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芳 《现代妇女》2014,(10):160-160
20世纪初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所提出并推行的“兼容并包”理念,一扫北大以往“好同恶异”的封建阴霾,令其焕然一新,奠定了北大在中国的地位。即便是现在,这种理念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管理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1887年,蔡元培19岁。这一年,蔡母因长年操持家务,积劳成疾,胃病加剧,服药也不见好转。事母至孝的蔡元培听说割臂肉入药,可以延寿12年,于是瞒着家人,把左臂上的一片肉割了下来,为母亲和药疗病。弟弟获悉后,竞也仿效他割肉医母病。但天不从人愿,他们挚爱的母亲终于抵挡不了死神的召唤,撒手人寰,留下伤痛欲绝的孩子。蔡元培悲痛万分,  相似文献   

3.
胡虹霞 《现代交际》2022,(8):55-61+122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历史经验之一,富含伦理意蕴、伦理精神和伦理价值。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从理论逻辑上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世界情怀伦理,从文化渊源上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为人类谋大同的和合伦理,从实践历程中彰显了百年中国共产党为人类做贡献的责任担当伦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面对时代之问的伦理回答,必将继续助力世界前行。  相似文献   

4.
1917年到1923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在任期间,他把这座高校办成了包罗百家,囊括大典、拥有全国最前沿智慧、集中全国最精华学生、对整个国家都起了巨大引领作用的中国第一学府。  相似文献   

5.
6.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到宗教文化热潮的影响,对宗教呈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又缺乏宗教教育的正面引导,没有真正领悟到宗教所包含的超越性和奉献精神,在宗教信仰上理性不足,仅当成是心理需要时的一剂安慰剂。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是对审美、信仰价值追求和文化内涵的建构,以美育代替宗教对大学生开展理想境界教育,培养健康的情感意识,为他们寻求终极关怀,并获求实体观念,以此帮助他们建构一种有效的信仰机制和意义架构。  相似文献   

7.
张慧 《金色年华》2008,(2):46-47
2000年7月我以626分、辽宁省普兰店市38中理科状元的高考成绩,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专业的一名本科生。当时,整个普兰店都轰动了!生我养我的邓屯沸腾了!村里为了祝贺我特意放了许多鞭炮。用乡亲们的话说,我是这个村里第一个去首都读大学的后生啊!而且读的是全国最好的大学!  相似文献   

8.
萧百佑出了一本他如何培养几个孩子考上北京大学的书。他的几个孩子经受着年复一年的痛苦"折磨",而他也毫不掩饰地承认,进北大就是孩子们最大的成功。这位严厉父亲有他的偏执和坚持,但他并不是盲目地让孩子死读书,而是在礼仪礼貌、人格独立、兴趣爱好上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北大对孩子们是一个新的开始,他的教育理论究竟是否成功,仍有极大的讨论空间。  相似文献   

9.
李荣欣 《当代老年》2009,(11):24-25
有不少老年人知道,上个世纪70年代,正在搞坟化大革命的我国高校,曾对招生制度进行过一次彻底的“革命”,这就是你只要被推荐,不管文化程度高低、年龄大小,不经考试,就能进入大学学习,这些人被冠名以“工农兵学员”。有意思的是,“文化大革命”其发端在北京大学,“工农兵”上大学,其肇始也在北京大学。我有幸是当年第一批进北大的“工农兵学员”中的一员,现将当时经历的一些事情,略述在此。  相似文献   

10.
彭凯 《职业时空》2008,4(9):110-110
蔡元培是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奠基人与开创者,并在长期的科学、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蔡元培科学精神。蔡元培科学精神首先表现为一种科学的理性精神,即对世界的客观正确的认识方式。提倡思想自由与学术自由,宣传科学文明,倡导科学方法是培养大众的科学理性精神的重要手段;其二,它还是一种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一种健全的人格修养。科学精神的修养之道在于“诚、勤、勇、爱”四字。  相似文献   

