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现代物流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成渝经济区的构建和现有经济实力为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奠定了基础;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又将作为支撑力量促进成渝经济区的更快发展。建立成渝经济区现代物流体系必须改革现行物流管理体制,依靠成、渝两地政府的共同努力,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构建“两极、三层、四线、多业态”的现代物流网络。  相似文献   

2.
3.
成渝经济区地处内陆,经济外向度相对较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沿海来讲不那么直接和迅速,但由于经济危机的传导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大致是一种从国外到沿海再到内陆、从金融领域到实体经济、从产业下游到上游的路径,这种影响的间接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将会对今后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带来较大的负向作用。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化危为机,利用危机对经济结构形成的倒逼机制,完成区域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要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矫正扭曲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价格,实现价格形成机制的科学化;第二,要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从环境、资源的立法层面上上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第三,要实行“绿色”财政、金融制度,政府通过财政贴息、税前还贷、技术改造资金安排等方式,引导各个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打破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分立,形成具有大量服务性特征的新型产业部门。从创新的角度来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就是以产业链条上各企业为创新主体,构建产业之间、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用户和供应商、金融机构、政府之间的联系网络,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5.
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肩负着探索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路、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使命,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任务。一、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优势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1.优势条件。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具有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7.
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现状,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的比较分析,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目标、战略重点以及推进成渝经济区城市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省社科联主席席义方代表没有想到,两天前他在审议2010年计划报告小组会上提出的一个建议,这么快就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回复。  相似文献   

9.
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渝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表现为第一产业下降显著,第二产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上升明显。第二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力明显小于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产业,就业起点高于第一产业,增长幅度快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结构对就业变动的影响力较大,高于第二产业,有超过第一产业的趋势,增长速度略快于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起点最高,且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产业,高于第一产业。此外,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影响很小,各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程度各不相同,虽然就业结构变化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但产业结构正向促进就业的方向发展。面对新的机遇应进一步加强成渝合作,促进成渝经济区产业经济与就业和谐发展,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相似文献   

10.
《四川社科界》2010,(1):15-17
谁会成为中国下一个新增长极?在西部,成渝经济区被看作是最有实力的候选者。  相似文献   

11.
通过高铁案例,说明在现代产业体系形成过程中,服务业技术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服务业技术创新都能对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服务业技术创新还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技术创新必须发生在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部门;(2)技术创新必须与一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相适应,具有可持续性;(3)必须是原创性技术创新。要素禀赋与技术创新的内生关系使中国技术创新存在路径依赖,很难出现符合以上条件的技术创新。因此,政府对创新的正确干预和引导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现代产业体系既注重“现代”,它由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所组成;同时又注重“体系”,强调三次产业间相互配套、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茂名市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加快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争当我省东西两翼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16,(9):166-171
产业的全球化配置强化了国家间、区域间经济的联结和互融,也弱化了各经济体产业的体系化构建。出于经济主权和长期战略的考虑,国家在产业发展和竞争上需要兼顾开放融合与自我完善,形成紧密型和动态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强化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势力和位置。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构建应抓住产业全球调整和分化的战略机遇,以现代理念为指导,通过创新驱动、信息技术渗透和融合、结构优化升级和组织形态创新等路径,推动核心主题的实践进程,获得产业增长效应和提质效应的统一,促进形成科学性、自主性和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煜 《人文杂志》2020,(1):13-17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内容。现代产业体系内涵与要求的一般涵义,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有着明确的特殊指向:通过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黄河流域现代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而建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道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应遵循高质量原则、现代工业化原则、创新驱动原则、绿色发展原则、区域分类构建原则和开放构建原则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包括:构建高质量产业体系,构建高质量要素体系,构建高质量产业基础体系,构建高质量产业空间体系,构建高质量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构建高质量开放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同时,由于生态脆弱地区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要求,加快长江上游有条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论对促进长江全流域及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区域发展格局看,长江上游经济区是成渝经济区的外延扩展,而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支撑,长江上游经济区区域合作的主要方向则是西南及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6.
《四川社科界》2010,(1):13-14
基本情况:1926年2月生,1948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现任院学术顾问,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副理事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荣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核心驱动要素,而人力资本的集聚是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前提。文章以人力资本的集聚对河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影响为背景,对河北省人力资本集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的人力资本集聚路径。  相似文献   

18.
比较研究成渝两市构建西部金融中心的优势和不足可以发现,除去地理位置造成的两个城市开放竞争力劣势这一因素,成都和重庆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基本可形成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互补。同其他较发达城市建设金融中心的经验和过程对比则表明,成渝两市的人均GDP、金融规模等总量指标具有一定天然优势,但涉及人均GDP等指标时则较广州、上海等已基本形成金融中心的城市差距不小,甚至与二线城市武汉相比依然有不小差距。构建成渝区域金融中心,尚需大力提高成渝金融产业聚集度,进一步扩大成渝金融规模,吸引金融人才,促进金融创新,加强政府对金融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9.
谢浩 《理论界》2014,(9):32-39
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12年以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分布等情况为主要指标,被识别出来的先发地区有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等地区。由产业融合深化、产业结构优化、自主创新强化和产业环境开放化4个一级指标及细化的12个二级分指标构成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基本工具,对江苏省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其最终得分为68.32分,基本处于现代产业体系的成长阶段。以此为基础,江苏等经济发展先发地区在构建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时应不断凸显区域经济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趋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逐步营造创新友好环境,提升产业创新效益;逐步开放产业环境,鼓励重点产业"走出去";进一步发挥扩散效应,拉动区域梯度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邯郸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河北省南部,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和中原经济区腹心,矿产资源丰富,是河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依据其独特的优势,经济不断发展。但是在新形势下,邯郸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文章主要从邯郸经济发展拥有的优势、基于优势建立起来的支柱产业,融合了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邯郸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邯郸应当如何转型升级发展等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