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论高校学报特色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高校学报特殊的办刊条件,指出高校学报应注重突显其个性特色,即成为展现高校科研成果的窗口、成为本校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等等。为此,高校学报应注重根据高校办学的实际情况,打造特色栏目,突显为现实服务的特点,不断提升学报的质量,以期在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提升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版学报影响力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版学报的办刊宗旨出发,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栏目的“综合性”和稿源的“内向性”,即自然科学版学报的栏目几乎涵盖了学校所有的学科和专业,论文作者绝大多数是本校的师生员工,以及目前学报面临的困境;指出提高自然科学版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是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议摒弃传统的办刊理念,使自然科学版学报由内向封闭型向外向开放型转变。从吸引优质稿源、改变编辑工作模式及栏目创新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学报影响力的主要途径。最后讨论了自然科学版学报未来的发展模式:构建网络平台,开放存取和集约化办刊。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报发展的回顾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高校学报经历了1978年-1987年的恢复和迅猛发展期、1988年-1998年的规范发展期和1999年-2009年的稳定发展期。回顾三十余年来我国高校学报走过的路,在未来的发展中高校学报更应该关注: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精心打造特色栏目,以特色谋发展;重视网络出版;尝试开放办刊、联合办刊。  相似文献   

4.
打造有影响力的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品牌,栏目建设是重要抓手。从特色到品牌,其建设之道备受关注。《澳门理工学报》“总编视角”和《河南大学学报》“编辑学研究”栏目虽说创办时间、背景不同,栏目定位、风格也不太一样,但作为中国高校学报界颇有影响的两个编辑出版类特色栏目,在创栏时抓住特色,精准定位;在栏目建设实践中,关注现实热点问题,策划组构学术专题;坚守学术质量,倡导创新争鸣;注重学者办栏,重名家更重新人等,一定程度上可为高校社科学术期刊栏目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怀化学院学报编辑部为了使苗、侗、土家、瑶、白等民族的本土文化研究的成果及时地向学术界和社会推介,不失时机地在学报开设了"民族文化研究"栏目.栏目的创办是学报办刊创新思路的体现,是学报编辑部根据学校办学和学科特点而精心策划而成为办刊的宗旨."民族文化研究"栏目的开设使得怀化学院学报有了自己的主打栏目,这一特色栏目构成了怀化学院学报期刊品牌的骨架,展示着该学报的气魄与亮点,是学报吸引读者的招牌.怀化学院学报的优势、品味、层次和风格便从期刊的特色栏目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浅谈民族地区高校学报的特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的学术特征和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决定了民族地区高校学报必须走个性化、特色化办刊之路.民族地区高校学报应依据各院校的办学性质、学科特色优势、学报的办刊宗旨,展示学报特色,打造品牌栏目,以提高质量,扩大影响,为繁荣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农”问题研究栏目从2001年创刊起就开始设立,栏目设置从未间断。截止2015年末共出版90期,该栏目每期刊发论文5-9篇,共刊发700多篇,占本刊总发稿量30%以上,是迄今国内大学学报中开设“三农”问题研究栏目时间最早、发文量最多、持续性最好的。编辑部采用积极约稿组稿、精心策划专题、实行开放办刊、名家与学术新人并重等办刊理念和措施,推出了一批视角独到、见解新颖、注重实际,针对性强的精品力作,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特色栏目的带动作用,期刊的整体质量也迈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高校社科学报目前普遍存在"全、散、小、弱"的办刊特点,学报质量有待提高。打造特色栏目,是提高学报质量、提升学术品位、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论证了打造特色栏目是提高高校社科学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其次阐述了特色栏目的策划和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指出了在特色栏目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报特色栏目是经过长期的办刊积累,保持稳定的发展,能够体现学报主办单位的学术特长和学报所在地地方学术特长的,有相当知名度和影响力、号召力的学术专栏。特色栏目的建设,必须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持续发展的作者队伍,要有一定数量、相对固定、篇幅适中的学报“版块”,要有一心办刊、学者化的编辑人员。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大学学报与应用型大学建设结合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型大学学报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与应用型大学建设紧密结合,在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上,与应用型大学办学宗旨紧密结合;在办刊定位上,与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紧密结合;在栏目策划与实施上与应用型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应用型大学学报的特色,以期改变学报“千刊一面”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在出版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高校学报要在与众多学术期刊的激烈竞争中保持独特优势,核心竞争力很重要.提升高校学报竞争力可从打造特色栏目、变革学报服务和突破传统办刊模式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滨州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2005年改为今名。依据2004年教育部下发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名栏建设实施方案,学报将“突出学报特色、打造名栏期刊”确定为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努力打造“孙子研究”特色栏目,探索出了“守栏目之正、出特刊之奇、借会议之力、  相似文献   

