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的公民身份研究在过去一二十年间出现了由政治—法律维度向文化维度转向的趋势。文化公民身份研究强调,仅仅把公民身份理解为政治—法律意义上的成员资格,就排斥了文化非主流群体,恰恰违背了公民身份的包容理念。但是,这种把各种文化群体整合进一个共同体中的努力势必会因群体的文化差异而导致冲突,因此,寻找超越所有文化之上的一种新的文化便成了文化公民身份理论家奋力努力的方向。理论家们建议,应该通过广义的教育,在公民中发展出一种以反思和沟通为根本的、开放性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文化。文化公民身份探讨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一场基于教育的漫长革命,最终摈弃资本主义,建立伦理社会主义;以互联网等新媒体为特征的文化全球化浪潮给这场革命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文化公民身份理论的发展理念为新的认识和研究指明了一个重视公民主体性和人类关系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寻求民主发展和公民参与的统一是现代民主理论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当代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中,更多强调的是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的矛盾和对立。而参与式民主理论从个体、共同体、国家三个层面对民主的内涵进行了重构,突出了公民参与的教育、整合和制约功能。通过在地方事务、社会团体和公共领域中的公民积极参与,从而实现民主发展和公民参与的统一。本文描述了这种参与式民主的进路,为中国民主的发展提供另一个可资借鉴的视域。  相似文献   

3.
杨立峰 《浙江学刊》2007,48(6):144-149
在商议民主理想的当代复兴背景下,存在三种相互对立的公民教育观。本文批判考察的结果是,主张培养二阶自主性的弱完备性自由主义公民教育观才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4.
达尔认为公民之间的政治参与和效能感与一个国家的规模有关但并非完全依赖于它。然而在国家之内单位的规模对于参与和效能感的影响确实是重要的。地方政府培养了参与并加强了公民的效能感。使参与和效能感的价值最大化可能需要的单位大大小于我们通常假设的规模。在参与和效能感的价值方面是最优的一个单位,在其他的价值方面也可能不是最优的。达尔的分析结论对规模与民主的理论及其实践均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唐玉 《浙江学刊》2007,(6):140-143
公民身份是政治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西方历史上共和主义传统与自由派传统基于不同的自由概念而凸显出了不同的公民观,贡斯当与伯林分别对此进行了"古代人的政治自由"与"现代人的个人自由"以及"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二分,这样公民身份问题也就在这种二分法的基本框架中得以展开。社群主义的崛起虽然实现了政治哲学中心向共同体和成员资格的转变,但同时也强化了公民身份的二元对峙。而晚近以来的"公民资格"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和社群主义的集体主义之间对立的一种超越,它把自由主义对正义的要求和共同体成员资格的要求整合到一起,也是对两种公民观的一种综合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霍桑在他的第三部罗曼司《福谷传奇》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崛起中的媒介社会.他认为,社会中媒介的充斥对人的意识和公民身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越来越缺少批判反思的精神,公共空间中对话的作用日渐式微,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霍桑同时还指出,媒介社会崛起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可以在不同主体间开展真诚和富有同情心的对话以应对浮于表面的交流,从而建立一种稳固持久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7.
公民身份的多重性和复杂化已经成为全球化情势下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和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企业公民——企业伦理,生态公民——生态伦理,网络公民——网络伦理作为公民身份与公民伦理可能的三个重要面向,其认同、建构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涉到公民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转。尚在成长中的中国公民社会应基于自身独特的处境及语境,在培育和发展具有生态文明精神的公民文化和公民伦理的努力中,使其自身不断得到确证、发展和成熟,最终达至社会生态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7,(6):79-83
中国传统社会里仅有臣民之说,公民这一概念在中国起步较晚。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公民教育正逐步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中国应多借鉴国外先进的公民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对公民和公民教育基本概念的分析,找出中美公民教育存在的差异,为中国公民教育教学提供便利,以便提高中国公民教育质量和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9.
解志伟 《社科纵横》2012,(9):130-132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弱势群体基本的人文关怀,但是其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张力,这些张力贯穿在公民教育整个过程中。具体而言,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内部在地方性知识与外来文化之间、异质性取向的民族身份与同质性取向的公民身份之间以及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诉求与政治诉求之间等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关于"反动"的看法以及曾经的滥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协商民主的公民认同.为了防范这一点,首先应从观念上厘清"反动"之所以然,以使合法或合理的"反对"更充分地展现出来.具体来说,应从词源、词语辨析、词语自身划分以及词语滥用的根源等方面进行考察.其次,还应强固公民认同,其具体举措是:加强公民团结,巩固协商民主的精神纽带;普及公正,强固公民对协商民主的忠诚;增强公民的理性能力,使协商民主建立在科学精神之上;稳步发展民主政治,拓展和深化协商民主的共识;不断进行公民教育,改善协商民主的公民气质;加强公民社会生活中民主习惯的训练,使它成为协商民主的坚固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民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的是社会民主,这一思想同他们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批判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列宁强调国家形态的民主,继而确立民主集中制,并且把重心放在集中上,这同创建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俄国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有关.值得重视的是,列宁后来在思考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主时,提出了"半国家"的重要思想,这是对社会主义背景下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贡献.它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在于:民主集中制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显然已经不在集中了,党员的主体地位、权利的享有、集体决策、对权力的监督等,成为治党和治国的突出追求,而这正是我们党在追求科学发展中推动政治发展的取向.  相似文献   

