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网络政治传播是影响青年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个体政治心理在其间扮演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厘清网络政治传播通过何种机理影响青年政治认同是准确解读两者关系的重要步骤。基于对1647名青年的调查数据,文章探讨了不同类型网络政治传播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正面信息、网络政治互动有助于增进青年政治认同,负面信息会降低青年政治认同,网络政治表达和网络公共参与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则具有双重特征,权威价值观和政治效能感是联结网络政治传播和青年政治认同的重要中介变量。营造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参与互动空间有助于促进青年主动的建构性认同,对于提升青年政治认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政治认同的逻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政治认同的逻辑是指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所在政治系统运行状态认同的底线或原则,即人们的政治共识。政治认同的逻辑应该与人的需求相吻合的,人的需求是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发展的过程,人不仅有物质利益的需要,而且有精神或情感满足的需要。政治认同的逻辑也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次序:从利益认同到制度认同再到价值认同,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利益认同是政治认同逻辑的起点,制度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关键,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国家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主要体现在对国家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两个方面。国家认同危机的实质,源自于国家的去中心化挑战,即亚国家单位的文化认同、利益认同及地域认同在不断政治化和极端化的过程中,最终反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并寻求独立而使国家统一面临威胁。这一过程也是分裂主义进行认同政治动员和操弄的过程。通过塑造他者、构建自尊与威胁、挑起冲突等机理,分裂主义不仅要完成分裂群体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对立性的建构,而且要最终实现分裂群体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僭越和替代。  相似文献   

4.
在形而上的自我中,自我与身体的实体性关系被纯粹的心灵、我思等所取代,漠视了身体直觉在自我行动中的价值。而在形而下的自我中,身体只是盛装智力、潜意识等精神的容器。理性、反思、潜意识等活动及自我概念的形成必须有身体的在场,并通过身体展示自我、体验自我、生成自我。身体是人之自我的表征,自我由身体所体现,自我认同与身体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身体在场是维持连贯自我认同感的基本路径,应当将身体归还于自我,在自我的人格、尊严和价值中给身体留下应有的位置。异化身体的自我认同是个体与社会互动建构的过程。生命技术对人的干预必须以维护人的身体的存在和人格尊严为前提,一切利益取舍和价值判断必须以身体为准绳。  相似文献   

5.
网络认同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重要心理机制,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技术性、主体交互性、合作性、冲突性、系统性是网络认同的鲜明特征.网络技术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群体出现网络身份认同错位现象,话语认同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共在化限制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网络化时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站在当前时代和科学发展的前沿,融入鲜明的价值判断来思考和解决大学生网络认同问题.以彰显改革创新精神的三因理念为指导,为新时代下加强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方法、方位和方向的遵循.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中存在着三种假象:作为工具与手段的政治认同,丧失了主体性的政治认同,只有规则层面接受、没有意义层面诉求的政治认同。这种认同表达的是人们与他或她认同的东西的分裂。假象的出现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人们并未按真我的要求而是按他人的标准去进行政治认同,其中,真我的要求和他人的标准存在偏差,个体充分发展的目的与群体保证顺畅的功能目的之间并不一致。确立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协调统一的社会发展范式,以情感认同推进有效的政治认同,尊重本能需求、传统习惯等无意识因素,这无疑是提高当代政治主体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政治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权力和公民权利是解放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政治权力和公民权利都有悠久的形成历史.一方面,公民权利是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政治权力则是公民权利的保障;另一方面,二者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矛盾,政治权力的"硬性"力量常常侵蚀公民权利的"柔性"肌体.制约政治权力的自我膨胀,保护公民权利,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卡斯特尔是享誉全球的社会学家,他在力作<认同的力量>一书中,以其独具匠心的视角和无懈可击的逻辑思维,以其气吞山河的气势把世界各国的材料结合到一起,分析了认同在国家结构的构建及各利益群体诉求的形成、表述所起的作用,当今,伴随我国现代化改革的深入与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文化生活的多样化促使人们的政治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进而削弱了社会公众对政治主体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9.
作为技术的一种崭新形态,网络技术在同社会生活诸方面互动的过程中给权力带来变移已是共识。在对政治权力变移的影响上网络具有双重效应,权力因此呈现出知识化、扁平化和分散化等新特征,这为政治权力辩证地回归社会创造了契机。  相似文献   

10.
政治认同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实际的政治运作过程中,它具有提升政治合法性、维护社会秩序、减少治理成本等多重作用。因此,在各个年代,统治阶级都将获取社会成员的认同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然而,自作为一种政治资源的政治认同术语产生以来,其内涵、意义及获取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政治认同,我们有必要回顾政治认同从传统到现代的各种嬗变。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优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建设与整合高校网络软硬件资源、打造与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制定与培育网络"乡规民约"、引导与监控网络信息、引领与传播网络文化正能量等手段,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积极探寻网络环境优化的路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2.
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网络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之策 :(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 2 )加强学校网络管理体系建设 ;( 3)将网络道德贯穿于“两课”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  相似文献   

13.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在认识网络发展新特点,树立阵地意识基础上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新途径,同时又要做好网络信息的检查过滤,正本清源,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影响力的提高,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4.
"设计异化"(设计由造福人异化成祸害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陆贾思想涉及"设计异化"命题,揭示"以人为本"导向误区,"以仁为本"才是出路,故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要防止"设计异化"、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实现设计理念的伟大变革:从"以人为本"转为"以仁为本",即从当前以人为中心,仅关爱人及其需求,转为不仅"亲亲":关爱用户及其需求,还须兼顾并推及到"仁民爱物":关爱他人、人类,关爱万物、自然;最终实现人心(人内身)、人我(人与人)、人物(人与其它物种、人与产品)、天人(人与自然)四重合谐,即"设计和谐"。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特征,从政治性质上看,是无产阶级专政;从政治形式上看,是民主共和政体.因此,在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人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立足于在心理学的层面上,从归因偏差这一独特的视角来重新解读和审视管理决策。在管理决策中,若能对所发生的事情、出现的结果作出理性、客观的归因判断,则会提高决策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信息网络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笔者认为:高校应该以新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消费社会中,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不止于有形的商品本身,他们还要从服务中得到愉悦、尊严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服务行业对利益的追逐,直接推动了情感劳动市场的形成,情感变成了一种可供购买和消费的商品.社会组织制定一套情感体验与表达的标准来培训和管理工作者的情感劳动,当人们的情感被用于商业目的时,它不再是个人的真实性情感的流露,而是经过组织化的操纵之后的商品.当情感整饰不再是私人的行动,而成为获得价值的工具时,情感已被异化了,并带来了严重的身份混淆危机.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上网的现状及特点,就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内容及举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行政问责制以宪法为法律渊源,自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经历了探索、建立、发展三个阶段。由于制度不成熟,行政问责制在问责前和问责实施中,在内容、方式、手段、结果等方面都会出现异化现象。针对造成行政问责制异化的七大原因,应在推进法律建设、加强宪法精神教育、强化民众话语权、发挥监察机关监督作用、鼓励司法机关介入、重视互联网监督等方面切实加强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