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峰朵”一词,我国台湾省的《中文大辞典》和日本《大汉和辞典》释为“峰上之木枝也”,引唐贯休《将八匡山宿韩判官宅》诗:“黛青峰朵孤吟后,雪白猿儿必寄来。”明李奎《游天竺寺》诗:“白云嵌紫岑,峰朵开芙蓉。”看来,这样解释还需再作探讨。“峰朵”之“峰”字无疑是山峰之峰,而“朵”是木枝吗?贯休的诗句“黛青峰朵”,用“黛青”修饰“峰朵”。“黛青”是青黑色,远山的色彩常常是这样的,近山的色彩就不会是“黛青”色的。可是远山上的木枝却是看不清楚的,只有近山上的木枝才能看清楚,可是近山的木枝是不可能呈现“黛青”色的。李奎的诗句“峰朵开芙蓉”,这句可以解释作“峰上木枝上开着芙蓉”吗?山上有各种各样的树木,怎么可以笼统地说森枝上开着芙蓉呢?实在令 相似文献
6.
7.
8.
《墙盘》中出现一“”字,诸家多释为“尢”①字。我看尚可研究。 “尢”,“盖亦由陵中的人形转来,足形已失,只作双腿一长一短之状。”② “陵”,甲骨文作或,金文作,象手持刀锯,断人一足。实际是古代的刖刑,也就是膑、、。段玉裁说: “凡古文字,今文作膑。考,司型注、大传注皆云周改膑为;而驳异义云陶改膑为,吕刑有,周改为刖者。,说文作;云,刖也。刖,说文作;云,断足也。然则膑与异制,与刖,制同而字异耳。”③《白虎通》: “者,脱其膑也。”《尚书》大传: “膑”,《吕刑》引作“”,可见膑、、、刖没有大的区别。 “尢”,是“失一足”,“双腿”… 相似文献
9.
成语“一问三不知”,不见载于《辞海》(一九七九年九月版)、《辞源》(一九七九年版)及《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一九六四年版),惟于《辞源》及《辞海》增补本(语词部分)载有“三不知”的条目,其释意虽已溯及其源,然仍欠完备。“一问三不知”,是妇幼皆知的口头禅。然辞书无载,或是因其太俗,不堪登大雅之堂,或是编辑的疏漏?恕我见闻谫陋,爰在治学程中,缀辑旧闻,今愿借贵刊一角,试释其意,冀补辞书之遗,以飨读者。“一问三不知”——《红楼梦》五十五回: 相似文献
11.
古代的蔬菜是农史、饮食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以《说文解字.艸部》所收"藜"、"莱"、"藋"为例,单看解释,三字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而通过考察可知,"藜"是古人常食较粗劣的野菜,"莱"为藜的别称。"藋"与"藜"同类,其"灰藋"一词得名之由是因其叶背面灰白且植株高大,并非因"枝叶翘趯"而名。"灰藋"后世方言音变也称"灰涤"、"灰条"。 相似文献
12.
13.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7,(8)
<正>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与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一起被誉为抽象艺术的三驾马车。作为早期几何抽象主义的先锋,他为抽象艺术开辟了广阔的表达天地。他开创了自认为艺术中的绝对最高真理——至上主义,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艺术观与世界观的抽象艺术。 相似文献
15.
《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对这段文字中的“能”字,统编高中教材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均未作注释,似将它作为常见熟字处理,而在一些较有影响的教学工具书中,则把这个字解释为“能够”①。 其实,将这个“能”训为“能够”是谬误的。它不是能愿动词而是副词。清代学者王引之云。“‘能’犹‘乃’也”,并指出“声相近也”②。意思就是“能”的意义和“乃”是一样的,而且它们的古音是相近的。为了证明“能”“乃”在一些情况下的同义,他援引了《孙子·谋攻… 相似文献
16.
17.
《九歌·东皇太一》的最后一句:“君欣欣兮乐康。”关于“乐康”的诠释,专家的释意颇不一致。 郭沫若在《屈原赋今译》中译为:“你高兴,我们喜洋洋。”是只译了“欣欣”而略舍了“东康”; 文怀沙在《九歌今译》中译为。“神啊;你多么愉快而又健康;”是把“乐康”直译为“健康”。这是根据王逸的《楚辞章句》:“欣欣,喜貌。康,安也”而来的。我们知道,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有许多注释是错谬不可信的。 《离骚》中有:“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乐康”即此“康娱”。“康娱”连文,《离骚》内凡三见,学者多所论述,早已正王逸… 相似文献
18.
19.
20.
《楚辞·天问》:“中央共牧,后何怒?蜂蛾微命,力何固?” 由于书阙有间,文献不足,此节歧解尤多。 诸士王逸《章句》、洪兴祖《补注》以“歧首之蛇争共食牧草之实”或“■一身两口争食”等妄言释此,其谬不足辨,后人从之者甚寡。柳宗元《天对》因王逸之误释而作,说什么“■啮已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