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汉语语法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发展贯穿整个历史。动补结构的产生使得被动句有了产生的可能。而"被"字在语句中位置的历时演变及人们的频繁使用,则成为被动句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金捷 《现代交际》2012,(4):46-47
在英语语言中,被动句被广泛使用。英语被动句的汉译实践过程中,不存在固定单一的转换模式。本文从分析英语言和汉语言在被动句使用和表达方面的相同点和异同点入手,力图找出英语和汉语被动句的特点。并且本文选用英文名著《傲慢与偏见》与李献民和孙致礼翻译的两个汉语译本为对比语料,探讨了英语被动句的汉译技巧及其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日语被动句是日语学习中的重点。初步掌握日语被动句基本结构的学生,常常盲目按汉语的表达习惯用日语被动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灵活运用日语被动句,本文从日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日语被动句误用的原因,并探讨日语被动句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1930年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爱因斯坦知道后,耸耸肩膀说:“一百位?干嘛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爱因斯坦真不愧是爱因斯坦,他以这机智而不失幽默的思辩,向热衷于人海战术者昭示:人多未必力量大!人多力量大,这句耳熟能详的大俗话,千百年来人们笃信不疑,以为这句大俗话永远是大实话。但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人新事对“人多力量大”这句圭臬性的俗话提  相似文献   

5.
韩国语的被动句对于学习韩国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汉语和韩国语中都有被动句,但由于两国语言在语法结构和语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学习韩国语的中国学生经常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在使用韩国语被动句时频繁出错,甚至根本不能理解韩国语的被动句。因此本文分析了韩国语被动词的几种构成方法,并比较中韩两国被动句的异同点,最后总结出韩国语被动句的几种常用句型,希望以此为基础,研究出更容易让韩国语学习者理解的被动句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姚婧 《现代妇女》2014,(12):267-268
长篇小说《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对《我是猫》中日语被动式表达方式的分析可以得出,在翻译由自动词构成的间接被动句时,可以与汉语主动句一致,也可以与汉语被动句一致,而间接被动句需与有标识的被动句一致。本文主分析《我是猫》中的日语被动式表达与翻译思路构架方式。  相似文献   

7.
《論語·微子》"曰:‘吾老矣,不能用也。’"有歧義二:1.或謂景公所云,或謂孔子所云。《論語》文例,每章孔子所說首句之前,必有"子曰""孔子曰",此句則無;此句後"孔子行"也可證明此句非孔子所說;此句若爲孔子所說,不當爲"孔子行",而應爲"遂行""乃行"。可知其爲景公所說。2.或謂景公說自己"不能用",或謂景公說"不能用"孔子。因爲"用"後未帶賓語,可知"用"的受事乃前文之受事主語,即景公。這也和《史記》所載吻合。3.本文所用方法爲楊樹達先生倡導的"審句例"。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表达思想、感情、想法等的主要手段。被动句这一表达方式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根据日本语言学者玉村文郎的解释说明,被动是动词的词汇—语法范畴内的一部分,是针对"非被动"的一种有标形式。在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的被动句中,存在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时,也各自有着自己的特点。因此,我认为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能够理解日语的被动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被动句相比,祁东方言中的“得、把”字被动句较有特色.本文主要介绍祁东方言中表被动的“得、把”字被动句的句法格式、语义特点,并进一步将其与普通话中“被”字句进行比较,阐释其不同点.  相似文献   

10.
刘再复(以下简称刘):最近读了尊作《我的哲学提纲》,发现你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观点,即认为“爱情可以多元化”。 李泽厚(以下简称李):哦,你注意到了?我在不显眼的地方提了一句,你是发现这句话的第二个人。在你之前,也有一位朋友发现了。这可能是要引起麻烦的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11.
过去分词,作为英语动词的四种基本形态之一,在句中的用法比较复杂和多样,但不管用到哪里,万变不离其宗,及物动词大都少不了其固属的被动概念.在一个完整的谓语结构里,或是有助动词be的非谓语动词里,由于"be+p.p"的形态鲜明,学生大都能看清过去分词的被动意义,翻译即使不怎么顺畅,也不容易出错,如: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先驱,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就会入迷,执着一念,变被动为主动,忘我学习,不但不觉得学习是乏味之事,还可弥补智力不足,学习就会大见成效.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认知角度对英汉被动句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在结构和功能上对英语和汉语被动句进行认知诠释,然后又对其在认知层面进行异同对比。  相似文献   

14.
休闲别墅     
闲着的眼男人的六句经典蠢话1“.我当年……”说这话的男人,很容易让人想到,这人肯定现在很“面”。因为好汉不提当年勇,提起过去就两眼发亮的男人,明摆着是现在信心不够。这句话就像标签一样,在告诉别人:我现在不行了。2“.你这是怎么搞的?我早就知道这不行。”  相似文献   

15.
孙晶晶是安徽滁州师专一名多才多艺、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去年二月被确诊患有肾衰竭尿毒症。医生说:换肾是让她恢复健康、重返校园的唯一办法,肾源最好来自亲人。令晶晶不解的是,平时对自己那么好的父母始终不提为自己换肾的事。是他们自私吗?他们并不爱自己吗?一位同学无意间的一句问话揭开了这其中的秘密,消除了晶晶心头的困惑。然而答案却是一个她最不愿意相信的事实:百般疼爱她的父母不是她的亲生父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6.
高文明 《老年世界》2011,(20):24-25
某天吃早餐时,我不经意地提了句“公司可能要裁员”,抬头却发现父亲的脸变得忧心忡忡。我感到有点好笑,连忙解释:“只是裁主管级以下的,不会裁到我的。”父亲明显松了口气,拿起豆浆喝了一大口。转过头去,他又向老妈抱怨:“我说了要吃天桥边那家店里的面包,怎么又买大门口这家的.一点都不好吃。”  相似文献   

17.
暴风明 《职业时空》2013,(5):112-114
日语专业学生在用日文撰写毕业论文时,除了论文内容、结构上的问题之外,在语言表达层面上也经常容易出现错误。这一层面上的错误很多是由于不熟悉日文论文的文体特点造成的。日文论文的文体特点包括使用“てある”体结句,多使用被动句和自发句,多使用双汉字构成的汉语词汇,不能使用终助词、缩约形、拟声拟态词等等。  相似文献   

18.
六、弗洛伊德主义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历史是无情的法官。一个人的沉浮荣辱并不以人(包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波林在《实验心理学史》中给弗洛伊德以高度的评价:“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这里你便可有一个伟大的最好标准:身后的荣誉”。但是,  相似文献   

19.
有些时候,你往往会做些"傻事",但你知道,这不为别的,为的是亲人的心。一周日回老家,我随口说了一句:"在济南根本买不到好的玉米面。"放行李的工夫,老妈就下了楼,一小时后才气喘吁吁地回来,提了一蔸子玉米面,说:"是在最好的一家杂粮店买的。"那家店铺在小城的最西边,看着她满身疲惫,我埋怨她怎么不告诉我,我可以开车过去。老妈说:"你好不容易回来,休息一会儿。"  相似文献   

20.
浩浩 《现代交际》2005,(5):71-71
大学毕业后留在上海,我进了一家规模不大的私营企业,部门经理对刚入行的我十分关照,有什么重要任务都敢放手让我做,在业务旺季我周末来加班,他还主动和我提加班工资的事情。下了班,经理有时会请大家吃饭,或者去酒吧、KTV放松放松,每次出发他都不忘了招呼一句:"小贤呢?和我们一起去!"我知道, 部门经理是把我当成自己的"私人"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