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炯权 《老年人》2010,(6):10-11
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怀着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崇敬和对保护宝贵文化遗产的决心,先后出资引资900多万元,将汨罗江畔的“故楚三闾大夫之墓”修缮成为一个大型陵园,免费向公众开放,并在陵园旁修了一座房子一住8年,日夜守护屈原墓。他就是长沙籍台湾老兵陈之迈。  相似文献   

2.
报载,为了满足八旬老母看一次天安门的心愿,一位五十多岁的山东农民带着干馍,用三轮摩托车载着母亲来到了北京。有的地方不便骑车,他就背着母亲游览,常常累得气喘吁吁。我不禁为这位农民对老人梦想的尊重而感动。  相似文献   

3.
参子 《老人天地》2013,(5):40-41
今年81岁的范慕岳是河南省信阳市粮食局的退体职工,他每天陪伴在瘫痪在床的老伴刘继英身边,5年时间,写下一千五百多篇真情日记。这些日记点点滴滴,记录着老伴的病情变化,记载着老人的护理细节,也记录着一位八旬老人深深的爱恋。  相似文献   

4.
看一档电视节目。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得了绝症,不久将离开人世。临终前,他有个愿望:与初恋女友见一面。说起初恋女友,病痛仿佛不翼而飞,他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她身材姣好,脸蛋好,脸上总是带着笑……  相似文献   

5.
让老人活得轻松些袁仕友笔者在乡下老家,见到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大爷佝偻着身子背负一把柴,气喘不止却又呵斥着两头活蹦乱窜的黄牛,便上前搭讪道:“你这么大年纪了,还是闲不住呀!”老人有三女四子,他听了竟气愤地说:“能闲么?做不动事就没得吃了。’能听罢,一时不...  相似文献   

6.
一位68岁的加拿大老人和一位32岁的中国小伙历时4年多、筹资千余万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省吉林市市郊建了一所“和乐家园”,免费收留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年龄相加刚好是百岁的两个人,在这一段慈善合资之旅中.究竟怀抱怎样的理想、又曾遭遇何等的难题?免费慈善之旅又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7.
现在,每当我们纪念雷锋的时候,都会看到许多雷锋生前的照片。这是许多的英雄人物所没有的。有的英雄人物留下的照片很少,有的根本就没有。那么,雷锋怎么生前会有那么多的照片呢?人们自然要想到一个人,就是现在已经73岁的老人张峻。是他在雷锋生前拍下了许多的雷锋助人为乐、艰苦奋斗、刻苦读书、施工训练等方面的二百多张照片。  相似文献   

8.
正道 《老年世界》2011,(15):19-21
在浙江永康,有位叫陈岚的八旬老人,他精通电脑,在博客上写下七十多万字的励志文章,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励志爷爷”。当他了解到网络上居然有许多自杀QQ群,一些不良QQ群主利用网友的灰色情绪,出售毒药帮助他人自杀牟取不义之财后,不禁义愤填膺。随后,他化名潜入自杀QQ群,痛揭黑心群主的骗人彼俩,通过各种途径劝说欲轻生者,一年来,他成功挽救四十多名轻生青年——  相似文献   

9.
人生点滴     
在一个忙碌的清晨,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先生来到医院,为他大拇指上的伤口拆线。老人说,他很着急,因为9点钟他还有另一个约会。护士看到老人不断地看表的样子,就提前帮他拆线。护士一边拆线,一边问老人:“你这么着急,是不是还约了别的医生呢?”老人说:“没有,我只是需要到养老院去和妻子共进早餐。”护士又问:“如果去得晚一点,你妻子是否会不高兴呢?”老人说:“我的妻子已经不再认得出我是谁,5年前她就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在养老院住了一段时间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导刊》2012,(8):41-41
天津市老龄委宣布,天津市和平区近日推出六项举措,推进为老服务。新举措包括:今年提高区级困难老人政府补贴服务标准;将28位百岁老人的营养补贴再增500元,达到每人每月1000元;为1000名无固定收入的老人免费上“助老键康保险”;为老人办理老年证和敬老卡;为全区社会孤老等六种困难老人免费体检;将该区80岁以上的困难老人全部纳入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的时候也微笑文/阿人图/雅兹这是一则我从报纸上读来的故事。英国战争博物馆,准备推出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主题是“二战与真实的爱情”。一位八旬老妪闻讯后,在家人的陪同下,送来了一件她的亡夫在二战期间留下的、被子弹射穿了的飞行夹克。老人嘱咐展览负责人...  相似文献   

12.
梁建民 《老年人》2010,(9):24-24
在湖南石门县楚江镇老西门社区,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两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相互搀扶,或跑步,或舞剑,或做保健操。他们就是同时参加过抗美援朝、后又相继身患癌症的陈章举、黎汝芬夫妇。  相似文献   

13.
《老年世界》2014,(21):16-16
在赤峰市红山脚下,有一位20年如一日投身社区建设和关心下一代事业的老人,他就是离休干部陈万。年过八旬的陈万15岁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因作战勇猛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转业后在赤峰市针织厂工作,1986年4月离休。  相似文献   

14.
罗学宏 《老年人》2009,(8):58-58
问:我是一位八旬老人,最近夜里常常发生腿抽筋,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冠豸 《当代老年》2008,(8):24-25
江炳生大哥是我至今见过面的年纪最大的网友。我们同在一个文学论坛混了一年多。先是熟悉他的文字,联系后,才知道我们居然住在同一个城市。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是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精神状态很好,也健谈,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6.
杨岳平 《老年人》2008,(11):22-22
株洲县伊丽莎白影楼经珲陈祥,开照相馆多年,但却从未发现过农村老人主动走进他的照相馆照过一张相。2007年,陈祥心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全县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免费照一张五英寸的彩照,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妻子袁敏莉后,得到了赞同。夫妻俩商议,把这一宏伟拍摄计划,定名为“伊丽莎白·夕阳红”行动。  相似文献   

17.
正这张照片是在重症监护室拍下的,病床上的老人已经被下了病危通知,有那么一刻,昏迷中的他清醒过来,颤抖着说:"亲亲,亲亲……"老太太听到后泪如雨下,她俯下身,深情地亲吻了丈夫……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秦皇岛摄影师、64岁的徐英喆,照片中的两个老人,正是他的父亲和母亲。这张亲吻的照片在香港影展获得了金奖,徐英喆说:这是一张神奇的照片,母亲亲吻父亲后,父亲竟又奇迹般多活了一年多。  相似文献   

18.
在湖北省襄樊南漳县花石桥村,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虽年高体弱,却坚持多年如一日的助和谐、助发展、助教育;虽步履蹒跚,却常常走家串户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知识,让老百姓感受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生活;虽一生坎坷,但他对党的信仰始终不变、热情不减,五十年如一日,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  相似文献   

19.
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一间低矮的泥土房里,住着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他叫杨景林。不久前,老人把他50年前在中央机关做通讯员时珍藏的几十幅照片公诸于世,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和公众的兴趣。其中,陈毅、刘伯承、粟裕等人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的合影,以及乔冠华与朝鲜南日大将在板门店谈判胜利后的合影的原版照片,已由老人亲手送到了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馆长吴碧樵看到照片,惊喜万分,连声说:“太珍贵了,太珍贵了,想不到还存有这样的照片。”珍贵的历史照片,唤醒了人们对那逝去岁月的记忆。1947年5月,18岁的杨景林在家乡呼兰县城…  相似文献   

20.
快乐在心     
《金色年华》2009,(3):1-1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是一位摄影大师,他是因为拍摄明显矛盾的照片而出名的,他的照片上留下了无法解释的神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