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王琪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1):59-63
以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和《自杀论》为文本,着重分析迪尔凯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试图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考。同时,对实证社会学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作了一定的说明,从而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对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的阐述为重要内容的实证主义起源于自然科学和经验哲学领域,后来这一科学研究手段被应运于社会学领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判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学的发展史上,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一直是两种彼此争鸣且贯穿始终的传统,从社会学“史”的角度出发,可以详细考证上述两种思潮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从而发现两者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存在着的差异。社会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超越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之间的“二元对立”,走出一条将两者完美结合的新路。 相似文献
4.
石华灵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51-53
本文从范式的角度,对科学社会学的理论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纵观科学社会学发展的理论轨迹,虽然理论繁杂,但大都在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两大范式的影响下形成。并进一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论述来加以证实,即实证主义范式下的知识社会学学派和默顿学派,相对主义范式下的建构论者,作为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尝试性整合的科尔的科学观。 相似文献
5.
6.
薄少雄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5):35-39
迪尔凯姆的《自杀论》开实证社会学研究之先河,不仅创立了自杀社会学,而且为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影响深远广泛。然而学术界并未充分意识到该理论的价值,并对该理论存在着一些质疑。因此需要梳理《自杀论》的学术意义及提炼核心内容,并简要评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借助对模糊数学数据统计、多元复合函数、曲面方程以及Bronfenbrenner生态学模型的综合运用,提出当下《自杀论》研究的理论模型和经验研究工具。通过对自杀的定义、统计数据、社会原因、社会类型、理论模型及经验研究工具等内容的整合与更新,从多个层面提出预防自杀的思路与策略,继而从理论与实践上证明、发展和完善“迪尔凯姆定律”,推进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对管理科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理论必须是普遍适用的规律,实验、量化等自然科学的方法是理论获得的唯一方法。后实证主义则认为科学理论应该是实证理论和经验的双向互动,研究方法强调的是实证和其它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分析实证研究方法和后实证研究方法在管理学应用过程中对其发展的贡献及局限,得出的结论是管理学研究方法将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8.
韩东晖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实证主义,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在他们高举拒斥形而上学大旗的时候,实际上拒斥的是"物"的形而上学,而不是一切形而上学;在拒斥这种形而上学的同时,实证主义者暗地里为科学知识设定了"事实"的存在论基础,不可避免地预设了一种"事"的形而上学,而这种形而上学的建立是由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的社会学思想继承了康有为、严复的“群”的概念,其“群学”思想不仅仅着眼于学术,更在于将合群与物竞天择相联系为他的政治变革理想做铺垫.在怀着解决社会问题、探寻民族发展道路的学术实践背景下,他在“合群之学”的基础上,以“群学之用”的实践将历史学与社会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吸纳社会学理论,推动了史学的社会学研究转向. 相似文献
10.
席恒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4):113-118
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基于个人的不幸经历、对法国动乱社会的反思和形而上学思辨方式的挑战,在启蒙思想家以及圣西门的影响下,提出了"社会学”的名称,并对其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从而为社会学的学科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薛其林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5):76-79
实证方法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向人文社会领域渗透的结果 ,是近代以来学术研究的主体方法。可证实性原则是实证方法的核心。经由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的介绍 ,这一方法在民国学术界得到了广泛传播 ,影响及于每一学人。胡适、冯友兰、金岳霖在此一方法的基础上吞吐中西、融会创新 ,构建起各富特色的学术体系。经过实证方法的洗礼 ,传统思维方式获得了改造 ,科学思想与方法深入人心 ,民国学术也因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2.
宗教社会学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师宁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宗教社会学是改革开放后才在中国起步的一个新兴学科。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此学科的发展可分为思想准备、引进介绍、逐步生根三个阶段;从世纪之交以来,此学科正在走向成熟。宗教社会学在中国经历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发展历程,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汪安亚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3):340-344
法律实证(分析法学派)和社会实证(法社会学派)是西方法学界倡导的分析法学问题的两大基本路径.我国法学者对诸多法学问题的分析,往往只择其一而用之,其结果因研究路径的缺漏,导致法学理论研究或立法的不完善.我国农村土地立法应采用法律实证和社会实证相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方能既参考国外成功的立法和理论,又照顾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王宪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2):24-30
运用跨语际文本分析的方法,对严译八大名著之一的《群学肄言》进行考察,可以看到严复译《群学肄言》译文中包含大量严氏自己的思想,译者不仅传达了斯宾塞原作中所固有的西方思想,同时通过有意识地选用特定的语汇,将中国儒家的思想精华,尤其是荀子有关"群"的思想和朱熹一派的理学思想精华有机地融入其中,反映出严复立足中华文化,努力吸收当代西方科学思想,希望从源头上将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真诚愿望。严复此种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努力,堪称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继孔子、朱熹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为中华文化在近代的复兴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5.
提倡一点实证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天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1):48-53
中国社会科学界近年来的发展,存在两大不足之处:一是在引进外国学者的理论时缺乏批判性;二是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调查研究中,尚有很多学者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两方面的不足都影响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建设。由于中国的历史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与其它国家有很大的差别,致使中国的发展具有了很多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产生于西方社会的很多社会理论,甚至一些基本的概念、理论模式和逻辑关系都不适用于中国社会。要发展出一套产生于中国社会,出自于中国学者之手的理论体系。目前,很有必要再提倡一点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这里所提倡的实证主义主要适用于社会科学的范围,例如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和人口学等学科,但不大适用于艺术、哲学、语言学、历史和文学等人文学科。 相似文献
16.
景天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7
从实现中国社会学的崛起出发,探讨实现崛起所依赖的历史基础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认识、对待和探索这一历史基础.通过对学科标准及其前提性假设的辨析,论证了群学之为中国社会学的事实根据;通过梳理群学概念体系,证明中国社会学的历史存在性和绵延性,从而回答了为什么实现中国社会学崛起,必须探寻其历史基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梁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76-80
实证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西方不同。西方的近代实证主义史学建立在科学发展基础之上,除了继承兰克客观主义史学要求的如实直书外,还注重探求历史发展的规律,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实证主义史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因为实证主义史学的进化观念、实证方法与中国传统史学中的朴素进化观念、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有着相通之处,从现实条件讲,其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周平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3(1):105-110
庸俗社会学的木质,在于无视艺术规律,取消中间环节,把文艺这一精神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基础性结构直接关联,从而对文艺的性质、功能作出简单性规定和强制性要求。胡秋原是中国文论界从学理的层面.对庸俗社会学作出深入剖析的第一人。其理论资源,来自于普列汉诺夫的“中介论”。他对弗里契《艺术社会学》“图式化”弊端之批评,亦发时人所未见。其地球“自转”与“公转”之喻,表明了他对文学“自律”与“他律”关系的洞见与把握,并给后人以启发。+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法社会学结构性缺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洪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138-142
作为边缘学科,法社会学具有二元性———法学性和社会学性。在西方理论界,法社会学的社会学性主要体现在法律研究视野上具有社会学色彩和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社会学实证的经验研究方法;其法学性则主要表现在它研究法律问题时基本上沿用了法律研究中的一套基本范畴。而在国内,由于绝大部分学者的学科背景是法学,因此,其研究成果往往缺乏社会学性,这造成我国法社会学研究的结构性缺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