12.
从公民身份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公民身份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实践形式。公民身份意味着人在一个国家中正式的和负责任的成员资格。公民身份认同意味着公民对自己生活的共同体表示接受、赞同和承认,并且以自己忠诚共同体的实际行动体现出来,积极地参与共同体的生活,履行共同体赋予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语言是存在的家,公民通过语言言说认识自己,辨认自己,进而产生归属感。  相似文献   

13.
公民社会理念与和谐社会建设——政治生态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纽结。调整、理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重点在于从建设公民社会的理念出发,改革与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建设不相适应的制度机制,使之满足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当前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改革,关键在于制度设计与执行的社会化、公开化与民主化。而实现“三化”的逻辑前提,是尽快确立构建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与进程。只有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才会是社会化、公开化、民主化的文明社会,才会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也才会是孕生良好制度的法治社会。简言之,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是建设民主与法治的和谐社会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14.
欧阳景根 《浙江学刊》2007,1(4):118-124
作为公民身份的要素之一,社会福利权利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而作为法律权利的社会福利权利,是公民的公民权与政治权的根本保障,从而也是实现自由基础上的平等的根本制度保障。社会福利可以分为积极福利与消极福利。通过社会福利权的形式,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能够把自由与平等统一起来。作为一种实在权利与积极权利,社会福利权的落实不能侵犯到公民的自然权利与消极权利,也不能以牺牲他人的社会福利权为代价。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开创了古典教育的模式。古典教育的主要形态是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最高形态是哲学教育。由城邦政治决定的公民教育形态、由贵族文化决定的哲学教育形态,构成了古典教育的基本面貌,影响深远,至今不绝。  相似文献   

16.
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具有很强的内在关联性,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背景具有与西方明显的不同,政府的主动改革发动以及经济、社会的特殊环境使得中国的公民社会和民主政治发展带有更多的"中国特色",而通过公民社会的培育来推进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在现实的中国具有特别的意义。加强公民社会组织制度化建设,强化公民社会的主体力量,构建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机制,增强公民社会的利益协调功能,是现阶段促进公民社会与中国民主政治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王雄  郭忠华 《浙江学刊》2013,(3):114-120
当前中国出现一种明显的社会阶层分化趋势。是何种机制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检视既有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从公民身份的角度对之做出解释。公民身份是一个同时包含包容性和排斥性的复合概念。公民身份的排斥性是造成阶层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的重要原因。在当前中国,农民、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在现行的公民身份制度安排下遭遇诸多排斥,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排斥。这些排斥机制造成相关社会层级的权利贫困和身份地位的底层化。公民身份的内在排斥性与国家的控制性思维紧密关联,只有改变政治控制思维以及以之相连的排斥性公民身份,才能遏制由制度排斥性所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李沁叶 《社科纵横》2014,(8):139-142
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的童话《忽至森林深处》以隐喻方式反映大流散过程给犹太人带来的文化同化、身份困惑与身份特征再造诸问题。身处异质文化中的犹太人屡遭迫害,种种迫害就其文化本质而言,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作以不同方式对犹太人进行的诸种强制性文化同化与文化消解,但其结果是在客观上唤醒了犹太人的身份意识、民族意识,推动了犹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被欧洲文化同化后的犹太人将自己视为欧洲文明的一部分,他们有着强烈的身份困惑。对自身多重性身份特征的认可使身居异质文化中的犹太人在"犹太"与"非犹太"间获得了某种平衡,这种平衡对于犹太人寻找文化归属、界定自身文化属性、化解身份困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的研读和分析可以看出,达尔的民主理论就是美国政治实践的产物,与托克维尔、熊彼特、萨托利等民主理论一样,是西方政治发展逻辑的产物。西方的民主是一个竞争性、充满争议的民主,这样的民主并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中国的民主理论应该建立在对中国政治实践的总结和反思上,超越西方的民主,发展符合中国历史逻辑的和谐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20.
阚为  洪波 《浙江学刊》2015,(1):126-130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治理方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好的结合点。其在中国民主治理场域的实践,受到了公共领域的弱小及公民参与能力及意识局限的影响,现阶段须在公共理性的导引下,通过非正式公共领域中的社区自治为实践平台以合法规避外部干预,开展小规模的协商民主实践。其目的是推进理性的、实质性的公民参与,促使公民学会协商并对公共协商建立信心,这是协商民主嵌入中国民主治理场域的先决条件与可能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