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企业影响政府政策制定的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民主社会中,企业对政治的参与是合法的和合乎伦理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理论界对企业参与政治的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一直被归入公司政治行为这一主题.尽管中国存在大量的公司政治活动,但对其的研究却很缺乏,对中国企业如何影响政府政策制定进行简要的探讨,由于文化、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企业参与政治的途径与西方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正是由于企业参与途径和方式上存在问题导致了中国的权力腐败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创业过程伴随着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资源稀缺性、竞争性以及创业者的角色模糊性,导致非伦理行为和利益冲突等伦理问题时常发生。随着数字技术逐渐赋能创业活动,数字技术的外部性也给创业主体带来更多、更复杂的伦理挑战。创业伦理日益受到学界和业界关注,但研究较少;既有研究存在碎片化、问题凝练不足、研究对话薄弱等问题。为推进创业伦理相关研究,本文基于2003—2020年间发表在24本创业、伦理、管理领域知名期刊的71篇创业伦理文献,从三个方面对创业伦理研究进行回顾和评介,包括(1)创业伦理认知/氛围的影响因素;(2)创业伦理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3)创业伦理决策、行为的结果。据此,本文提出创业伦理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的游说行为及其伦理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志龙  高海涛 《管理学报》2006,3(5):560-568,579
游说是指企业通过各种途径与政府官员进行沟通,力求在政府政策和立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反映本企业的利益和要求。企业的游说行为在本质上不是邪恶的,而是一种对社会负责的行为。文章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一个企业游说行为的框架,然后通过与十多位企业高层进行深度访谈,探讨了我国企业游说的途径及其潜规则。针对访谈中发现的伦理问题,分析了我国企业游说行为的伦理,提出了解决我国企业游说行为伦理问题的可行步骤。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研究从道德效力的视角探究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SRHRM)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关注了道德效能和道德勇气的中介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伦理型领导的调节作用。本文以320名员工为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SRHRM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显著负相关;道德效能和道德勇气在SRHRM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间起中介作用;伦理型领导能够增强SRHRM与道德效能和道德勇气间的正向关系;伦理型领导正向调节SRHRM通过道德效能和道德勇气影响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还为企业降低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陈银飞  茅宁 《管理科学》2014,27(3):83-93
借鉴解释水平理论的新近观点,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决策者感知到的心理距离如何影响企业对供应商不符合伦理规范行为的解释水平,进而影响伦理判断和伦理管理态度。采用认知心理学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和伦理模拟情境法,设计目前供应商、较远未来供应商和无关第三方3个版本的4种模拟伦理小场景,以54名有管理经验的MBA学员和管理专业博士生为被试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距离对解释水平、伦理判断和伦理管理的主效应显著;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心理距离越近,对不符合伦理规范行为的解释水平越低,对供应商的伦理判断越不严格,对其伦理管理的程度越松;心理距离不仅直接影响而且通过解释水平和伦理判断的部分中介影响企业对供应商的伦理管理程度;把供应商视为无关第三方,对其不符合伦理规范的行为进行高水平解释,才能提高伦理判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供应商伦理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一直受到组织高度重视,但各种组织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因绩效考核引起的管理伦理问题,而且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积累,而国内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有关绩效考核对员工反伦理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然后就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情景下消费者的伦理购买意向研究——基于TPB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大样本问卷调研法,基于TPB视角重点分析消费者的伦理购买决策机制,旨在考察中国情景下影响消费者伦理购买意向的深层次因素。研究结果发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感知行为控制会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伦理购买行为意向,其中主观规范是购买意向最有影响的预测变量,表明中国情景下消费者在进行伦理购买决策时更倾向于遵从社会规范的影响;进一步感知行为控制不仅直接显著作用于伦理购买意向,还通过行为态度对伦理购买意向产生间接的重要影响,表明在中国情景下如何真正提高消费者伦理购物时的感知行为控制程度是企业实施伦理营销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总体而言,本文结果表明,修正后的计划行为理论对中国情景下消费者的伦理购买意向能够进行有效地解释与预测,说明计划行为理论具有良好的跨文化适应性。最后,本文为中国企业伦理营销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8.
莫申江  王夏阳  陈宏辉  张麟 《管理世界》2015,(2):137-152,188
本研究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畏"思想框架,针对山东老家饮食连锁公司开展案例研究,阐述劳动密集型企业构建组织伦理系统的关键要素及其对降低员工离职率的影响机制。案例分析结果表明:(1)组织伦理系统主要包含伦理型领导和伦理问责两方面要素;(2)不同层面的伦理型领导和伦理问责具有差异特征且呈现自上而下的涓滴影响效应;(3)同一层面伦理型领导与伦理问责的交互效应影响员工离职意愿和行为。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构建"敬"、"畏"并重的组织伦理系统,满足不同层次员工在情感归属、职业发展、工作尊重等方面的需求,进而显著降低员工的离职率。  相似文献   

