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谦》看《易经》作者对主体精神的关注──兼论儒道两家在《易经》中的萌芽陈启智,孙希国老一辈易学家高亨先生认为《周易》经传相去甚远,因而对《周易》的研究"应当以经观经,以传观传",这当然不失为研治《周易》经传的一种方法。但易传毕竟是解开易经之谜的第一...  相似文献   

2.
《易经》①的来源问题是我国《易》学研究史上悬而未决的一大难题,该问题主要包括《易经》的卦爻由来、书名含义、写作时代、成书作者、创作过程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些问题,我国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未臻一致.进入本世纪后,每一次《周易》热中,《易经》的来源一直是人们最关心的主要问题,使得不少新的“来源说”应运而生。这些“来源说”可靠吗?笔者结合几年来研习易学的体会,仅就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扼要介绍和考辨:1、卦爻由来关于八卦符号的来源,在古代除了《易传·系辞下》提出:“古老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规…  相似文献   

3.
一《易经》本来是一部占筮的书,它具有研究预测与决策方法的性质,其内容含有比较深刻的数理和比较丰富的哲理。但是它又同古代的迷信观念相联系,企图超现实、超实践地掌握人们的命运,这样一来,《易经》同时又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由于它的数理和哲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转化规律,其朴素的辩证法不断地获得自然历史进程的“应验”,加上儒家学派对它注释发挥,衍义出《易经》(或称《十翼》),合《易经》而为《周易》,~*(《易经》也是《周易》的通称,本文涉及的所谓“《易经》热”,实际上是指“《周易》热”)被定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因此,两千多年来,儒统治下的人们将《易经》视为《圣经》,自觉不自觉地对它顶礼膜拜,而它那远比儒家的片面渲染更深刻的文化价值,则渗透到人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易经》基本成熟于殷周之际。《易经》虽是一部卜筮之书,但它对殷周历史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顾颉刚先生著《周易卦爻辞中之故事》所列《易经》中关于殷周史事。 《易经》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信仰、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关于婚姻、嫁娶方面的记载近20条,虽然多是片言只语,记述简略,却涉及了婚嫁多方面的细节和风俗时尚。参证以其他文献,就可为我们研究殷周之际的婚姻形态、家庭制度,提供难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周易》的吉凶观张正春吉凶,是《易经》的占卜术语,是《周易》思想体系的基本范畴。吉凶观是《周易》思想体系中的基本价值观,占断吉凶,趋吉避凶,化凶为吉,是《周易》的基本内容,也是《周易》一书的特点。那么,《周易》是怎样看待吉凶的呢?《周易》判定吉凶有哪...  相似文献   

6.
李景春同志新著《周易哲学及其辩证法因素》一书,于今年六月份,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探讨了《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及其辩证法因素,对《易经》、《易传》和六十四卦中的最初五卦乾、坤、屯、蒙、需(作为例证),进行了通俗扼要的阐释。作者在本书《前言》里指出:“《周易》哲学中是含有辩  相似文献   

7.
《易经》最初书名为《易》,而非《周易》。后人将古籍文献中的"周易"二字添加上书名号所带来的误解,导致易学界长期以来将《易经》、易经、《周易》、周易四个概念混淆使用,造成概念混乱。其结果是,不但使学术科研的基础被破坏,而且使《易经》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的科学价值被贬低。学术研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的不同表述,都应有各自严格的定义,各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8.
《周易》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被人们视为重要的典籍,其流传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以后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一直被尊奉为神圣的经典,其影响之深远,在世界历史上是少见的。从汉朝开始,由于儒家经学的确立和发展,《周易》列为五经之首,对它的研究,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即易学。易学同《周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周易》即《易经》,是周人占筮记录的系统化,古人依据其中的卦象和卦爻辞推断人事吉凶。易学则是对《周易》所作的种种解释,并通过解释,形成一套理论体系。易学有自己的历史,如果从春秋时期的易说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形成了许多流派,其内容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周易》这部古老的占筮典籍得以长期地流传下去。这对我国古代的哲学、宗教、科学、文学艺术以及政治和伦理生活都起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孔子时尚无已定型之《周易》现存的《周易》之编定,即其定型,大约在秦汉间。当孔子时代,即春秋晚期,尚无如后世流传的《易经》。即稍后的战国之世,也无如后世流传的《易》经。这个论断是由下列诸史实得来的。第一,是由爻辞的定型考之。今本《易经》中之爻辞,在《左传》及《国语》中谓之繇辞。繇,卜兆之占辞也——闵二年左传杜注——《经典释文》引服虔注曰:繇,抽也。抽出吉凶也。《国语》韦昭注曰:繇曳吉凶所由生也。据此来说,这个训释是服、杜两家《左傳注》所同的,也就是汉魏以后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一股研究《周易》的热潮。众所周知,《周易》分成两个部分《易经》和《易传》。《易经》是哲学著作,重要的儒家经典。而《易经》则长期被当作占筮之书,如同现代寺庙中的灵签符咒,是非理性的、偶然的、关于占筮的记录,并没有多大的社会意义。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笔者曾经著文认为:《易经》是古人研究思维决策的著作,卦爻辞是解释决策方法的例题,它涉及到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古人智慧和经验的结晶。郭沫若在《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一文中就已指出《周易》一书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可分为三大类:(一)生活的基础,有渔猎、牧畜、商旅(交通)、耕种、工艺(器用)五项;(二)社会的结构,有家族关系、政  相似文献   

