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宋娜 《理论界》2007,(1):104-105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与之相适应。传统教育的弊端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现状,积极探索,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积极转变思维方式,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理应成为21世纪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2.
诗性思维不具有清晰的、严格的逻辑形式,它是一种与知性思维异质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在总体上蕴含着诗性思维方式,从而带有浓厚的诗意化特征。诗性思维的产生与汉字的特质具有内在的关系。诗性思维在作为中国文化深层内核的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其突出的表现,由此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科学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2016,(6)
"十三五"规划再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成为关涉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一方面意味着思维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要求中国特色文化精神的发扬。思维方式的转变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更加突出地体现为互联网思维的发展,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主体思维、创新思维和整合思维,这一思维下的产业创新发展要求产业的整合与创新,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的转变正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而中国特色文化精神的发扬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核,这一内核的建构与传承是文化产业生命力常青的根本保证。因此,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根本上意味着思维模式与现实内核的有机统一,这一创新发展也体现了我国构建产业新体系,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4.
意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富于诗意的运行轨迹,它以取象譬类,天人互参的方式,以饱含情感的意象氛围直达诗意追求.取象譬类与情意倾向是它的诗化特征;天人互参与意象扭转是它的实践基础和体验基础;象外之象与天地同流是它的诗意指向.意象思维不仅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而且是中国传统审美、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思维方式,是中国审美、文化和诗意文化的机制中枢.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它是打开中国历史和现实之谜的钥匙。本质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实践活动方式的内化,是已经认识到的并内化于中华民族思维中的文化积淀层。在现代,认识中华民族自身的传统思维方式,能促使我们在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走向现代化。本文试图从思维框架、思维模式、逻辑推理方式、分析方法以及思考方式等五个方面,来分析和解剖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以便抛砖引玉,引起学术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话语创新和理论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最紧密的时期,这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有力指导和科学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文化思想由论争走向聚合,文化实践由传统路径依赖走向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现代性契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批判原则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流话语,为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奠立了坚实的话语根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典故、格言、俗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通过分辨“精华”与“糟粕”、激活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方式和内涵要素,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化科学化品质,这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赢得政治、思想、社会的解释力、阐释力和掌控力增添了话语资源,也在深层次促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实现新的转变与跃升。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九海  韩强 《学术论坛》2005,42(6):25-28
从哲学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社会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性思维、人本思维、整体思维、和谐思维经过创造性诠释与现代转换,可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孔子思维方式管窥张东江李翔海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思想巨人之一,孔子的思维方式对于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孔子思维方式的有关问题作一评析,以期从一个侧面加深对于孔子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认识。一“无可无不可”而又“义之与比”,是孔子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9.
传统武术是受华夏文明长期氤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体活动方式,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如果说千姿百态的传统武术技艺功法好比视野里的浪花惊涛,那么这一文化结构中作为内隐部分的思维方式,则宛如海水深处的暗涌,从中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思维偏向。本文就传统武术文化中所凸显的四种思维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0.
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根本途径之一 ,是从思维方式入手来探讨其文化渊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内向性的特征 ,中国思想史上的儒、道、佛三家 ,其哲学思想无一不体现出典型的内向思维的特征。这种思维方式 ,直接导源于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 ,由此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铸就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鲜明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11.
阴阳是从古至今中国人极为普遍的一种思维观念,它散布在传统文化的诸多层面,是形成中国文化独特风貌的重要元素之一。文化,就其广义而言可分为表里二层,其表是可见可闻的文化形态,其里则是无形的价值观念系统。而在任何一种文化的表里形态之下,往往还有一个更为深在、也更为隐蔽的特定的体验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制约着文化的表象与精神特征。从这三者的关系而言,这种特定的思维方式(或称思维结构)往往具有一种逻辑起点的意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阴阳"就是这样一种起点式的、独特而深在的思维结构。它从一种原始朴素的思…  相似文献   

12.
我们可以将思维方式划分为本源性和实用性两个层面,前者指一种文化之象征性地把握世界的基本或核心构架,后者则指基于这种基本或核心构架而敷设的象征性地把握现实生活的具体方式。文化即为思维活动的创造物,两个层面的思维方式分别对应于理想性文化与现实性文化。当现实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之时,实用性思维方式层面必定会发生变化,而本源性思维方式层面则有可能不发生变化且倾向于不变化。这意味着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用性文化的改变虽必不可免,但国人有可能在理想性文化层面保留中华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而不必追随西方的思维方式。但这种本源性思维方式与终极文化理想的不变与实用性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巨变,不可避免地要在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的两个层面之间形成一种错位和紧张,并造成种种文化焦虑。消除这种紧张、龃龉,正是今天国人必须直面的现实和必须自觉承担的文化创造任务。这一工作不可能是各种元素之间简单的排列组合,而必然是一种基于中国本源性思维方式对于外来文化的重构。这种重构的实质就是在中国本源性思维方式及文化理想与新的现实生活以及与之匹配的实用性思维方式之间重新建立起一种搭挂关系。  相似文献   

13.
西方哲学、文学观念在中国近代的引入使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发生了深刻变革。中国近代文学观念与西方文化发生碰撞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它大量吸收了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学说和哲学理论,以西方美学或文学理论的范畴或概念对中国文学进行改造,或以西方文学理论为参照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变革寻找理论依据。与此相适应,中国近代美学和文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也表现出中西融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简论传统武术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武术是受华夏文明长期氤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体活动方式,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如果说千姿百态的传统武术技艺功法好比视野里的浪花惊涛,那么这一文化结构中作为内隐部分的思维方式,则宛如海水深处的暗涌,从中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思维偏向.本文就传统武术文化中所凸显的四种思维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界定周海春近年来,学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概念不统一和思维方式陈旧就是其中之一。笔者认为,现今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还没有改变近代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从近代这个时代出发,把中国古代文化称为传统文...  相似文献   

16.
传统武术是受华夏文明长期氤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体活动方式。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如果说千姿百态的传统武术技艺功法好比视野里的浪花惊涛,那么这一文化结构中作为内隐部分的思维方式,则宛如海水深处的暗涌。从中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思维偏向。本文就传统武术文化中所凸显的四种思维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7.
走向后现代的反理性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主义,作为兴盛于本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的一种文化思潮,因其涉及范围较广,其内涵与外延都较难把握,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多把它看着是一种与现代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式而出现的。而“现代”一词,与中文的“近代”一词,在英文中都是“modern”,因此,这种后现代主义主要被看成是与笛卡尔开启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相对立的。而以笛卡尔开启的近代哲学则是以坚持理性主义为其鲜明特色,因此,后现代主义必然要与传统的理性观念相冲突,利奥塔声称:“后现代主义是与理性观念的主要转变的发生相适应的”,威尔默认为:“后现代主义的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新闻报道逐渐跳出传统的就经济报道经济的思维框架 ,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23-28
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现当代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方面。中国文化的现代性体现在中国文化主体性语境下当代诠释的系统功能之构建与反思这一逻辑体系之上。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确认首先需要确认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并在本体论层面确认中华文明特有的自然理性传统,最后在自然理性与逻辑理性的比较中确认中国文化的时代内涵,这是基于中国文象思维理论构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诠释的三个重要维度。在此基础上,中国文化的现代性的系统功能将扩展到现当代文化、党建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郭建宁 《学术研究》2006,(11):32-3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而中国传统“和”文化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本文以文化哲学的视野,从和谐的文化精神、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谐的哲学思维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和”文化对于确立现代新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论文强调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