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运用GTAP模型设定基准线预测和动态情景进行模拟,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农产品关税的削减对贸易区内农产品贸易量、进出口价格和产业结构的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会促使中国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将进一步导致关税对在区域内贸易的扭曲作用被逐步消除,促使大部分农产品的进口价格下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各国进出口的农产品数量有大幅度增加,并且自由贸易区内各国间的农产品进出口显现出一个普遍性的增长,产生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在于,通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各国的比较优势将发生变化,国内资源分配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使得区域内各国农业部门的投入要素在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调整的同时,农业部门的生产资源存在逐渐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杜小璞 《经营管理者》2009,(22):231-231
在2002年12月,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启动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这个协议确定双方的合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4到2006年,约600种产品关税要陆续减免到零。主要以农产品为主,被称作"早期收获"方案;第二阶段是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3.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贸易往来,中国-东盟会产生某些争端。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大国,掌握并柔韧自如地运用该争端解决机制及其规则,建立与完善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东盟合作关系的发展是东亚合作进程中最为突出的亮点。2003年10月8日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联合宣言》,宣布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对维护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促进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东亚乃至亚洲和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发展,也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9年云南"桥头堡"战略提出和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全面合作关系正式拉开序幕。然而由于跨国贸易自身存在一些消极的国际税收因素使税收冲突和不协调问题存在和日益突出,在这种大背景下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税收协调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着眼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有关贸易的税收协调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IAFTA)2010年元旦如期实施,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增加了中国在东盟的竞争因素。印度以AFTA为媒介,进而实现战略重心的亚洲回归,对此,中国既要有足够的自信又要保持适度的警J凯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落户广西南宁,广西的会展业迎来迅速发展时期。在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北部湾开放开发的背景下,会展业的迅速发展,给广西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广西会展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会展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标准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引入双边关系作为新的解释变量,采用两区(中国—东盟)11国(中国和东盟10国)的国际区域模型对中国—东盟双边关系和贸易一体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盟双边关系对贸易一体化产生一定的滞后影响,且中国—东盟的双边关系越紧密,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总额或区域贸易份额也越大,因而中国—东盟贸易一体化程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作为广西首府,南宁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桥头堡,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也是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体定位是"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强化素质,办出特色",重点培养为广西地方经济发展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服务的应用型国贸专业人才,如何培养出操作能力强、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务之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本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中,中国与东盟经济贸易合作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在经贸上存在的纷争与博弈,并进而论述了在博弈的环境下,中国与东盟地缘经贸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0,(3):12-12
背景资料 2000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向东盟提出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设想。2002年11月4日.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自贸区建设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东盟就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这是东亚经济合作的历史性突破。削减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及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是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中国需妥善处理东盟内部的差异问题,与东亚域内外国家的关系,以及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关系等问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意在双赢、利在长远,最终目标是与东亚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一,自由贸易区极大促进了中国同东盟诸国的贸易与联系。然而,由于同处发展中国家,成员国间存在着贸易结构趋同、贸易利益分配不均以及深度合作不足等问题,笔者就以上三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现存问题给予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0,崭新的一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这标志着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本文主要介绍由此引发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广西上市公司借着这一大好形势,利用其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经济优势和财务竞争力。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广西上市公司2004-2007年的财务竞争力进行分析,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广西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根据因子得分排序,并对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周妍玮 《经营管理者》2014,(33):127-128
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主要理论,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国际合作趋势的日益增强,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合作理论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中国与东盟地区建立区域性合作的重要会议,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提升了中国与东盟的国际地位。本文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合作理论出发,选取中国—东盟博览会为研究对象,具体介绍了东盟博览会发展概况以及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合作中的战略平台作用,通过分析同时可以看出新自由制度主义国际合作理论的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在中国主导下成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CAFTA),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内部成员国的产业集聚与产业发展,并通过经济一体化效应,促进东盟各成员国产业升级和平衡发展,本次研究在空间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应用产业集聚常用的H指数和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集聚到平衡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协调的一体化机制成为自由贸易区的平衡机制;协调加速产业转移;产业集聚的最终结果将走向产业平衡。  相似文献   

18.
《决策探索》2011,(23):5-5
中国—东盟中心近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成立仪式。中国—东盟中心的建立将有助于促进中国和东盟在贸易、投资、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上月回眸     
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在雅加达举行举世关注的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6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提供紧急援助、加快重建工作、重振受灾国家旅游等建议,就做好救灾、受灾国家的重建和今后防灾合作等全面阐述了中国的主张,引起了强烈反响。(据《人民日报》2005年1月7日讯)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共中央于2004年11月7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0月份的晚些时候,在中国-东盟(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进一步建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2003年12月17日,商务部副部长安民对外宣布,中国—东盟“早期收获”计划于2004年1月1日正式启动。至此,人们心目中的2004东盟商机清晰地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