11.
《周易》思维论袁作兴,蔡和平(长沙电力学院)(湖南省资兴市教委)流行的《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前者(称《易经》)成书于西周初叶,非一时一人之作;后者(称《易传》)基本上成于先秦,乃战国时期的著述,是《易经》最早的注释。几千年来,人们都在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论《周易》的全息思维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包括《易经》与《易传》,他们的作者对于上古社会作了全面的、系统的思考与认识,我称这样的思考与认识为全息思维与认识。全息思维与认识是主体、人、对于认识对象认识与思维的全部过程。根据《周易》的观点和理论,这个全息思维与认识的过程有四个环节:(一...  相似文献   

13.
今本《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乾坤两卦各多“用”辞一爻)卦含卦名与卦辞,爻含爻题与爻辞.《易传》凡七种十篇,包括:(一)《彖传》上下两篇;(二)《象传》上下两篇;(三)《文言传》;(四)《系辞传》上下两篇;(五)《说卦传》;(六)《序卦传》;(七)《杂卦传》.据《汉书·艺文志》载:“易经十三篇”.颜师古注云:“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易经》在西汉中叶之前都是单独成篇,而不附于《易经》之后.熹平石经《周易》就是十二篇,《易经》和《易传》都是单独成篇,并不附于《易经》之后,这便是西汉中叶以前《周易》“经”和“传”的内蕴.  相似文献   

14.
<正> [说明]: 本文以我国学者对《左传》、《国语》引用《易》例的研究为基础,补充了一些新的材料,就《周易》“经”、“传”的创作年代提出作者的看法。其中从古韵出发,推测卦爻辞的本来面貌,并以《乾》卦为例提出卦爻辞“试探性复原”的形式,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尝试。今据《美国东方学会杂志》第七十九卷第四期(1959年10月——11月)译出,供国内研究《周易》者参考。本文作者赫尔穆特·威廉,生于1905年,汉名卫德明,著有《变化——周易八论》《易经中的天、地、人》等有关《周易》研究的专书。  相似文献   

15.
《易经》的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已引起不少国家的注意,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这里想谈一下《易经》的散文.《周易》分两部分:一为《易经》,分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是卦爻辞。一为《易传》,指《象》上、《象》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辞》上、《系辞》下、《说卦》、《序卦》、《杂卦》,称《十翼》.这里只谈《易经》的散文,即谈卦爻辞的散文.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周易"、"易经"称谓使用不一,何者包含《易传》成为难题。本文通过考证和梳理指出,权宜的称谓是以"周易"指古经(包括卦爻画和卦爻辞),以"易经"为包含古经和《易传》的合称。名义的确定对于以经传分离为学术背景的现代易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探讨了《周易》中的政治思想的矛盾性与主要内容 ,明确提出 ,《易传》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传统专制的理论基础 ,而与《易经》的先天平等思想有重大冲突 ,这是中国政治传统文化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8.
《易》学是巴蜀古代文化的重要内容。据历史记载,蜀人读《易》、授《易》、解《易》特别用心、用力。《周易》虽是中国古代一部卜筮之书,但相当广泛地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古民习俗、心理结构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且成为儒、道、释、墨、法、名、阴阳各家思想体系的本源、基础。纵然如此,二千多年来仍有人认为谁都没有弄清楚《周易》的真象,“究竟《易经》是怎么回事?老实说,还没有人弄清楚过。我曾否定了古往今来所有研究《易经》的人的议论,但我并没说,破了以后,已经有所立了。”这话从积极方面看是对的,就是要有破有立,而更重要的方面是立,这便是从事《易》学研究的学者面临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9.
黄璧 《船山学刊》2007,63(1):23-26
王夫之研究《易经》颇有独到之处,其在《周易》研究中引入传统训诂,又不拘泥于传统训诂方法探求词义以及随文释义等方面做出了不同于《易》学诸家的解读异彩。  相似文献   

20.
当代《周易》研究的窘境与错位何兆雄一、一本难懂的书《周易》这本书,难懂。越读越难懂。经师解经,越解越难懂。《易经》难懂,孔夫子读起来也费力。据说孔子曾经打算五十岁才学《易经》。这不到5000字的经书,他打算要花几年功夫。他晚年政途失意,周游列国归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