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的生活,甚至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人类社会形态的嬗变,也显著地促使技术的作用发生转变.事实上,人们一直都在反思技术的哲学根基问题.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深入剖析了技术之基的演变历程,即技术的朴素整体论、构成系统论、新批判理论和生成总体论之间的演变,辨析了技术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内在关系,探讨了技术在自在状态、自为状态和自在自为状态的转变,最终揭示了技术的本质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
技术的哲学之基发生了由朴素整体论向构成系统论,再由构成系统论向生成总体论的转变,技术发展也完成了由自在阶段到自为阶段,再由自为阶段到自在自为阶段的升华。由于实践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技术不再被看做绝对的、僵化的形态,而是被看做实践的、生成的形态。  相似文献   

3.
王书道 《东岳论丛》2002,23(6):72-75
社会控制问题涉及人类社会系统能否有序发展的机制问题 ,是社会学、控制论和社会哲学共同关心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立足于人类活动论立场 ,认为在社会哲学角度 ,社会控制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功能 ,它内含社会自在控制和自为控制两个层面的内容。社会自在控制体现了社会运行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自为控制是人们对社会运行客观必然性的扬弃 ,是认识历史必然性和发挥主体能动性的自觉尝试。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 ,我们应当坚持社会自为控制的适度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社会认识是对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认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社会、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类社会实践及其产物的认识。人的实践,是改造客体,使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是为了创造价值,实现价值。为了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必须认识客体的自在价值、使自在价值变为自为价值,然后才可能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所以,社会认识,就是对人的认识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一切价值活动的认识,价值贯穿于主体的全部生活中,也贯穿于作为客体的人和社会的全部生活中,  相似文献   

5.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为社会基础并以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线索,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划分为三种社会形态,阐明了在人的不同发展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具体特征,揭示了人的发展在总体上呈现出自在、自在自为和自为的辩证发展过程。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人的发展状态,在新时代加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的逻辑对“资本”逻辑的不断超越,让所有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过上美好幸福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齐泽克基于"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对意识形态这一历史性概念做了辩证的分析.他认为,意识形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或者三种形态,即"自在的意识形态"、"自为的意识形态"、"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自在的意识形态是作为观念复合物的存在形式;自为的意识形态是作为仪式等物质形态的存在形式,最后一个阶段则是意识形态自身的否定之否定,即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无意识层面的"幻象"存在形式.他试图说明:意识形态的定义就在于我们认为非意识形态的东西恰恰是意识形态本身的悖论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规律的性质与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规律是自在性与自为性的内在统一,但相对于自然界的自在规律来说,自为性是社会规律的本质特征,而从形式上说,社会规律表现为因果规律、统计规律,系统规律等形式。社会规律的性质和形式是内在统一的:自为性的社会规律表现为因果规律、统计规律、系统规律等形式,并以因果性、统计性和系统性等方式发生作用;而因果规律,统计规律、系统规律等规律形式只有在具有了自为性,成为主体的自组织规律时,才具有了社会历史的意义,才成为历史的规律,社会规律是人的社会活动所固有的本质联系,它并不先在于人的活动,也不是人的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实际性这个概念在萨特《存在与虚无》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自在与自为这两类存在处于何种关系中这个主导问题的指引下,实际性和超越性、偶然性、自由等概念的关系可以得到清晰的阐明。萨特的实际性具有双重维度:是其所是和包围着必然性的偶然性。在某种意义上说自由也是人的实际性,实际性是自为与自在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尚东涛 《齐鲁学刊》2002,1(5):112-118
立足“一切经过中介”的立场 ,人的生活规定于人的中介。在一般性维度上 ,人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之理念、技术、工具等中介与确立人与人关系的制度中介相统一的状况 ,规定着人的生活状况。在日常生活维度上 ,人的日常生活的现实发生、展开与演变 ,归结于人的“自在”中介的现实占有、重复性运用与“如是性”的否定和更替。在非日常生活维度上 ,人的非日常生活是人的原生态“自为”中介非重复性运用的生活表征 ,人的非日常精神生活的差异性 ,规定于人关注非日常精神生活之原生态“自为”中介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殷辂 《中州学刊》2023,(2):97-103
依靠技术嵌入形成的网络话语空间突破了时空限制,将公共场域的边界放大到极致。然而,这只是信息技术中内嵌的属性,不可能自发、自主地重构公共性。若停留在技术的自在状态,社会关系、理念机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革,这只是新(网络媒介)与旧(现实社会)的简单叠加而已,公共性的本质不可能展现。网络话语空间与多中心治理有着天然的亲和性,但实现两者的融合却是自觉、自为的过程,这既是对技术革命的顺应,又是对它的超越。网络话语空间公共性重构是治理语境下的命题,是与构建国家与社会新型关系、建设治理共同体联系在一起的。以主体间共治取代主客体管制,构建平等、理性、公开的沟通互动机制,实现网络大众向网络公众的转变,是网络话语空间治理的本然之义,也是公共性重构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生存方式是文化的哲学层面,是人类文化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的沉淀,它包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三个方面。作为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的生存方式可以分为自在的生存方式和自为的生存方式两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它有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生存方式也可能以其固有的惰性而成为社会发展的阻滞力。不过总体上来说,它对人类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为人类的存在提供稳定的状态;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价值和意义;是人类文明的沉淀器。  相似文献   

