疆的民族关系主要受中央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矛盾斗争的影响。宋辽金时期,在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诸因素中,又增加了宗教的因素。历史发展到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不仅影响着新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影响着新疆各民族与全国其他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但是,不管历史发展多么曲折,互相依存、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在共同开发、建设和保卫西北边疆的过程中,逐步地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始终是历史上新疆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  相似文献   

15.
彭无情  刁龙 《兰州学刊》2011,(1):150-153
受民族大迁徙运动的强烈影响,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新疆历史上众多民族角逐争衡、多种宗教文化争奇斗艳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宗教文化主要有佛教文化、萨满教文化、祆教文化、道教文化、摩尼教文化和景教文化。结合当时历史史实,对这六种宗教文化的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区内部分专家撰写的《新疆民族与宗教知识百题》一书,2002年5月由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编写该书的主要目的就是,立足于对全区广大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的正面教育,切实贯彻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民族宗教政策,普及新疆民族与宗教基本知识,科学回答干部群众关心和感到困惑的新疆民族与宗教有关问题,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民  相似文献   

17.
关于引导新疆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与所处的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存在变化的普遍规律。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变化的客观规律。研究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 ,与新疆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相适应 ,这既是新疆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伊斯兰教自身存在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 2l世纪新疆地区的大开发和团结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一、正确全面地认识新疆伊斯兰教的状况和特点正确全面认识新疆伊斯兰教的状况和特点是引导其与新疆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新疆伊斯兰教除了具有同全国其他地区宗教同样的民族…  相似文献   

18.
新疆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内外部环境因素,三股势力即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是影响新疆稳定安全的最主要因素。特别是这三股势力在新疆教育领域的渗透,更具有危害性。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对大学生加强教育和引导,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大正 《学术探索》2006,1(2):100-108
两千多年的新疆历史发展,展现出了若干特点和规律,值得人们总结和借鉴。从政治上看,自西汉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以来,新疆一直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治理之下,尽管各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治理方式各有不同,但总的趋势是中央王朝对新疆的管理不断深化。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设立行省,新疆由此完成了和我国其他地区融为一体的进程。从民族分布和民族关系上来说,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种多民族聚居的格局是历史上众多民族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在新疆多民族聚居格局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和好交往是新疆民族关系的主流,与此同时,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战争和冲突,这是阶级社会各民族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新疆各族人民的国家观念进一步升华,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从宗教上来说,新疆有史以来即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伊斯兰教从来都不是新疆地区唯一的宗教,伊斯兰教在新疆地区的传播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历史经验表明,宗教与世俗权力分离是保持新疆稳定的基础。从文化上讲,新疆文化是由众多具有不同特点的民族文化构成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相互认同,既是新疆文化整体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各民族政治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从屯垦戍边政策的历史定位来看,屯垦戍边是历代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的重要内容,屯垦戍边既有利于保障边疆的巩固和稳定,也有利于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兵团体制作为国家政治决策的产物,因其产生的族际人口数量变化,打破和改变了新疆原有的民族分布格局。同时,居住空间格局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一直是影响新疆多民族交往的重要因素。各民族在长期戍边实践中,创造了增强兵团群体认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屯垦戍边文化,其对民族关系发展有着重要的整合力和影响力。汉族为主体的多元民族,多种经济类型;民族分布格局受区划、经济类型、宗教文化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地理界限;文化传统上形成了以屯垦戍边文化为特点的民族交往心理和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