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海外园区发展的动因、实践与模式——以青岛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海外园区成为中国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空间平台,其发展经历了企业自发阶段、政府扶持阶段,并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青岛为中国海外园区发展的先行者。在实践层面,青岛海外园区以一、二产业国际合作为主要内容,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布局,创建了1个国家级海外园区,有5个海外园区纳入国家商务部考核名单。在发展模式层面,青岛以"青建+"建设模式,通过中外合资共建、中方独资建设、中方投资收购等方式,形成"上合+X"全球布局模式,并以政府工作落实、地方合作、财政金融支持和风险防控四方面为海外园区发展构建起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以"一带一路"沿线中国16个沿海主要节点城市、19个内陆主要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借助修正的万有引力模型分析节点城市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的联系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核心-边缘模型三个维度研究节点城市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研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主要节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的提高,沿海节点城市中的上海与杭州、内陆节点城市中的重庆与成都在2012年与2016年均保持了最高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沿海节点城市旅游经济空间网络中,上海是核心节点,广州、厦门是次核心节点,共同控制沿海节点城市联系网络;内陆节点城市旅游经济空间网络中,重庆、武汉是其双核心节点,协同控制内陆节点城市联系网络;位于城市群内部的节点城市具有更稳固的网络中心地位。因此,应着力提升节点城市旅游经济实力,强化节点城市旅游资源优势,强化节点城市旅游经济空间网络联系,以推动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中,科学论证"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网络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效应是国内外学术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基于2009—2018年的样本数据,运用PSM-DID方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南亚、东南亚国家网络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中间机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沿线南亚、东南亚国家网络基础设施水平,且2014—2017年正向影响效应逐年扩大,进一步由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得出加大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是"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沿线南亚、东南亚国家网络基础设施水平的主要途径,而技术溢出效应还未显现.可见,应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致力于"数字丝绸之路"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全球和区域政治经济局势深刻变化并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对我国与海合会国家开展"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基础、机遇及潜在风险因素进行了研判和探讨。海合会国家位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点,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油气资源储备,是全球地缘政治核心区域。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与海合会能源合作不断升级,形成了高度互补的贸易关系,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不断升温,海合会国家的经济转型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当地欠佳的营商环境、单一脆弱的经济体系、恶劣的气候条件、区域内国家地缘政治博弈、恐怖主义威胁、域外大国干预和牵制等不利因素构成了双方"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基于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通过筛选选取3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2006-2015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实证分析发现:(1)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与东道国的经济自由度、贸易依存度、地理距离、汇率、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与东道国的劳动力结构、收入水平、贸易自由度呈负相关;(2)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稳步提高,国别差异呈现扩大态势,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直接投资效率高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今后,应该维持并且深入挖掘直接投资的巨大潜力,尤其要加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联通,促进直接投资的便利化发展,把优化投资区位选择作为提高直接投资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一带一路"涉及的65个国家间2005—2014年的交通运输类产品进出口贸易网络,应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一带一路"贸易有向无权网络和有向加权网络模型,研究"一带一路"交通运输产品贸易网络的复杂网络特征及发展动态,并对贸易网络中的社团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网络具有明显的"小世界"特性,发达国家和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网络中居于核心地位,网络呈现出按照地理相邻的社团聚集.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其意义不仅在于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我国的经济辐射形成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更在于我国能借助该战略摆脱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体系经济束缚,形成全球价值链(GVC)与国内价值链(NVC)的产业整合与经济格局重构。因此突出产业优势,积极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形成高端制造业与先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集聚,将成为东部地区嵌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重点。针对山东的产业定位,提出山东省有效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数字丝绸之路"通过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网络和信息化建设,深化互联互通并提升沿线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发展进程将为沿线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并提升其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共同促进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化3.0。在此进程中,沿线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基础以及中国网信产业优势等因素将有助于"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而部分国家基础条件薄弱、沿线国家国情各异、利益诉求多元化、地缘政治引发的风险等因素也对"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形成挑战。对此,中国可通过分区"精准"对接有效需求、统筹推进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广技术标准、强化多方合作、协同构建网络安全共同体等措施,以行业为主导、企业先行稳步且审慎地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坚持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是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和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重要实践.借助科学文献计量及社交网络、知识图谱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回顾和梳理现有学术界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庆研究成果,认为该领域内的研究学者、发文单位及发文期刊呈现明显的地域性,跨区域合作学术研究匮乏,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由一个核心知识群、两个关联知识群及一个独立知识群构成.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是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和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重要实践.借助科学文献计量及社交网络、知识图谱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回顾和梳理现有学术界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庆研究成果,认为该领域内的研究学者、发文单位及发文期刊呈现明显的地域性,跨区域合作学术研究匮乏,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由一个核心知识群、两个关联知识群及一个独立知识群构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微观企业层面数据探讨塑料产业省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空间演化,尝试刻画"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不同省域产业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下出现塑料产业出口空间从东部沿海向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的T型产业扩散,出现相邻接"一带一路"次区域—省域的地理空间均衡分布特征;塑料产业比较优势空间分布的中部凹陷带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趋于消失,各省域比较优势空间分布渐趋平衡;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中,聚乙烯比较优势分布向长江经济带沿线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邻接省域的扩散与塑料制品向东部沿海及邻近长江经济带中下游省域的集中并存;塑料产业链不同环节的规模经济差异性明显,出现由小规模企业针对"一带一路"区域,较大规模企业面向发达国家等市场的市场竞争结果。  相似文献   

12.