13.
地方院校学报要办出特色才能立足。特色策划应从增强办刊本土意识、打造刊物封面特色、强化学报专业特色、打造特色栏目、开放办刊、依托本校学科优势等方面入手。学报编辑人在工作中要养成追求个性特色的良好的思维品质。要加强多种创新思维的修炼,提升思维品质,拒绝平庸雷同,把追求个性特色内化成自己编辑活动中的思维自觉。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地方高校学报的整体办刊水平与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态势不相适应。目前仍然存在地位低,办刊经费短缺,专业编辑人才匮乏,学术质量不高,无特色等问题。其原因就是一些地方高校对学报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学报编委会形同虚设,没有制定加强科研和在学报发表论文的激励机制。因此,要想提高学报的办刊水平,就必须把学报的建设发展列入学校发展的议事日程,树立“办学报就是办学校”的创新意识,加强编辑队伍建设,“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以提高编辑素质;编辑、副主编、主编各司其职,严格执行“三审三校一读”制度,用制度促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促进学报编辑部的科学管理;创新栏目,组稿具有针对性,从而推进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办刊模式、低水平的同质化现象饱受诟病,开放办刊、特色化转型是高校社科学报突破自身瓶颈、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016年5年来的办刊实践为例,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其间刊发的论文特点,剖析学报特色化转型的具体做法。学报以学校国家级重点学科农业经济学为依托,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主要聚焦农业经济、农村公共治理、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土地制度等领域研究热点,突出“三农”特色。五年来,学报受关注程度明显提高,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2017-2018)。计量分析表明:开放办刊成效显著,研究机构分布广泛;学科集中度高,“三农”特色鲜明;载文量减少,基金论文比提高,学理性加强;高被引论文增加,影响因子大幅提升;发文紧跟社会热点,问题意识突出。基于此,提出了高校社科学报特色转型的路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特色化转型的案例说明:高校社科学报只有发挥自身优势,根据学科优势设置栏目,注重选题策划,特色办刊、开放办刊,进一步发挥学术公器之作用,学报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2007年创刊以来,在办刊特色和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影Ⅱ向力不断扩大。在此,要特别感谢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关注和支持! 为了适应学术期刊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充分体现和发挥出我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进一步彰显办刊特色,打造品牌栏目,办成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性刊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教育部实施的名刊名栏工程的推动下,高校社科学报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办刊质量和办刊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今年是中国高校社科学报诞生一百周年。为隆重庆祝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百年华诞,学会将同苏州大学一起召开纪念、表彰大会。2006年1月2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发出通知,决定今年4月中旬开展学会第三届评优活动,同时为学报百年纪念表彰大会做准备。本次评优活动的奖项有:1.评出“双十佳学报”、“百强学报”、“优秀学报”以及单项奖;2.评出“百种特色栏目”;3.评出优秀编辑学著作和论文奖;4.评出优秀主编、优秀编辑。根据…  相似文献   

18.
武汉大学期刊社成立于2000年10月,下设办公室、5个编辑部以及出版发行部、网络信息部共8个部门,编辑出版6种中文核心期刊学报、2种英文学报及2种科技杂志。作为一个“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团队,武汉大学期刊社坚持正确的办刊思想和宗旨,以编辑学者化为核心,本着“依托学科优势,打造学报品牌”的办刊理念,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各种刊物政治质量与学术质量的全面提升。5年来,期刊社获得各种集体奖近50项,全体编辑和职工获得各种个人奖励近200项。文科学报编辑部在强化编辑与作者群的联系、优化学报栏目设计等方面下功夫,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武汉大学期刊社成立于2000年10月,下设办公室、5个编辑部以及出版发行部、网络信息部共8个部门,编辑出版6种中文核心期刊学报、2种英文学报及2种科技杂志。作为一个“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团队,武汉大学期刊社坚持正确的办刊思想和宗旨,以编辑学者化为核心,本着“依托学科优势,打造学报品牌”的办刊理念,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各种刊物政治质量与学术质量的全面提升。5年来,期刊社获得各种集体奖近50项,全体编辑和职工获得各种个人奖励近200项。文科学报编辑部在强化编辑与作者群的联系、优化学报栏目设计等方面下功夫,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校学报寻求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寻求发展就必须更新办刊观念,创造办刊条件:树立大服务观,扩大学报读者群;树立以质取文的观念,广开稿件“源头”;树立市场观念,吸取经费的“活水”。学报在办刊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特色;地方特色;栏目特色;装帧设计特色。需要加强学报编辑的管理工作;制定学报编辑部的工作计划;实行编、校责任制;改革稿酬发放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