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7岁,农民。因"发热、腹胀、纳差3周"于2013年9月13日入院。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畏寒,热型无规律,体温波动在37~39℃之间。同时感腹胀、纳差、恶心,偶有反酸、呕吐,伴间断双下肢浮肿,无腹痛、腹泻,无明显咳嗽、咳痰、气促。起病后患者消瘦、乏力明显,体重减轻约7.0kg。在院外曾做胃镜检查,为胃体黏膜微隆病变。经上海市肿瘤医院会诊读片,报告为:胃体黏膜内见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84岁。因“恶心、呕吐3天”入院,患者入院前3天因食用方便面后渐起恶心、呕吐,呕吐清水,量少,伴呃逆,伴腹胀、头昏、气短、四肢乏力,无发热寒战,无胸闷胸痛,无呼吸困难,病后在当地输液治疗,无腹痛,无呕血、黑便、腹泻,病后曾至当地卫生院行相关诊治(具体不详),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合病史。入院后以“急性胃炎”入消化科诊治,查体:体温36.2℃,心率4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差,自动体位,检查合作。黏膜无黄染,无出血点,未见肝掌、蜘蛛痣,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颈软,双侧甲状腺未扪及肿大。  相似文献   

3.
1.病例情况患者女性,70岁,因"右下腹疼痛2天"入院,大便每日1次,干结,无恶心呕吐及腹泻。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L2椎体压缩性骨折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检:T36.2℃,P78次/分,R19次/分,BP140/80mmHg,神清,心肺听诊正常,肝脾肋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2岁,因"发现会阴包块并逐渐增大5年"入院。患者5年前发现左侧大阴唇中上1/3处一黄豆大小包块,质中,无压痛,未行特殊诊治,后包块逐渐增大,无痛经,无发热及尿频等不适,行走不受限。患者平素月经规律,G3P1A2,24年前自然分娩1次,药流2次,否认会阴侧切及外伤史,结扎避孕,否认家族类似病史。妇科检查:外阴左侧大  相似文献   

5.
冷棱 《小康生活》2005,(5):45-45
选料及浸泡 1、原料选取。选择颗粒整齐、无虫蛀、无发热霉变、色泽黄亮的玉米粒作为原料,认真清除杂质和尘埃。2、浸泡要点。玉米粒浸泡要根据季节及气温的高低来合理确定时间,要长短适宜,既要使玉米粒中的蛋白质最大限度地吸收水分,又要防止因浸泡时间过长增加酸度而破坏蛋白质。先用冷水浸泡3~4小时,水量以淹没玉米面15厘米为宜。浸泡时,随着玉米粒吸水膨胀,浸泡水位不断下降,待下降至料面以下6—7厘米时,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3岁。腹痛2月余入院。患者诉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中腹部为主,呈间断性隐痛,疼痛程度中等,可忍受,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时疼痛缓解,未向其他部位放射,伴反酸、恶心,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血便及里急后重等。入院查体: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平坦,中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胸片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阴性。  相似文献   

7.
小儿腹泻特别是秋冬季腹泻,多是由病毒及多种其他病因而引起。患儿大多数是2岁以下的宝宝,6-11月的婴儿尤为高发。由于1~2岁的宝宝生长发育特别迅速,身体需要的营养及热能较多,但是消化器官却束完全发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较少,因此,消化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8.
1.病例情况 患者男性,70岁。主因乏力、头痛、头晕、食欲下降3月余,恶心、呕吐2周,尿少3天于2007年2月5日收入院。患者曾在外院就诊,因肌酐为406μmol/L,尿蛋白+++,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给予“尿毒清”等治疗,症状无缓解而转我院。患者发病以来视力下降、偶有牙龈出血等。查体:体温36.6℃,血压160/100mmHg,慢性病容,贫血貌,双下肢可见散在紫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性 ,2 2岁 ,因脐周疼痛 2h入院。无腹泻 ,无恶心、呕吐、肠鸣音 ,腹平软 ,脐周压痛。 2 0 0 3年 1月 11日静脉点滴左氧氟沙星 0 .4 g ,患者输左氧氟沙星约 30mL时 ,突然出现咽喉部不适、失声、面部潮红、口唇周围高度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测血压为 70 /5 0mmHg ,心率为 6 8次 /分。考虑为过敏反应 ,立即停止输液 ,更换液体为平衡液 ,静脉推注地塞米松 10mg ,肌肉注射非那更2 5mg ,吸氧 3L·min-1。 2 0分钟后 ,症状缓解 ,测血压为90 /6 0mmHg。但仍感咽喉部不适 ,说话困难 ,口唇肿胀发麻 ,即请皮肤科会诊医师 ,给予…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2岁。因“头痛头晕2月余”入院。患者约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伴恶心,无呕吐,伴视物模糊及双下肢无力,无意识障碍及四肢抽搐,门诊颅脑MRI检查示(图1,图2)示:“松果体区占位伴梗阻性积水”。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在高校普通体育课的侧向沿步推铅球教学中,学生经常易犯错误,产生动作不协调,只用手臂力量推铅球等。教师在组织教法中,如何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校普通体育课推铅球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在实践中纠正错误的方法,供同行们参考。2推铅球教学中常出现的典型错误及纠正。2.1滑步过程中上体过早抬起,并重心移向左腿。2.1.1原因分析①对滑步动作概念不清楚;②滑步时摆蹬不协调;③上体过早向左侧倾斜。2.1.2纠正方法①教师上课时讲解要清楚,示范正…  相似文献   