11.
岁末年初,有蝶体在盘点新生代农民工时使用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表达”、“尊重”和“希望”:期望表达不缺失,渴望个体得到尊重,留存向上的希望。唯其如此,新生代农民工未来的路才会更加明朗。  相似文献   

12.
熊春文 《社会学研究》2006,21(1):77-113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梳理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精神及其社会学基础,继而对清末社会转型所导致的几次重大教育改革进行了再探讨。研究表明,如果以传统教育精神的根本转型为中国教育乃至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的最终标志,这一转型是在民初蔡元培那里,而非清末改革者那里实现的。把蔡元培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精神的奠基人,这一观点一方面是对已有思想史研究长久以来只把清末教育改革、科举制度的废除或1919年视为中国现代教育之标志的一种补充;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对民初蔡元培教育思想及其社会学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春节前,北京大学一名女学生在该校男宿舍门口贴出告示:租个男友回家过年,1天1万元租金。据说  相似文献   

14.
关于“北大三兔”已有一些文献介绍过。本文要讨论三个问题:(1)“北大三兔,,最早是谁提出来的?(2)具体说法怎样?(3)“北大三兔”的历史评价如何?  相似文献   

15.
蔡元培与刘海粟是20世纪初期中国教育界的两大巨星。特别是蔡元培,享有一代宗师、世人楷模的尊称,既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毕生致力于“教育救国”的实践,又是著名的教育改革先锋,他直面封建主义的纲常礼教,针锋相对地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口号。这位最早在中国倡导美育的“唯一的中坚人物”,对年轻学者、艺术家的关照呵护,情至意尽。  相似文献   

16.
蒋梦麟于1931年1月来北大走马上任,除校长一职外还兼任文学院长。因为实在忙不过来,蒋梦麟几次恳请胡适出任文学院院长,胡适再三推却不了,最后只得答应。遂从这时起担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胡适还是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的董事,他利用这层关系极力为北大化缘拉赞助,由中基会与北大每年各出20万元作为合作特别款项,专作设立研究讲座、聘请专任教授及购置图书仪器之用。  相似文献   

17.
杨冬华 《职业》2008,(6):68-68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举办的“企业家讲企业大讲堂”5月18日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孙秀春、副秘书长理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崔建华、肖治合等出席活动并讲话,微软终身荣誉总裁唐骏先生发表主题演讲。中小企业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近500人参加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8.
凤凰卫视从1996年开播以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电视业界奇迹,由一个区域性的电视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国际传媒品牌。凤凰卫视所取得的耀人成绩使业界对它极为关注,它所采取的创新性业务策略,如“三名”战略(名主持人、名记者、名评论员)、大型电视活动策略(千禧之旅),创新性的节目形态策略(如鲁豫说新闻)。引发了我国电视从业者的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们小区的张某和李某均为退休的丧偶职工,在经人介绍结婚登记前,经张提议且李同意,他们作了一个书面约定:婚后各自经济独立,柴、米、油、盐等生活费用均摊,互不尽扶养义务;发生重大疾病,费用自己负担不了各自子女负担,不让对方负担。双方各自生活自由,对方不得干涉其私生活。婚后不久,李某因中风卧床不起,张抛下李又与外地一女子田某同居。最近,李某的女儿代李提起诉讼,要求张尽扶养义务。  相似文献   

20.
潘保根老人已经103岁高龄了。他耳不聋,眼不花,与人谈话时口齿清楚,思路清晰;腰不弯,背不驼,腿脚利落,每天还坚持到房前屋后的菜园地里劳动,根本没有半点老态龙钟的样子。前不久,我们慕名专程前往,虚心向潘老讨教了一番“养生经”。胸怀宽广,达观处事潘保根老人介绍说,无论你想干成什么事,宽广的胸怀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健康长寿,同样需要宽广的胸怀,达观处事的心态,啥事都不往心里去。潘保根虽然早年生活很苦,但总能以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身心愉悦为他今天的健康长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