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诸方面,都必须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导刊》2012,(2):62-62
中医养生讲究时令季节,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养生妙方,2月4日立春以后,阳气开始生发,所以春季养生保健一定要顺应春令,注意气候多变,中医专家提示,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调养养生,能让你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像春天一样健康快乐。  相似文献   

3.
立春后,阳气生发,易使人上火。中医养生专家提醒,上火是中医特有的概念,人们可以遵循中医的思路,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上火症状进行简单辨识、对症调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火因”何在,学学“清火”之策吧!  相似文献   

4.
炎热的夏季,人们宜静心养神,避免情绪激动而生发肝火。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中医说的“心”,不仅仅指心脏,包括了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养心,调节情志为先,养生莫若养性,贵在讲究精神卫生。夏天,炎热的暑气往往使人心烦急躁,易怒发火,这对身心是有害的。因此,保持一个淡泊宁静的心境,对夏季养生极为重要。要神清气和,胸怀宽阔,思想平静下来,避免心火内生,做到“心静自然凉”。  相似文献   

5.
天地万物都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和变化规律。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要想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在养生上就应该“应天顺时”。我国传统医学对四季养生,侧重各有不同,俗话说,“春季生发,万物萌生”,春季也是老年朋友调养身体的最好时机。那么在春季里,怎样才算养生养对了呢?  相似文献   

6.
正春天万物复苏,是人体机能最活跃的时期。科学研究发现,3—4月份是一年中的最佳养生时段,因为这个时间段里有五大黄金养生期——养肝、排毒、护肤、减肥、长个儿。相关专家针对每个黄金养生期给出了建议,这些知识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学习。A养肝黄金期中医养生素有“四季各有侧重”之说,春天正是肝旺之时,养阳益肝最为首要。饮食养肝——春季宜减酸增甘,多吃大枣、蜂  相似文献   

7.
“养生专家”张悟本经由媒体包装,将“养生怪论”、“食疗妙方”一古脑推给大众,引发了“养生热”以及绿豆涨价的疯狂事实。虽然说张悟本能“忽悠”,但“张悟本事件”更反映出广大群众养生、医疗知识的匮乏。如果群众的医疗认知水平提高了,就算是伪专家善于忽悠,耳聪目明的群众也能坦然对待,不会轻易上当。我们不禁要问,真正的中医权威专家哪里去了?他们为什么没有担当起养生理论的科普推广责任?  相似文献   

8.
谢容 《老人世界》2014,(3):52-53
补肾,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一种常见方法。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故有“肾气足,百病除”之说。由此可见,人体的生长、健康及衰老,与肾气旺盛、虚衰密切相关。另外,中医还认为,肾亏是人体疾病的根源,肾虚则会使生命力减弱,并可使各种疾病接踵而来。如腰膝酸麻、牙齿脱落、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关节炎、颈椎神经痛,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12,(8):56-57
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下面就将“吃春”秘籍献给热爱美丽和美食的你。  相似文献   

10.
邸志清 《老人世界》2011,(11):52-53
我们知道,天地万物都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和变化规律。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要想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在养生上就应该“应天顺时”。祖国医学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所以在春天应常食葱、荽、豉、枣、芪,最好少食酸辣。春天还是大自然阳气升发的季节,人体之阳气亦会随之而升。为扶助阳气生发的特点,可多食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苹果、芝麻。另外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  相似文献   

11.
《庄子·养生主》中有一段话:“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精),可以尽年。”历代注家认为,这句话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练功养生,保身尽年;其二是指立身处世,全生养精。人生风雨,七劫八难,庄子这段话对我们很有启示。首先说养生。人的生命价值在庄子哲学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庄子告诫人们不仅要注意养生,而且要重视如何养生。所谓“养生主”,就是说,养生要抓其主旨,即抓关键,否则,不仅不能养生,反会伤生。什么是养生的主旨呢?庄子认为就是“缘督以为经”。这里的“督”,是…  相似文献   

12.
时下,人们真是越来越关注养生了,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社区和公园里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了。的确,春天是万物复苏、阳气生发的季节,人也应该顺应自然,让聚积一冬的内热散发出去,加快新陈代谢,让气血趋向于表,阳气蒸腾于外,形成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一到炎炎夏日,人们就开始积极“消费”各种冷饮、冷食,冰镇汽水、雪糕大受欢迎,空调、风扇也几乎全天候开着。还有人喜欢满身大汗后用冷水冲凉,更有甚者晚上直接在地板上打地铺。其实,在中医养生专家眼中,这些贪凉的行为都可能存在着健康隐患,让身体处在“寒邪”的危险之中,不仅无法消暑,反而还会落下病根。为此,专家教您避开消暑误区,选择健康的“热养生”度夏。  相似文献   

14.
张照兰 《老年人》2011,(4):52-52
春天,老年人在公园里散步、锻炼的时候,会欣喜地发现树木都冒出了新芽。其实,从中医来讲,我们的肝脏正好对应着五行中的“木”,春天正是养肝的好时机。春季肝木当令,要注意肝病复发进入春天后,阳气渐盛。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与升发的阳气相应。  相似文献   

15.
“两节”正逢天寒地冻的隆冬时节,那么,三九养生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武月萍博士说,中医养生遵循“天人相应”的自然法则,三九天除了要顺应冬季自然界阳气收藏的自然规律、坚持“秋冬养阴”的原则外,还要辅助养阳,顺应自然界阳气始生但还不够强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旷惠桃 《老年人》2015,(4):50-51
春天,经过隆冬的秘藏,阳气已由弱而旺,自然界阳气当令,万物复苏,进而或使植被嫩芽勃发;或使动物情愫萌动,春情潮涌,交配繁衍;或见气候和风习习,春雨绵绵,艳阳高悬,一派生机蓬勃向上。与自然界相应,人体肝胆之气通于少阳春生之气。因此,春季的养生原则,应当顺应自然界阳气生发,天地万物发芽生长的趋向,扶助机体阳气,调畅肝胆气机,规避各种致病因素的发生。一、春季情志调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11,(11):64-64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春季养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美国《健康》杂志最新载文指出,春天保健最应该做到以下7件事。  相似文献   

18.
邹新元 《老年世界》2008,(12):35-35
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中医称之为“天地之交”,脏腑组织及阴阳功能容易失调.很容易“上火”。所以,夏季养生注意防“火”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医有“天人相应”的养生之说,就是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夏天的特点是“热”,故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凉”和“清”。  相似文献   

20.
故友 《老年世界》2014,(16):38-39
《灵枢·本神篇》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可见,中医养生的范围之广泛、其内容之丰富,有顺四时、节阴阳、调精神,以及按摩、针灸、导引、气功、药饵、运动等,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且用很少时间,而又不费大气力的手法来养生保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