对“一带一路”经济带交通网络及国家经济联系的研究是推进沿线国家合作相通的基础,基于 GIS 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一带一路”的空间可达性,进而引入引力模型,测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强度,探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及引力格局划分方法。研究认为,“一带一路”中国地区主要节点可达性空间分布具有“通道”型空间特征;西安是“一带一路”起点地区的质心城市,承担了中国境内大部分区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国家及地区的联系,沈阳是东北地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是中国向北开放的窗口;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联系的区域特征明显,具有强经济联系的国家有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等,较强经济联系的国家基本为中亚区域国家,主要是蒙古、哈萨克斯坦、波兰等,欧洲区域的大部分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根据经济联系强度,将“一带一路”经济带分为三大区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中蒙俄、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纽带,推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合作,三大区域应该加强优势互补与贸易相通,打造城市群与重要节点城市来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发展稳步推进,贸易与投资发展势头良好。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中国对外贸易在国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后,传统竞争优势在弱化,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从而影响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该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产品比较优势及其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对出口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品中心度指数计算,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品空间分布不均,不同产品之间距离和关联程度差异较大,提出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寻找和培育未来潜在比较优势产品,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以加强不同产品关联程度等建议,以期提高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竞争力优势和贸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带来生命威胁的同时,对全球贸易和投资造成的冲击和影响亦不容小觑。我国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设遭遇了外部环境收紧和疫情叠加的双重约束。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导者,如何审视新冠疫情冲击下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从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现实背景出发,分析了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面临的新挑战,在立足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基本判定之上进一步提出应对之策。研究认为,疫情直接冲击了全球供应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全球经贸活动受限影响了"一带一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进度和节奏,但是相关基本判定不会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动摇。因此,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把握多元目标的逻辑自洽性和一致性基础上,还需要意识到实施过程的长期性、反复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平常心对待主客观认识的变化和修正。基于上述重要判定,文章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接,在现有的规则和多边贸易协定基础上,融合和对接有助于"一带一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规则和措施。第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整体对接"情况下,充分利用"个体"合作的重要性和突破作用。可考虑通过双边自贸协定谈判,强化中国与自贸协定国的经贸关系,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积极开拓双边市场的重要动力,利用示范性合作和收获性成果撬动区域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第三,借助已有的价值链体系优势和制造业产能优势,从地区和产业维度对沿线国家制定差异化和有针对性的区域价值链布局策略。建议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强化以价值链构建为核心的贸易和投资平台,构造以中国制造为核心的价值链体系,打造"区域价值链合作范本"。第四,抓住疫情期间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机遇,挖掘疫情后信息网络、数字经济、跨境电子商务以及公共卫生领域的产业合作新空间。  相似文献   

15.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将资金融通作为核心内容之一。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经济体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的经济所处阶段、金融业发展现状等进行了详细评估,同时,对沿线国家的银行业贷款投放、利率水平、资本充足率等指标逐一分析,创造性提出了不同国家的经济环境、银行业风险的二维图谱。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五大机遇,对比了"一带一路"领域中资银行与国际同业的优劣势,提出了要将中国的大型银行打造成沿途国家的主流银行的建议和具体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16.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对接。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此后不久上任的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则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5年来,双方积极对接发展战略,全面深化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尽管"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印尼合作还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但两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努力,为"一带一路"对接"全球海洋支点"以及两国经济合作缔造良好氛围,经济合作展现良好前景。中国与印尼的战略对接实践,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区域协同发展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趋向。统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三大支撑带"的战略组合,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将原有的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有效地连接起来,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以"一带一路"为引领,"三大支撑带"互联互通为重点,通过国家级新区建设形成有效发展增长极,从点到线到面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成为倡议的重点之一。运用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一带一路"沿线35个国家的绿色发展绩效,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绩效的驱动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绩效总体呈现"W型"的时序变化特征,以及"西亚北非地区>南亚地区>中东欧地区>东南亚地区>中亚地区"的区域差异特征;从直接效应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对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效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对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效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和开放程度具有负向溢出效应。因此,应该充分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加强国家之间新能源和技术的合作,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引进绿色投资,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源于"一带一路",但在形式、价值和意义上又不同于"一带一路",它有自身独特的内涵、特征和功能."一带一路+"是实现"一带一路"的主动发展思路,它的内涵从民生、经济、价值上由发展向利益再向文化递升,具有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多元共生、以人为本的特征,在方式上有解构和建构两大突出功能."一带一路+"的策略运用要坚持重点支持、蹲点开发、定点连片的"黄金三点"方式,形成独特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产业模式、营销模式、发展模式五大特色模式,在促进"一带一路"顺利实行的同时,把地缘政治和地缘安全的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节点城市、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对调衡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及"协同创新"两方面对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其次,从空间布局、协同模式以及互动关系三个方面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机理进行分析;再次,对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在考虑"一带一路"倡议对两大产业协同创新影响情况下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