9.
科研考核压力对高校教师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656名高校教师的调查数据,以科研注意力和焦虑情绪为中介变量,探讨了科研考核压力对高校教师科研非伦理行为和教学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科研考核挑战性压力和科研注意力正相关,并通过科研注意力对科研非伦理行为具有负向影响,对教学非伦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科研阻断性压力和科研注意力负相关,并通过科研注意力对科研非伦理行为和教学非伦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这2种压力都通过焦虑情绪对2种非伦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是一个经济概念、政治概念,也是一个法律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以及相关国际组织从社会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逐步以食品安全的综合立法代替卫生、营养、质量等要素立法,进行了有益探索。食品安全伦理,是以道德约束的由内而外的自律作为依据,对食品生产和销售链条等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进行伦理判断。包括企业社会责任、行政伦理、政策伦理、生态伦理、知情伦理等方面。在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各类活动与决策的过  相似文献   

11.
周祖城 《管理科学》2001,14(3):11-15
首先评述了西方两种典型的企业决策伦理评价方式——基于伦理原则的评价方式以及布来查德和皮尔的三个伦理核查项目,然后指出了分层次伦理评价的必要性及西方企业决策伦理评价方式在这方面的不足,构建了由可接受层次和满意层次组成的二层次企业决策伦理评价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准则。  相似文献   

12.
行政伦理是近年来中外学者研究很广泛的一个课题,特别是中西方对行政伦理的内涵理解不一,定义不同,其体系构建也不一致。笔者通过对中外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分析探讨后认为,所谓行政伦理就是一切行政活动主体及行为的伦理,是关于政府和行政组织以及个人在公共行政活动中的行政伦理制度、价值观念模式和行为道德规范的有机结合,是这三个方面的总概括,并由这三个方面构成的一个由基础道德规范到管理伦理制度保障再到理想价值导向的系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企业社会伦理问题的关注和探讨方兴未艾,呈现蓬勃之势。针对目前仍然存在的对于企业社会伦理包括企业社会伦理内涵的含混不清的认识,特别是对企业社会伦理的观察和研究思维的严重误区,本文着力进行探讨,并探寻企业的社会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14.
林英晖  程垦 《管理科学》2016,29(5):57-70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是近年来组织管理学界日益关注的一种非伦理行为类型,但在实践中,因其亲组织性而容易被组织忽视或默许。已有研究证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对组织的长远利益有害,而一些通常被认为对组织有益的概念(如伦理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在一定条件下会促进员工的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但就整体而言,关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的研究仍相当匮乏。领导-部属交换在差序格局下的华人组织中广泛存在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对员工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以关系为导向的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整合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一致性理论,基于352份中国长三角地区本土企业的员工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和总效应调节模型法,探讨差序格局视角下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检验组织情感承诺的中介作用和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从而揭示领导-部属交换影响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内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领导-部属交换和组织情感承诺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情感承诺在领导-部属交换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道德认同负向调节这种中介作用;道德认同负向调节组织情感承诺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但对领导-部属交换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调节作用。        实证检验亲组织非伦理行为这一非伦理行为类型,拓展了非伦理行为相关研究;选取领导-部属交换作为切入点,探讨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形成机制,丰富了领导视角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研究;提出并检验领导-部属交换、组织情感承诺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正向关系,再次证明一些被认为是正面的因素也会促使员工采取非伦理行为,丰富了领导-部属交换与组织情感承诺的负面影响研究;探讨中国组织情景下的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形成机制,得出与西方研究不同的结论,即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有直接显著影响,而员工的道德认同对此影响并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反映了华人社会与西方社会对关系的认知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人的伦理行为及其类型入手,重点研究了伦理行为,伦理行为类型与人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中,笔者特别强调了伦理行为及其类型与人性之间并非因果或源流关系,而是体现与被体现,以及相互说明和印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公司政治行为是指企业试图影响政府政策使之做出对企业有利的决策的行为。其研究起源于西方,近十几年来,公司政治行为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十分重视的课题,但由于公司政治行为理论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因此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本文尝试着对中国学术界相关企业政治行为的研究和动态进行系统性总结,为企业管理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同时希望引起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一理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伦理人假设是指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追求利润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以达到追求卓越与和谐的统一。文章在分析伦理人假设的内涵和特点后指出,应结合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科学管理,贯彻"伦理人"人性假设思想,从而使企业提升社会责任意识,注重领导决策伦理化和培养员工的工作伦理,以实现个人、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管理学视角下的中西方企业政治行为前因变量、分类及绩效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比较综述,认为中西方管理学界关于企业政治行为的研究有一些共性,也存在差异。共性主要表现在他们的理论基础、企业政治行为绩效研究基本相同;差异主要表现在企业政治行为前因变量研究、分类研究、研究方法与研究焦点的不同。最后对我国未来的企业政治行为研究提出了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19.
营销伦理对品牌重生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构建了非营销伦理行为、品脾资产衰减和品牌重生难度三个变量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来自教育培训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非利他主义营销行为和非社会公正营销行为直接影响品牌重生难度;利己主义营销行为对品牌衰减影响显著,并对品牌重生难度产生间接影响;非经典效用营销行为对品牌资产衰减和品牌重生难度都产生了直接影响,并对品牌重生难度产生间接效应;品牌资产衰减对品牌重生难度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消费者从不同视角感知到的企业非营销伦理行为越严重,企业品牌重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似文献   

20.
"不和谐"的反思:西方企业社会责任观产生的背景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观的出现 企业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位与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兴起紧密相连.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有它的政治、经济、技术背景,也有它的伦理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