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传媒对司法的介入、影响及其局限,并着重研究传媒与司法公正的内在逻辑关系。传媒与司法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是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都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基石,应当在制度和体制的设计上尽量保持两者之间合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传媒对司法的介入、影响及其局限,并着重研究传媒与司法公正的内在逻辑关系.传媒与司法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是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都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基石,应当在制度和体制的设计上尽量保持两者之间合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司法与传媒作为两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彼此之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司法与传媒关系的提出是对我国推行法制建设和追求司法公正的响应,倡导传媒监督司法有助于防止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然而,目前传媒在促进司法公正方面所起的作用还很有限,我们应当强化传媒的监督功能,充分发挥传媒对司法公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传媒自由和司法独立是民主社会的两大并行的价值,实际上,传媒与司法的关系是以公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力,而这一机制的实质是使公民成为监督政府的主体力量.要解决目前中国传媒与司法的无序冲突,就必须跳出"舆论监督司法"的不合理框架,破除行政权力对新闻自由和司法公正两种基本价值的不合理入侵,使媒体和司法机关都摆脱行政权力的阴影,在法律的框架中最终实现各自独立与强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司法权的判断性及其最讲究“亲历性”、先天贫弱性和易受侵犯性等质的方面剖析和研究审判独立与司法公正的关系,认为审判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基础和前提;审判独立与司法公正是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审判独立隐含着司法公正的目的;审判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审判独立与必要的司法制约是实现司法公正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司法的最高价值就是公正.司法公正绝不是司法的唯一价值,从近年来西方主要法治国家的司法改革来看,司法公正目标的最终实现还有赖于对司法效率的追求;另一方面,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两大内容,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司法公正价值的重要内容;此外,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是当前理论界颇有争议的对待司法的两种态度,如何在司法独立与司法受制之间寻求必要的平衡以实现司法公正也值得思考.因此,司法公正价值需要整合.司法公正价值的整合是诉讼法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司法公正是人们对司法机关依法进行诉讼活动的最基本要求,而司法文书是体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依据。现行文书格式中存在不少缺陷,均影响着司法公正的充分实现。本文针对司法文书存在的缺陷进行论证,并提出对策,以确保司法活动公正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司法腐败  相似文献   

8.
司法是实现法治的关键。我国目前司法不公,司法队伍素质偏低极大地影响了法律的权威和我国法治化的进程。本文阐述了司法公正是法治的重要保障,司法公正应当建立一套司法制度和司法原则。提出了司法机关应当建设一支具有高度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法治修养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和高素质司法队伍。并且为实现司法公正和建设高素质的司法队伍,提出了几点司法体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司法公正是法自身的要求,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其基本内涵是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义的精神。对于司法公正的论述,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司法理论、司法实践和司法改革三方面,将司法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分析,可探讨司法改革中司法公正的建设,追求司法公正与社会效率结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司法公正已成为现今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社会公正的聚焦点。这是因为“一旦司法公正受到怀疑,社会公正便荡然无存了”。为了实现司法公正,理论上提出了许多司法改革的设想,实践部门也出台了一些改革的措施。但是目前的司法改革仅仅是从制度上进行设防,这种设防又属于只防“君子”而不防“小人”的范畴。因此,司法改革不仅仅是从制度上进行实质改革,而且还应从诉讼本身进行形式意义上的改革,即:使司法人员置身于司法公正的氛围中,使司法人员自愿作出公正的判决。这就不能不涉及诉讼仪式。  从汉语学的角度上讲,仪式是…  相似文献   

11.
司法公正问题已提到法院系统的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各种监督机制,有助于促进司法公正;注重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才是解决司法公正之本  相似文献   

12.
司法公正是当前我国司法改革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制度保障.当前我国司法改革必须从制度上入手,理顺司法机关与外部政权的关系;在法院内部,必须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3.
司法与传媒作为两种独特的社会实践 ,彼此间有着广泛而重要的联系 ,司法过程所蕴含的内容和其本身所显示的刺激性 ,对传媒具有永恒的吸引力 ;而传媒的广泛影响以及传媒所体现的公众意识 ,亦是司法机构所不能漠视的 ,司法和传媒关系的恰当构造是现代社会内部谐调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民众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强以及现代传媒的迅速发达,民意介入司法成为可能.对于民意介入司法,应有理念上的准备:既无需担心民意影响司法独立、民意审判,更应强化或重构司法为民、有利被告、程序正义和能动司法的理念.刑事司法实践中,民意在特定条件下得以介入司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司法公正,科学界定民意介入的范围极具必要性.司法应在"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之情形下参考民意,并通过合理的途径使民意有限介入、依法介入、理性介入司法.  相似文献   

15.
司法的核心是公正。随着法治进程的推进,人们对司法公正越来越关心和渴望,司法不公现象受到广泛的批评。而实现司法公正要明确司法公正的内涵及评判标准,而司法机关及司法人员自身的问题、司法权力的地方化倾向以及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制度不健全是司法不公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树立司法权威、强化司法素质、完善司法的监督机制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主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司法改革的核心是司法公正,司法公正的核心是司法权力的正当行使和诉讼权利的充分保障。司法改革的迫切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来自于社会对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的强烈不满,而司法不公的大量出现除了有司法机关内部的原因以外,来自外部力量的干预、影响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媒体监督司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媒体干预司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媒体与司法的伦理冲突日益彰显,妨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应对媒体监督司法重新审视,平衡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基本要素,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切入点;吏治腐败、地方保护主义、司法体制不完善、人的素质问题等是制约司法公正的主要因素;完善司法体制,改革司法程序,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加强司法权威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对司法的独立性、司法的被动性、司法为民和司法公正等公认的现代司法诸理念进行分析与反思。本文认为现代司法诸理念都是相对的,相互之间及其与立法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就“司法独立”而言,其实然运作要受社会、政治和情感的制约;就“司法的被动性”而言,其是英美法系的典型特征,只适用于司法程序的启动,过度强调被动性也许不符合我国国情;就“司法为民”而言,必须把“司法为民”体现在“司法为公”之中;就司法公正而言,其症结多由立法中“分配正义”的缺位造成。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传媒对司法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体而言,网络传媒对现代司法有积极的影响,它使司法宣传的受众范围更广;使司法信息的传递速度更快;使司法议题的设置领域更广;使司法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多;使司法公正的推动力度更强;使司法部门与民众的互动更加频繁。同时,网络对司法也有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具体体现在对司法公正、司法权威、司法效率和司法独立的削弱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