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柳宗元没有写过专门的美学论著,但他有长期的创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所写的书信序跋等一类文稿中,也经常发表一些创作主张和美学观点。本文就柳宗元的书信序跋中的部分论述,并结合他的一些作品,对他的美学思想作一点初步探索,以求抛砖引玉。“丽则清越,言畅而意美”柳宗元在《杨评事文集后序》中有这样一段话: 文之用,辞令褒贬、导扬讽谕而已……辞令褒贬,本乎著述者也;导扬讽谕,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知识阶层重视辞令和讲求辞令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现象。辞令引起春秋时人重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到春秋时代以“哲学的突破”为代表的人文精神确立的影响,也有辞令的价值在邦交中受到时人重视和春秋时期士人阶层所追求的人格理想有关。  相似文献   

3.
刘成荣 《兰州学刊》2007,(3):189-192
<左传>的语言成就极高,而尤以行人辞令为重,研究也很多,但都很笼统,讨论也不深入.行人辞令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有着自己特定的生成机制,所表现出来美学风貌也与其他不同.  相似文献   

4.
春秋辞令指<左传><国语>等史籍所保存的春秋时代的各类辞令文书.对它们进行系统的文体研究,既有充足的礼学背景和文献依据,也是直面春秋时代文学状况的必然要求.把春秋辞令从史传中分离出来,作为春秋时代的文体进行重新审视,具有三方面的价值:可以更清楚地把握后世各类文章文体的来龙去脉,揭示春秋时代的散文面貌、特征与成就,更深入地理解早期儒家文论形成的基础和源起.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所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战争辞令"中,委婉语体现的是一种交际策略, 担负着"润滑交际"的重任.纵观"战争辞令"中运用的委婉词语,使用者的动机不同, 委婉语也就体现出或掩饰或礼貌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6.
作为漳州的首任刺史,陈元光针对自己施政平台的特点,选择并贯彻推行了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和治国措施,取得了治理漳州的巨大成功。他是初唐杰出的政治实践家。  相似文献   

7.
春秋行人是春秋时代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知识、思想对后世思想家产生深远影响,而他们温文尔雅、冷静、沉着又不失犀利的语言艺术又为后世师法.通过考察春秋行人与时代的关系、知识构成、辞令特色以及对战国策士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春秋行人辞令在文学史上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贾谊以"人性非甚相远"、"习"以成善恶的人性论为理论依据,阐述了其崇仁尚礼的治国方略.他认为治国之道既需要礼法也需要仁义,礼法是仁义的外在表现和形式,仁义是礼法的实质和核心,礼法与仁义二者是有机地统一的,不可或缺.贾谊治国学说对当代中国治国模式的选择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诸葛亮多谋善断的文韬武略□唐建华诸葛亮(181—234)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三国时期蜀国名相。他的经邦济世奇才,彪炳千古,为世人留下足资借鉴的治国方略和领导艺术。在广大人民心目中,他是一位足智多谋的战略家。其治国方略和领导艺术中,充分显示了他...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参与领导了我国民主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又领导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特别是他亲自设计和领导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在邓小平从事领导工作的过程中,他对重大国际国内事务的处理,总是坚持唯物辩证法,他的治国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治国过程中,对唯物辩证法的纯熟应用直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罗国杰先生是中国伦理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强调伦理道德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主张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的道德规范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整体思路。他推动伦理道德成为与法治并驾齐驱的治国方略,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备方案。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治国韬略与领导艺术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治国风格;二是立足现实,着眼大局的治国谋略;三是开拓进取,敢字当头的创新精神;四是抓住中心,统筹兼顾的辩证统一;五是"柔中带刚,棉里藏针"的巧妙融合;六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谋略艺术.邓小平以他极富魅力的治国艺术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敬佩,给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带来深刻的影响,是留给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张文曦 《东南学术》2011,(6):284-290
诺斯罗普·弗莱是加拿大乃至整个北美最富盛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他对加拿大文学与文化的评论始终贯穿在他的整个学术生涯之中,并与其理论形成相互呼应,唇齿相依的态势。本文通过分析弗莱对加拿大文学与文化的评论,尝试阐释不同时期弗莱对加拿大评论的侧重,展现其对加拿大文学及文化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邓小平理论博大的思想体系中,治国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他的治国思想,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始终坚持协调发展的观点.邓小平的协调发展观充分体现在他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协调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研究邓小平的协调发展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们研究鲁迅已经有六十年的历史了。最早见诸文字的评论,大约是吴虞读了《狂人日记》后写的《吃人与礼教》(1919年11月《新青年》六卷六号)。他说:“我觉得他这日记,把吃人的内容,和仁义道德的表面,看得清清楚楚。那些戴着礼教假面具吃人的滑头伎俩,都被他把黑幕揭破了。”他是我国新文学史上正确认识与评论鲁迅作品的第一人。不过,吴虞的评论,主要不是从文学的角度着眼,是借鲁迅的《狂人日记》来批兴封建礼教的。真正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评论鲁迅作品的是从沈雁冰开始。1921年,沈雁冰在《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八号上,以“郎损”的笔名发表了《评四五六月的创作》的评论文章。他不仅充分肯定了  相似文献   

16.
唐太宗的身份与人生际遇使他心系天下、常怀戒盈心,其治国理想直接影响他的文学观和诗歌创作,使其诗歌呈现奋发向上、济世安邦、反躬自省、积极昂扬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7.
罗翔 《兰州学刊》2012,(1):39-43
荀子和孟子的不同,主要体现对修身和治国理论理解上的差异。孟子学说本质是一种修身之学,一旦用于治国,则迂阔难通,充满了道德理想主义。荀子对孟子的批评就在于此,他的性恶、礼乐等学说,主要针对社会大众,是一种社会、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18.
刘梅 《中州学刊》2023,(3):137-141
语言承载着人类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我们谈文化精神是离不开语言的,尚言也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我国现存商周史料中保存比较完整和颇具史料价值的古老文献《尚书》和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都有对言辞的重要性的论述。《左传》作为春秋时期一部重要的典籍,其异彩纷呈、风格各异的辞令之美蕴含了“言,身之文也”的语言文化精神。士人们雅好辞章,注重文饰,建言修辞,追求立言不朽,彰显了一个讲求辞令文化的时代风格。  相似文献   

19.
法治的反面是什么?──再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关于法治与一人之治的论述不是专门的治国 方略论,而是为说明全权君主政体的优劣服务的,行文中的“一人之治”指的是政体形式, 而非治国方法。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的反面是人治,而非一人之治。他的人治是不受法律约束 而受执政者个人情感左右的治国方法,它既可以存在于单个人统治的政体中,也可以为多人 统治的政体所采用。  相似文献   

20.
桑维翰是石敬瑭卖国篡位“异谋”的大力支持者和鼎力执行者 ,其“推心屈节”事契丹的基本态度 ,成了石敬瑭开国及治国对契丹政策总的倾向 ,影响重大而深远 ;他虽极力维护对契丹的屈从和亲政策 ,但从长远着眼 ,他还是谋求改变后晋的这种屈辱现状 ;他力主削藩 ,运用预防、阻遏和打击相结合的手段 ,削弱和铲除不法藩镇武吏势力 ;他深切关注国家安危存亡 ,关心国计民生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商品流通 ,革除民弊 ,打击豪强 ;他治国有术 ,才能卓越 ,注意健全机构 ,选贤任能 ,除官公正 ,不愧为后晋创业功臣和社稷之臣。竭诚尽忠效国的信仰和爱憎分明的个性铸成了他的悲壮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