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挑选学生,我更看重他是否对我的科研感兴趣,是否有毅力去从事一件很难却有趣的事。1月16日下午,清华大学主楼后厅里座无虚席,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布赖恩·科比尔卡(BrainK.Kobilka)为清华大学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1月12日晚,科比尔卡携夫人田东山(Tong Sun)再次如约返回清华,顾不上休  相似文献   

2.
1985年,彭培根发起并与多名中外著名专家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建筑师事务所——大地建筑事务所(国际)。20年来,彭培根的大地建筑事务所(国际)在中国共设计过2000多个建筑或规划工程项目,其中有20多个重大工程。北至沈阳的中国银行大厦,北京的中旅大厦、德航燕莎中心及政法大学;南至深圳鲸山别墅、华侨城;东至上海华侨大厦和厦门的总体规划。与此同时,大地建筑事务所还捐献了209万元人民币,通过各种方式为中国农村培训了无数“赤脚建筑师”。彭培根回国22年,在清华当了22年老师。他是清华建筑学院唯一用英语开课的教师,也是清华大学第一个(15年前开始)在每学期末要学生给老师在六大项(每项A、B、C、D四个等级)不记名打分数的教师。在1992年,他曾作为在华工作的优秀外国专家之一,荣获该年度国家“友谊奖”。  相似文献   

3.
1911年2月,清政府负责派遣赴美留学生的游美学务处和筹建的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正式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同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开学,清华以4月最后一个周日作为校庆纪念日的缘由即为此。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好就业工作对于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2年1月24日,国发〔2012〕6号文《国务院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正式颁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联合起草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已是世界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最年轻的正教授施一公决心回归母校清华大学。2007年3月,施一公在清华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实验室。2008年4月,施一公人选美国著名的霍华德休斯医学中心研究员,但为了全职在清华工作,他毅然辞去了该中心的聘任。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北大之所以成为北大,是因为有蔡元培这样的校长,清华之所以成为清华,也是因为有梅贻对这样的校长。梅贻瑜执掌清华数十年,使清华从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一跃而成为国内名牌大学。他的学生中,出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远哲,还出了钱钟书、乔冠华、张明党、姚依林、曹禹、吴晗等众多光彩夺目的杰出人才。在他任校长期间,清华曾警集过贝章铭、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华罗庚、陈省身、王大街、陈寅倍、来自清、闻一多、俞平伯、吴志、赵元任、王力、冯友兰、金岳霖、贺总、蒋廷献、周培源、熊庆来、翁文源……等学界巨子…  相似文献   

7.
一个清华博士到外企工作,老板派给他的活竟是打扫工地──当清洁工。 朱荣辉,6岁时是一个放牛娃,13岁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重点中学,16岁考入清华大学,成为所在地区恢复高考后第一个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27岁清华博士毕业后进入跨国公司,1997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2000年初,他在上海创业大厦创建“美髯公科技发展公司”,主要从事电子管理系统软件开发,用网络在政府与社会间搭起桥梁。  相似文献   

8.
利·哈弗雷(LeighHafrey)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教授,从2001年起,每年到清华两次,给MBA同学上课。他没有印象中美国人的热情和健谈,问一个问题,常常三言两语就答完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相视一笑,他的笑容也含蓄,嘴角上扬的同时,眼睛会轻轻的一闭,总之,是友善和真诚的微笑。长期在美国名牌大学教授管理沟通和商业伦理课的利·哈弗雷本科就读于哈佛,在耶鲁读的博士,学的都是文学专业。1979年至1981年间在非洲工作。从非洲回来后,他到《纽约时报》当了一名记者,他的妻子则在哈佛当老师。他就常常在两个城市间飞来飞去,很不方便…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高校引进海外知名教授的热浪推动下,美国高盛集团的首席运营官约翰桑顿(John Thomton)宣布辞去公司现职并接受清华大学邀请,从今年7月1日起就任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全职教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接受清华大学全职教授的非中国籍人士,也是世界顶级企业家首次来中国任教,其意义非同一般。去年年薪达1120万美元的桑顿被认为是最成功的顶级公司主管,他在高盛任职期间一直致力于中国经济的研究,有浓厚的中国情结,2001年在朱基总理的当面要求下,桑顿促成在清华大学启动高级管理人士培训项目,这是他与清华的最初的合作,也促成他最终来清华…  相似文献   

10.
10月8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根植清华,耕耘六载"的联谊会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讲席教授团组首席科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外籍院士何毓琦教授无比激动,他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他与自动化系赵千川教授、贾庆山讲师合作并于最近出版的国际上第一本序优化(Ordinal Optimization)方法国际学术专著(英文).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0年至2012年,全国超过八成的高考头名最终被清华和北大录取.此外,近几年关于高考状元最终能否成才的争论不断,而调查报告显示,近七成高考状元已难觅职场踪迹,大多数人恐已"流失"海外.(据《新快报》)  相似文献   

