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论文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构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体系,对高校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文章从民族精神概念入手,阐明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状和原因,最终指明了其培育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
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研究发现,党的十九大以来围绕“时代新人”的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快速发展和深化拓展三个阶段。当前,在“时代新人”这一主题下共形成了四大热点论域,分别是以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为基本类别的出场逻辑研究,以主体构成和主体性研究为主要面向的主体研究,以基本素质、精神状态、使命任务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内涵研究,以理论、实践为主要维度的培育路径研究。在对“时代新人”研究形成初步总体认识的基础上,未来研究应立足现代化进程、着眼互联网发展、注重研究力量整合,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拓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近20年来我国对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研究比较深入,取得了很大的理论成果。但研究侧重于邓小平民族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方面,对邓小平民族理论指导新世纪民族工作实践的研究相对薄弱。今后应加强全面、深入的研究,以便完整、正确地把握邓小平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拓展期和深化期.三个阶段所涉及的论域包括社会有机体范畴的理论地位问题、社会有机体的概念界定及其构成要素问题、社会有机体理论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关系问题、社会有机体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问题、社会有机体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的体现问题、关于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问题等六大方面.要在坚持实践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深化基础理论研究,促进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研究与对当代现实应用性研究的双向互动,同时综合运用多学科方法,以进一步开创该理论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群众组织力"这一概念自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以来,受到国内学界广泛关注.已有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党的群众组织力的内涵、学理依据、历史发展和基本经验、面临困境和解决对策四个方面,既为党的群众组织力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学术史料,也为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现实启示,但是研究中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学界应根据新时代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要求,从提升理论高度、增加历史厚度和加强实践深度三个层面明确研究的基本路径,从深化党的群众组织力的理论渊源研究、内涵研究、史料研究和对策研究等方面明确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加强民族学理研究完善《学科分类与代码》陈国强我国有56个民族,但民族学的理论研究却很不够。当前,我们需要加强民族学的理论研究。按过去划分,民族学与民族志其内容是不同的,前者属于共同的问题,带有归纳的理论问题;后者则是对每个民族的具体调查和著述,属于个...  相似文献   

7.
民族档案研究近30年的历程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民族档案学这个客观存在一直处于档案学科的边缘。面对事实上存在、研究上尴尬的现实困境,亟需加强民族档案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以及学科化建设,从学科的核心概念出发来设计学科体系,与时俱进地反映民族地区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问题,建立民族档案学的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既有鲜明的优势,也面临一定的困境。因此,我们应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更好地发挥其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过程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切实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公共领域的逐步开放和拓展,公共精神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话题。学者们在公共精神的内涵与外延、培育与践行、应用与拓展等研究层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但也存在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研究视域狭窄、实证研究欠缺、研究范式亟需转换等不足。下一步,应健全理论体系,继续深化公共精神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加强实证研究;转换研究范式,开展公共精神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四个自信"成为学界研究热点。学者们主要围绕"四个自信"的生成依据及其形成过程、科学内涵、逻辑架构、价值意蕴以及实践进路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理论成果,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今后,应深化学理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加强实证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拓宽研究视野,加强纵向历史对话和横向国际对比研究;细化研究内容,加强微观层面具体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二是研究机构快速增加,三是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四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五是研究成果非常丰硕,六是学术氛围不断浓厚。新形势下,民族理论政策及民族问题研究还有一些短板需要补齐,一些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一些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一是进一步加强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完善和发展民族理论,既需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从中得到智慧,也需要立足于现实问题和现实需要,还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二是进一步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出针对性强、管用的意见建议,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进一步彰显特色。