12.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揭示了存在的两种样态,即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其中自为的存在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基于存在的自为性特征,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论断,并将自为的存在与自由和行动联系起来,认为自为的存在就是自由;自由的存在就是行动。萨特的行动观是一种自由行动观。而晚期的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则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来补充其存在主义观,并丰富其自由行动观,将存在的自为性放置于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进而实现了从主体的自由行动到历史行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是自在自为的世界,它的现存状态和模式是其自身亿万年来自然发展的结果,而且它的这种存在状态和模式依然在恒久地、不断地处于自我整合和调节之中。它的每种资源配置,都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循环发展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合理表现。同自然界一样,节约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表现;科学节俭是生命规律的理性反映。至于人自身来说,其节约意识和行为受到规律性的支配,就更是不言而喻的了;因此,只有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升到经济社会发展本质的规律性认识上来,才能真正提高人们认识节约型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自觉性和自约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应当关注个性之"在"(本质),个性的生成和个人的生成是同一过程,都经历了从自在的存在到自为的存在、再到自由的存在的历史过程。个性有三种基本的历史形态——自在个性、自为个性和自由个性。个性价值是指个性对人的效用性,它存在于个性与人的关系中。个性价值本体的根据是人的有效实践,功利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个性价值的三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5.
从性质上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是一种现代技术批判哲学,批判的目的是澄清现代技术的历史性前提,划定技术批判问题上的两条界限。马克思追问了现代技术的本质,揭示了现代技术的历史性质和社会形式,揭示了技术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人的存在方式之间的关系。马克思阐释了技术与人类生活世界的关联性,揭示了前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三种不同类型和特征的"人类生活世界样式"。马克思区分了技术本身和技术使用的社会形式及方式,提出了未来社会"新的技术人类生活共同体"理想,划定了与实证主义、浪漫主义之间的原则界限。  相似文献   

16.
康德把物的内部区分为"比较性的内部"与"绝对的内部",前者并非物的真正内部,而只是物的"外部"。物的真正内部或绝对内部其实也就是不可知的自在之物。先验感性论分别从经验性直观和纯粹直观的角度阐述了人类的感性只是从关系的角度获得关于物的知识的材料,先验分析论则通过将范畴的本质揭示为一套"关系"体系从而论证了人类认识的本质不过是在感性材料中建立起各种综合的关系而已,这丝毫没有触动到物的自在的"内部",康德正由此在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划出一条人类认识的界限。不过,对于这个不可知的绝对内部,康德毕竟还是为之预留了一条可能的认识之路,这就是上帝的理智直观。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自在的植物之性、动物之性而言,人类之性是自为的性。人类之性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还有社会属性。人类之性的自然方面隶属于社会方面,并且为社会方面所规定、影响和制约。经济关系对人类两性结合方式的制约,典型地表现出人类之性的社会特质。人类性活动不只是受到社会的制约,它还反过来给予社会以深刻影响。为了减少或消除性活动对于社会的有害影响,就必须有一把用以衡量性活动正确与否的尺子。这样,就产生了对于性道德的客观需要。性道德的设定和实施需以人的心理条件、主观能力为基础。理性、意志、情感是使性道德在主观上成为可能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一、自在与自律:古代与近代的审美文化从整个世界范围看,人类审美文化迄今为止经过了自在的、自律的和他律的三个阶段。自在的审美文化主要是古代的审美文化形态,包括远古时代处于发生期的审美文化。在这一阶段审美文化的产生是自发的,它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是自为的,它与诸种社会因素的联系是自然的,──自发、自为、自然,构成了这一阶段审美文化的自在特征。它还不带有以后的审美文化形态那种过于明显的人为性,它的各种具体现象如神话、传说、民谣、歌舞、彩陶、青铜器、漆雕、帛画、画像、石刻等,像随风播撒在大地上的种子一样,摄…  相似文献   

19.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认为“自然意识”始终无法彻底克服意识与对象之间的对立关系,而只有在“无限的”自我意识中,意识才开始克服这个对立,成为自在且自为的存在者,开始向绝对精神回归的历程。而自我意识之所以能够成为“无限的”存在者,在于它真正扬弃了“意识”中包含的“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之间的矛盾,具备了“无限性”特质,成为了概念性的存在者。我们从内在于“意识”概念的“对象性”和“关系性”这两个核心维度出发去澄清“自在”和“自为”的内涵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意识”概念的三个层面。借此,我们才能够重新考察“自我意识”的“无限性”特质的理论内涵,深化对黑格尔意识哲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和时代需要。全球相互依赖的日益深化和共同挑战的不断涌现,使越来越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日益紧密地联系起来,由零和的生存竞争关系逐步走向正和的共生性关系,客观上成为某种自在的共同体。但由于历史和现实方面的分歧,"命运与共"尚未成为国际社会的强烈共识,更没有成为处理相互关系的普遍自觉,由此导致了日益严重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和治理赤字。对此,国际社会需要从利益基础、制度保障和共同意识等方面入手,促进各国由一个自在的命运共同体逐步走向自为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