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整个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历史经验一再证明: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主动;谁把农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基本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肯定农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主力军地位。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是他一生中最富有创造性的重大贡献之一,反映了我们党解决农民问题的集体智慧,对于我们今…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若干民族理论思想探析吴金,王有星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与中国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①系统地确立了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与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民族问...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矛盾同一性理论,是我们党在领导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奋斗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中出逐步形成和成熟起来的。它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同一性的原理为基础,概括了实践提供的新经验,从而引进了新的内容,并且带有我们民族的特色,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贡献。毛泽东的矛盾同一性理论,集中地体现在他的《矛盾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主要著作中。  相似文献   

4.
一 关于农民战争的思想和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一再提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并深刻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为了对今天的农民有更真切的了解,他还对昨天和前天的农民进行了历史的考查和研究。毛泽东对中国农民战争的论述,作为一个理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并论证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无产阶级文化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本文拟从精神文化的角度,着重探讨毛泽东关于“观念形态的文化”理论,及其在建构和发展当代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现实指导意义。一、关于中国文化的主体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毛泽东在建构中国新文化理论时,首先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中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原则。毛泽东对教育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提出了关于教育的目标,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一系列深刻的思想原则,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7.
<正>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他和毛泽东、彭湃是我党最早研究农民问题的三位革命家。关于毛泽东、彭湃领导农民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宣传。但关于李大钊这方面活动的研究和宣传甚少。本文仅就《李大钊选集》中的有关文章进行一些粗疏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可  宗成 《理论界》2014,(1):10-12
农民问题是事关中国发展的最大的影响因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势必要研究中国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对于实现马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深刻的历史影响,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观点对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农民地位的客观评价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工农联盟启蒙思想两方面入手,引出农民问题的相关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论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革命伟人把马克思主义农民观点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进而获得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农民问题的相关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解决农民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在中国社会得到了实践和发展的同时,也造福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开始把精力转移到中国农民问题上 ,先后在湖南、广东、上海、湖北等地 ,积极从事农民运动 ,不断积累经验 ,并进行系统总结 ,形成了一套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他提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 ,解决农民问题的策略是建立农民政权和农民武装。这些思想 ,为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作为擅长研究农业和农民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大师,毛泽东关于农业的一系列论述是他整个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学说的新鲜血液,有多方面的重大突破.我们应当科学地汲取并弘扬毛泽东农业思想的精华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后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它发展的脉络,进而升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使得中国农业科学发展的思想系统化.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关于民族问题的思想和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运用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成果和贡献,是在中国共产党不断地认识和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同志不仅创立了关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坚持了马列主义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领导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使各民族走上了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道路。毛泽东同志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二理论和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原则。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他的正确领导,加速了新中国的诞生。他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些经济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宝库,在今天仍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我们认为,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以下几方面的经济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一、毛泽东同志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经济特点的分析毛泽东同志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是从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上着手的。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中,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当时的社会性质,作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过去三千年来的社会是一个封建社会,这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存在着四个主要特点:第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第二,封建的统治阶级——地主、贵族和皇帝,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农民的土地则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第三,地主贵族和皇帝不仅依靠剥削农民的地租过活,而且强迫农民缴纳贡税和从事无偿劳役,用以养活国家官吏和镇压农民的军队;第四,保护封建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创造了一整套科学的决策思想,毛泽东的决策思想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独创性地解决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领导艺术,它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毛泽东的决策思想异常丰富,本文旨在通过对毛泽东决策活动中几个重要思想的研究,探讨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作的决策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领导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及所形成的经济建设思想,较之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经济建设思想更为系统、更为科学和完整。他的中央苏区经济建设的思想,是在同党内“左倾”错误的斗争和反对国民党经济封锁,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经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中央苏区经济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经济关系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它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原理与中国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实际紧密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红色政权和根据地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申长秀 《理论界》2004,4(2):86-88
怎样认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我们党对农民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决定着中国民主革命的成败。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是毛泽东农民观得以确立的最基本、首要的前提。诞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经典论述与中国的历史实际并不整合。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符合自己国情的农民观,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集体的智慧。瞿秋白作为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党内最早认识并比较系统论述农民问题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关于农民问题的认识,为大革命失败后顺利地进入土地革命战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农民问题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毛泽东的农民问题理论,是在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经过艰苦探索而创立起来的,它的形成主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一、大革命时期是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的萌芽阶段1924年到1927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这场革命运动声势浩大,席卷全国,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中国的“大革命”.20年代前半期,毛泽东把主要精力放在从事工人运动上.对于中国的农民问题,他虽然从农民人数众多这一角度觉察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但总的来看,由于他没有实际接触过农民运动,因而对中国的农民问题还缺乏具体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1924年国共合作实现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毛泽东逐步加深了对农民地位的重要性和工农联盟意义的认识.1925年初,他对韶山一带农村情况进行了调查.是年秋,他到广州主持国民党宣传部工作,并在农民运动讲习所授课.从这时起,他便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农民问题的研究和领导农民运动中.1925年11月,他在回答“少年中国协会改组委员会”所提问题时明确地说:现在注意研究农民问题.此后,毛泽东一直把农民问题作为探索中国革命的一个中心问题.在北伐战争过程中,湖南湖北等地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农民阶级显示了巨大的革命力量.革命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从一个农家孩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由于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大国,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毛泽东花费了相当多的精力解决中国农民的问题。总结和概括毛泽东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不仅是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继承毛泽东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指导今后的农村工作,而且是我们纪念毛泽东、缅怀毛泽东、宣传毛泽东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当代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湖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肖浩辉等五位同志,勇敢地承担起这一历史职责,写成《毛泽东与中国农民》一书(以下简称该书),对毛泽东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可喜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建设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他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在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当前,面对风云变幻的复杂国际形势和国内繁重的建设任务,在全党深入开展“三讲”教育活动中,探讨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主要贡献,重温毛泽东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深刻丰富的思想观点,对于我们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把党建成领导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 80年的发展历程中 ,不仅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 ,而且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领导思想体系。其中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接班人理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它是对马克思主义领导思想的发展和创新 ,为我们在 2 1世纪如何做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理论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贡献接班人理论或接班人问题是毛泽东于 2 0世纪60年代初 ,作为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阴谋的战略对策提出来…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分析了农民的特点,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及其领导集体的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在各自所处的不同历史阶段,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农民问题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农民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