我校的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设在我校的山东省民族研究中心,都突出东部沿海地区民族问题研究这一特色。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培养民族学研究生,我们都把东部沿海地区民族问题摆在最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翻译学者对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的关注最多,应用也最广泛,但在理论应用上存在一些值得反思和有待改进的问题。国内学界对此早有察觉,但未见专文讨论。文章尝试探究布迪厄理论备受翻译研究青睐的主客观原因,包括理论本身的超越性和深远影响,与翻译研究的高度契合,翻译研究者发现布迪厄理论相对“易懂好用”等;并以近20年来国内译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首届全国社会翻译学研讨会”参会论文)为考察对象,剖析当前应用布迪厄理论中的五个普遍性问题,包括选择性应用布迪厄理论的某个概念,静态描述译者惯习,缺乏对译者惯习的溯源性考察,忽略生成翻译实践的场域等;最后指出今后可围绕五个主题展开研究,以拓展布迪厄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学生参与是由主体教育研究和实验孕育生成,并伴随学校教育改革的进程而成长起来的一个研究课题。近30年来,在学校教育变革及其研究的推动下,学生参与研究历经萌芽期、发展期、形成期和拓展期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有关参与实质、参与领域及行动策略等多方面的经验和认识。总的来看,国内的学生参与研究在概念、理论以及方法等方面已有了较大的进展,然而,就学校教育变革与发展的现实需求而言,现有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为了适应国内教育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今后研究应着重拓宽学生参与的理论基础,突出权利分析视角的重要性,强调参与活动的课程建设,并且重视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与俄罗斯、蒙古交界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与北极民族在生存环境、生态系统、生计方式、生存策略、艺术与物质文化、仪式信仰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强烈的相似性,同时与西伯利亚高纬度地区以及该区域民族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关系。从北极的文化地理概念出发,有必要将其称为"中国近北极民族"。中国近北极民族研究应被视为国际北极民族文化研究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北极民族研究中世界性热点理论问题的聚焦与关注构成了中国近北极民族研究与世界对话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精神血脉,高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阵地,大学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生力军。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时代的迫切需要。高校应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增强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6.
体育素养是学生的核心素养,青少年时期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加强体育素养培育,对其未来发展意义深远。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寻家庭体育赋能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的现实理据,剖析家庭体育赋能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的功能定位,并提出具体实践过程中的路径选择。研究认为:家庭体育能够促进青少年体育意识形成,促进青少年体育知识巩固,促进青少年体育行为内化,促进青少年体育技能发展和促进青少年体质水平提高。建议应加强家庭体育价值引领,明确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目标;拓展家庭体育组织架构,搭建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平台;丰富家庭体育资源供给,疏通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通道;强化家庭体育科技赋能,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4年至今有关民族理论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民族研究的旨归及学科建设,民族研究的范式转换,民族研究的理论视角,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与政策等议题。近年来民族基础理论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特色,但是在学理建设上稍显不足;第二,西方理论话语体系占统治地位,理论本土化方面还不足;第三,民族理论百家争鸣,但是学术开放性和兼容性尚不足。文章建议从观照现实,发挥实践智慧;加强西方民族基础理论引进来,本土理论走出去;强化民族历史研究,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加强知识积累,做大文章;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民族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文化人格概念的阐述,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从文化的视角去发掘“嘉庚精神”的教育本质内涵,展示“嘉庚精神”的文化魅力和人文精神。针对当代大学生文化人格的现实基础和社会环境,探索当代大学生文化人格建构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践要求,指出应继承“嘉庚精神”的民族性,传承民族文化和培养人文精神;应弘扬“嘉庚精神”的先进性.参与先进文化建设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应坚持“嘉庚精神”的现代性,确立现代人的主体地位和批判意识;丰富“嘉庚精神”的时代内涵,培养面对开放、变动的现实与学习特性。这些对当代大学生文化人格的建构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历史的、民族的,又是现实的、发展的。本文通过阐述历史教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在历史教育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途径以及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Bicomb和SPSS20.0软件对289篇民族社会工作研究文献的题录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热点主要在民族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与本土化,以及民族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几个主题上。其理论视角主要为多元文化视角、增权理论、社会性别视角等。随着2014年我国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民族社会工作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因而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加强民族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民族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的民族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对促进新时期民族工作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