12.
肺炎发生在青壮年和儿童身上症状一般比较明显,但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情况就不同了。老年人由于全身和局部反应性降低,往往缺乏通常那些典型的症候,例如老年性肺炎患者体温正常或不升高者达40~50%,而且即使发热也大多数都是轻中度的发烧,只有半数的人有咳嗽和咳痰,另有半数的人则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的症状,有的还出现尿频、尿失禁、脱水,情绪异常、心率不稳和休克等等症状,大约有半数的人白细胞并不高,这些不典型的表现给诊断带来了很多困难,所以需要特别的留心。  相似文献   

13.
慢性腹泻的原因非常复杂,不一定是由肠道炎症而引起。其他一些疾病的早期表现不典型,有时可只表现为慢性腹泻。例如: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全小肠扭转是一种诊断困难、病死率高的急腹症。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本文就此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病例一:女性,60岁,因饱餐后持续上中腹痛、腹胀1小时,2008年3月23日至社区医院急诊。查体:BP:  相似文献   

15.
廖春梅 《老友》2013,(2):52-53
案例:65岁的黄女士患有糖尿病。一年前。经人介绍。她开始服用某品牌保健食品.并且把医生开的药都扔到了一边。2012年4月3日晚.黄女士因腹泻而昏倒.经诊断系糖尿病所致。直到此时.黄女士才注意到自己一直服用的保健食品既无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及标识,也没有QS质量安全标识及生产许可证编号。面对黄女士的索赔.该保健食品销售者却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老年人支气管异物的认识,从而能及时诊断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法分析我科近十年来纤支镜室检查及治疗的老年支气管异物患者8例。结果8例中仅有1例检查时已确诊为支气管异物(为金属牙套),7例临床诊断分别为肺部阴影性质待查(疑肺癌)2例,慢支感染3例,肺炎1例,支气管哮喘1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其中反复咳嗽、咳痰伴发热5例,咯血3例。异物滞留气管、支气管时间3天-1.5年。4例经纤支镜钳出或吸出异物,4例在纤支镜钳检后异物自行咳出。结论老年人支气管异物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原有慢性疾病所掩盖,且往往不能提供异物吸入史,故而容易造成临床误诊。纤支镜检查是确诊和治疗老年人支气管异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统常见的急症,发生在老年患者尤为常见,症状不典型,病死率极高,腹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明显增加。腹泻如果能及时控制,是减少腹泻并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的关键。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12例老年腹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炎 《山西老年》2012,(7):59-59
藿香正气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由荣香、苏叶、茯苓、白芷等药物组成,功效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多用来治疗发热恶寒、头痛、胃痛、胸满恶心、呕吐腹泻等,为夏秋季节常用的中成药。  相似文献   

19.
1.病历资料 患者男性,55岁,于2010年1月17日因“进食后胸骨后不适10余天”就诊于本院,行胃镜及病检提示:距门齿33~38cm处食管鳞状细胞癌、距门齿26cm处见食管增生鳞状细胞上皮。于1月25日行食管癌根治、胸顶胃食管吻合术,术中见病变位于食管中下段,约5&#215;4cm,质韧,侵及食管外膜,活动性差,周围见多枚肿大淋巴结,胃左淋巴结肿大(2.5&#215;2cm),术后病检(201001408)为食管鳞状细胞癌,高-中分化,侵及食管壁浅肌层近深肌层,两切缘未见癌累及,胃左淋巴结见癌转移。术后于2月23日行DF方案化疗1周期。后于2010年3月~5月行NP方案化疗3周期。于2010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行纤维鼻咽镜提示:左声带固定;复查胸部增强CT考虑食管术后并气管左侧淋巴结转移,遂行气管左侧转移淋巴结适形放疗31次(DT=62Gy),11月10日放疗结束,放疗期间口服希罗达(卡培他滨片1.0片/次2次/日)化疗3周期。于11月18日行全身热化疗1周期(OXA 200mg d1+卡培他滨片2.0 d1-14)。后长期口服氟尿嘧啶。因CEA升高于2011年2月15日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行PET-CT示:食管-胃吻合口处团块状异常放射性浓聚影(大小4.7&#215;4.4&#215;5.4cm),最大SUV12.5,考虑局部肿瘤复发,腔气间隙、主肺动脉窗多个增大淋巴结。2月17日行胃镜提示吻合口处黏膜慢性炎症;来我科查胸部MRI提示:T3-7椎体左侧椎旁团块,考虑转移。于2月24日至4月4日行吻合口复发病灶放疗27次(DT=54Gy),于3月15日、3月22日、3月29日分别行紫杉醇100mg化疗增敏3次,治疗后好转出院。2011年5月患者出现背痛,有咳嗽咳痰,查胸部CT ( c110330)提示:食管纵隔瘘形成。遂于2011年5月19日胃镜引导下行支架置入术,并行异体造血干细胞及异体免疫细胞输入治疗4次(即先行一次异体造血干细胞输注,以维持生命体征。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利用患者自体肿瘤细胞,通过体外诱导分化培养靶向免疫干细胞回输,靶向杀灭患者的体内肿瘤细胞)。患者咳嗽咳痰及背痛症状明显缓解,复查胸部CT及MRI示食管胃吻合口及椎旁肿块基本消失(见图1)。  相似文献   

20.
<正>颈动脉海绵窦瘘是神经眼科综合征的一种,大部分患者首发症状为眼部症状,有文献报道高达80%~([1])。现报道1例颈外动脉海绵窦瘘病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2岁,因"左眼反复肿胀、流泪4月余,再发7天"入院。患者于4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眼胀、流泪,尚可忍受,偶有头胀痛、眼痛,无恶心、呕吐,无抽搐、肢体乏力、麻木,无畏寒、发热等不适。既往有2年余高血压病病史,血压最高达170/100mmHg,自服卡托普利控制血压,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