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思维活动是翻译的基础。思维作用于语言,语言也作用于思维。汉英两套语言系统在形成思想和概念的过程中,建构起两套不同的思维形态体系。文章意在深化对汉语与英语这类有明显异质性差异的语言的对比研究,从一个层面解读两种语言转换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影响的,汉英语言是隶属两个完全不同语系的语言,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探讨了隐藏在汉英语言背后的思维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汉英语言转换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出在汉英翻译的过程中如何做好汉英思维模式的转换以便译出高质量的英语译文。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特定思维方式的浓缩。汉英民族分属于东西两大不同文化体系,因而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源于两个民族深层次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意合的语言结构与综合性的思维方式是汉语表达的主要特征。本文从这一特点入手,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英文写作中的意合与综合性倾向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汉英两个民族在观察事物与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往往被忽视,使译文晦涩难懂。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思维模式在语言中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简述了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如何克服思维差异带来的障碍,提出了中西方思维差异在翻译教学中应注意导入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汉英民族不同思维模式导致这两种语言在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活动,必然受不同思维模式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到译者和译入语读者的认知。本文试图用认知学的概念合成理论来解释翻译中不同思维模式的转换过程,从而表明翻译中思维模式的转换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思维支配语言。翻译的过程是思维方式转换的过程,翻译症和忽视汉英思维差异密切相关。界定了“翻译症”概念内涵,并透过汉英思维差异,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翻译症产生的病原,提出了克服翻译症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思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不同语言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本文从汉英民族思维差异入手,从词语语境的角度,对汉英语言的语境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汉英两种语言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仅表现在字面上。汉英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审美取向、哲学传统、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需要译者透过字面去挖掘。张传彪"译海拾贝"系列文章正是在揭示导致语言与文化误读,指出避开英汉误译陷阱方面,显示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英汉翻译中的思维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民族分属东、西两大不同文化体系,因此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语言层面问题,还涉及到两民族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文章旨在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入手,分析和探讨汉英语言在词语使用和句式结构安排等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思维是语言的内在表现形式,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遣词造句的方式即表达方式是思维方式的反映。不同的民族具有相异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了各民族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这同样体现在汉英旅游宣传资料的表达中。为使国内旅游宣传资料的信息更好地为外国游客所理解,在翻译时就要按他们所属民族的思维方式进行信息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思维和语言密切相关,汉英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在语言的表述方式上也各不相同.本文通过中国学习者语料库的实证支持,对汉化思维在英语写作中的正、负及中性迁移现象进行分析,以帮助学习者全面认识迁移作用,从而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相似文献   

12.
思维方式与英语写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维和语言密切相关。汉英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 ,在语言的表述方式上也各异。双语思维是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在写作的句子结构、段落结构及语篇结构上都有所体现。多方位、多渠道地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提高跨文化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不同,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在逻辑思维方式上存在不少差异。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从理解原文到组织译文,英汉两种思维模式很可能会互相干扰。根深蒂固的母语思维可能影响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同时英语思维定式也会对译文的组织产生干扰。即是说,逻辑思维转换与运用的正确与否是导致误译的主要原因之一,能否在英汉两种思维模式之间顺利转换是翻译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英汉思维差异与语言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形态。英汉语民族思维方式由于受各自哲学和文化的影响,其思维倾向各有特征,主要表现在英语民族重抽象、分析、客体思维,而汉语民族重形象、综合、主体思维。他们的思维特征有其哲学渊源,在语言上也有不同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从目的论的角度谈企业对外推介的英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中西方民族思维模式和审美习惯不同,企业对外推介英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英汉语的两大差异造成的:首先,形合、意合的区别,汉语重形合而英语重意合;其次中英修辞习惯的差异,英文讲究直白简洁,中文讲究雅,修饰语较多.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探讨上述差异对企业对外推介英译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日语属SOV型语言,与SVO型语言体系的中、英文异多同少.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上的近似与思维方式的灵犀相通应该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从思维方式和语言心理上分析,日本人偏好从事态结果上进行表述,日语属于"不及物型语言「なる型言语」",而中、英语则多以动作行为的施事方为表述中心,属于"及物型语言「する型言語」".因此,同样的内容,往往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中西思维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主题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思维重视整体性和含蓄性,而西方思维注重分析性和逻辑性。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惯于将主题句“藏”于段落当中,且阐述篇章段落主旨贵于“曲”,即迂回曲折地表现篇章段落中心思想。这在崇尚直线式表达的西方人看来是不恰当的,甚至是没有经验的表现。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汉英思维的文化差异,这是导致语言使用差异的一个本质因素。从理论的高度指导大学英语写作,更好地帮助学生用英语语篇模式来安排文章结构,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  相似文献   

18.
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加之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难免会产生思维模式的差异。这就需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对于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有确切的认识。首先对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进行分析,然后从语言表达、书面表达以及商务往来这三个方面简要探讨了思维模式不同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中既有名词特性又有动词特性的那类词是动名词,英汉动名词语结因英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而不同。英语有大量的形态变异,而汉语缺乏形态变异,使得英汉动名词语结的任何形式在构成要素和语法结构上均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根源在于操英语者和操汉语者分别强调抽象逻辑思维和形象具体思维的不同文化,文化影响语言。文章在明确动名词语结概念的基础上重点揭示英汉动名词语结不同形式的具体差异,并深层次挖掘其差异的文化源头,以期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动名词有更明确的认识并通过英汉对比提高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20.
英、汉民族分属东西两大不同文化体系,由于种种原因,长期来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意识,使得英、汉语的写作章法各不相同.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使学生意识到这一差异,在英语写作中,避免汉语思维模式的负面转移,尽可能用英语的思维模式来布局谋篇,才能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