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论及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时说:“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而三中全会则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拨正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继续前进的航向。因此,我们不妨借用列宁的这段话来说明三中全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之后。但俄国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播,毕竟使中国人开始知道有一种新的学说叫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起了先导作用,同时也成为后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先导。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应当从俄国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播开始进行研究,这才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毅然奔赴苏俄考察和研究十月革命,是为了获得十月革命与苏俄社会主义的真实情况,从中寻求一条改造中国的光明道路。他一生先后撰写、翻译有关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理论的文章一百四十多篇,深入探析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科学分析了十月革命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比较研究了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瞿秋白对十月革命的考察、研究与宣传,扩大了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启发了国人对走俄国革命道路的思考,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十月革命的经验与方法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  相似文献   

4.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党史界往往重视国际环境的影响,将其归结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在实质上无疑是具有科学性的,因为它包含了对中国人接受、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一深邃的历史运动、思想运动的一个根本性的总结。历史本身已经作出裁断,十月革命以及“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运动、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运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月革命的炮声,“五·四”的号角,才真正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然而,笔者同时认为,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迅速而广泛的传播,首先因为它是真理,但更主要的是“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而这种需要又与国际资本的扩张和国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中国的渗透密切相联,因为它的扩张与渗透,导致大批农民破产,沦为无产者和半无产者,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先觉条件,即阶级条件。 历史上的资产阶级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另方面要发展生产力,在科学的帮助下实现对自然力的改造和征服。马  相似文献   

5.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经过去70周年了.7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不过弹指一挥间.但是,人类社会却开始了一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变革,与之相连的是整个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然,人类历史的这一巨变与十月革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认为,十月革命不只是俄国一国的事件,更主要是世界的事件.它是整个世界历史孕育的产物,又给予世界历史以宝贵的奉献.对它的发生和影响应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这样才能看清它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它的意义作出正确估计.限于篇幅,本文着重考察十月革命是怎样在世界历史进程的孕育中发生的.  相似文献   

6.
左翼十年的革命文学运动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文学运动,这个现实主义文学运动是以十月革命后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对现实主义的新的阐释与探讨为理论背景的。十月革命后至30年代初,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对现实主义的新的理论探讨大致经历了从新现实主义到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直至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概念将其理论定型的发展过程。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文学以现实主义为基点探讨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特征的基本格局影响规定着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基本格局。中国左翼十年的革命文学运动是  相似文献   

7.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经过去70周年了。7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不过弹指一挥间。但是,人类社会却开始了一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变革,与之相连的是整个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然,人类历史的这一巨变与十月革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认为,十月革命不只是俄国一国的事件,更主要是世界的事件。它是整个世界历史孕育的产物,又给予世界历史以宝贵的奉献。对它的发生和影响应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这样才能看清它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它的意义作出正确估计。限于篇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变为现实是二十世纪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当二十世纪即将结束之时,我们回首社会主义的发晨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推动杜会主义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今,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制度已存在了70多年。这70多年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唐启悟 《老友》2014,(7):13-13
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响,给黑暗中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中国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学者是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图书馆主任李大钊。1918年11月,他在同为北大教授的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著名的文章:《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介绍布尔什维主义的观点.标志着马列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共产国际为推进世界革命,派维经斯基前往中国开展工作。作为第一位代表俄共(布)奉命赴华的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的重要使命是了解中国国内的情况,与中国的进步力量建立联系,帮助中共做好建党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与干部准备。为此,他在1920年4月到1921年2月在华期间,积极帮助早期的中国革命者在各地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俄华通讯社对十月革命进行报道,印刷出版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书籍,指导各进步刊物宣传革命,创办外国语学社对进步青年进行理论教育,并从中选拔优秀者赴苏学习。等等,从而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在中国传播列宁主义的历史功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瞿秋白从1920年10月首次赴苏俄探求救国真理至1928年春再次去莫斯科的整整八年岁月中,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需要,满腔热情地宣传列宁及列宁主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瞿秋白最早地把列宁这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用文艺的手笔,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是瞿秋白及时地让中国人民真实地了解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决心“以俄为师”,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是瞿秋白大量地翻译了列宁著作,并致力于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在俄罗斯大地上胜利已经70多年了,但落后的俄国为什么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一直为人们所争议。有人说,是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革命准备了前提条件。有人说,十月革命“是一个秘密阴谋,只有几千人参加”。前一种观点早为孟什维克所驳斥,后一种观点亦为列宁所批判,而现实也驳倒了这两种看法。如果仔细研究十月革命的历  相似文献   

13.
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和工人阶级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开拓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几十年来,我们对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历史作用始终给予高度评价。有些世界近代史著作在评述十月革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时认为。十月革命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①其理由是:“十月革命从内部瓦解德国帝国主义和德国君主制所起的作用,要比尼古拉二世继续作战所起的作用大得多”,苏维埃俄国的影响“增强了德国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后,苏联仍有侵害中国的行为。中国领土黑瞎子岛就是1929年被苏联军队占去的,至今尚未归还给中国。  相似文献   

15.
十月革命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是为人类社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十月革命虽始于苏俄,但惠及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月革命道路的延续与创新。近三十多年来,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取得的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实践基础,但同时也存在抹黑、否定十月革命、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此必须坚决予以驳斥。  相似文献   

16.
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一步唤起了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但在大革命到来之前,这种传播主要限于知识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列主义的传播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李大钊、孙中山和瞿秋白.  相似文献   

17.
欲速则不达——纪念俄国十月革命8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我曾写过一篇纪念十月革命70周年的论文,蒙同志们不弃,《文史哲》予以发表并于次年获得了山东省社联的奖励。时过近10年重翻旧作,颇有感触!当年说三道四写了几千字,讲了这个具体经验,那个具体经验,现在重新审视,发现它许多地方比较肤浅,没有抓住要害。 悠悠岁月,又过去了10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已80个年头,即将迎来它的80周年。80年可不是个小数字,是两三代人的时光,但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从人类历史发展长河来看,则有不同的意义。巴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早年对十月革命的认知与纪念经验的积累,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借鉴意义,中国共产党协调与共产国际、苏联关系的内在需要,是促成毛泽东纪念十月革命的主要因素。毛泽东不仅重视十月革命纪念的谋划,而且通过撰文纪念、致电纪念、出席纪念活动等方式,参与十月革命纪念。毛泽东主导、参与的十月革命纪念,彰显了其强化历史记忆、建构中国话语、协调中苏关系、维护世界和平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对革命性质的判断,直接影响着革命策略的制定及革命力量的定位。关于列宁对俄国三次革命(1905-1907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性质的判断,传统观点认为前两次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较新的研究则倾向于认为,十月革命胜利之前列宁对三次革命性质的判断都是民主革命。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十月革命的定性上。列宁对革命性质的判断,始终围绕如何使俄国革命尽快走向社会主义这个中心。立足经济发展状况,列宁认为俄国三次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基于无产阶级同盟者的成分分析,列宁断定俄国三次革命都属于民主革命;以政权更替为标准,列宁肯定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20.
考茨基在1919年出版的《无产阶级专政》一书中提出俄国布尔什维克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对马克思思想的背叛,十月革命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早产儿无法存活,由此质疑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同时,1991年苏联的解体再次给持"社会主义早产论"者以借口来攻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实践证明,十月革命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此后苏联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以鲜活的历史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早产论"的荒谬.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领导核心的思想蜕变.中国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向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与可实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