12.
汤佩松是我国科学界的一位奇人。以科学贡献说,他是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酶学、生理学和生物力能学方面的许多具体成果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从社会给予他的学术荣誉说,他是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最近又成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他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科学修养也很深,他的一些科学哲学观点也曾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赞许和引用。至于他的中文写作能力,可以举~个小小的事来看:1947年从未写过抒情散文的汤佩松应《清华旬刊》之约,手不停挥,洋洋洒洒竟写了一万字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看到后从清华…  相似文献   

13.
“八月里的喜事儿说不完,周总理来到了清华园。天上的太阳格外暖,地上的花儿格外鲜。总理参观咱展览,满面春风笑开颜。总理拉住咱的手,千言万语说不完……”这是40年前流行在清华园中的一首歌,它生动地表达了清华人对周恩来总理的尊敬、爱戴之情。周恩来生前曾多次亲临清华大学,与清华的很多师生、校友有过交往。他自己并没有读过大学,可是对大学师生、对知识分子却爱护倍至。因此,虽然这位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已逝去二十多年,但他关心清华大学、关怀清华师生的许多佳话,在清华园中传颂至今。“我向你们订货”1958年8月,清华大学19…  相似文献   

14.
利·哈弗雷(Leigh Hafrey)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教授,从2001年起,每年到清华两次,给MBA同学上课。他没有印象中美国人的热情和健谈,问一个问题,常常三言两语就答完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相视一笑,他的笑容也含蓄,嘴角上扬的同时,眼睛会轻轻的一闭,总之,是友善和真诚的微笑。  相似文献   

15.
三代清华人     
提起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网络中心副主任李星,清华人也许略知一二。当问起为清华水力实验室题字的李仪祉是何许人时,知道的人大概就不多了。其实,他们是祖孙二人,他们家祖孙三代都同清华有着历史渊源关系。 近代“水圣”李仪祉 李仪祉(1882-1938年)是我国近代著名水利科学家,两次留学德国,学习土木工程和水利专业。曾任河海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1935至1936年期间任清华名誉教授、西北大学校长。李仪祉长期从事水利工程、江河治导工程和水利灌溉工程事业,为陕西现代化水利建设奠定了基础。他一生以科学治…  相似文献   

16.
一年多前,高盛公司前全球总裁约翰.桑顿怀着"到清华推动世界"的理想,放弃了千万美元的年薪来到中国,以年薪一美元受聘于清华大学,开设"全球领导力"课程,决心"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世界级领导人才"。如今"全球领导力"课程的第一批学员已经毕业,新的一批学员也将在9月份开始学习,那么曾致力于在清华"播下一种思想"的桑顿,如今他的课程效果究竟如何呢?他以及他的弟子又都收获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今年9月,世界计算机领域的诺贝尔奖--"图灵奖"的获得者姚期智在清华开设的"软件科学实验班"正式开班,来自全校的59名本科生成为实验班的首批幸运者.  相似文献   

18.
100年来,清华大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清华17万毕业生中,很多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世界上首获诺贝尔奖的两位华人,杨振宁和李政道先生也曾在清华学习。在清华培养的人才中,还有钱学森、朱光亚、钱三强等著名学者,他们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耶鲁以清华大学为荣,因为耶鲁从清华大学建校初期就与清华有紧密联系,清华的前5任校长有4位部曾在耶鲁学习过。  相似文献   

19.
年。所以经过多年的国外漂泊,如今他又选择回到清华园里,是回家,也是寻根。这次回北京回清华,对他来说是真正回家了。正因如此,尽管生活上一开始难免有些不适应,但他说“可以慢慢地学习和适应”,因为他是“回家了人生中三次“非理性”选择大学毕业前夕,正值“邹至庄经济学留学计划”的第一年,李老师和经管学院其他6个学生外加计算机系的一个同学代表清华参加考试,100%被录取。时全国唯有清华取得这样的成绩。获得第二名的李稻葵老师被邹教授推荐申请哈佛的留学资格。由于是第一年,一切都进行得较晚,错过了申请截至期。恰逢哈佛教授帕金斯来…  相似文献   

20.
报载,现任清华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王大中教授曾对人说过自己的一个感受,他做清华大学校长,时时刻刻觉得思想压力很大,非常内疚,总是感到对不起自己的学生。为什么? 他说,到清华来的孩子都是全国最优秀的孩子,优中选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清华门毕业出去的时候,都是一个模式,一个口径,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