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的空间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不仅在时序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四季循环,而且在空间上也有它坚实的环境坐标系,呈现出庭院结构的特点。庭院意识与四季意识的融合,构筑起《红楼梦》艺术结构既集中统一又四处伸展,既相对静止又流动变化的立体综合思维态势,充分体现出中国人传统素朴的整体观念和求统一的思维方式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辩证综合、互补相济、直觉意象的特征,从而打破了旧小说单纯以结构故事为中心的单线推进式的平面性结构格局。大观园的四时气象主要通过梦之夏的铺陈来渲染出贾家的富贵繁盛,从而与梦之秋冬阶段的萧条空荡形成艺术上的极大反差,即一极热一极冷,一喜一悲,互为反衬,呈现出小说四季阴阳正反对比式结构,显得既博大万象又寓意深远。在四季性意象思维中,小说通过巧妙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园林意识,抒情性地而又画面生动地将对社会、人生和自然宇宙的思考有机贯通起来,达到了情深、景美、理透三者融合无间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雷鸣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上,花园意象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红楼梦>文本中有完整的花园描写,<红楼梦>中的花园和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浸润着儒释道多家的思想观念,承继并升华了中国文学的传统意象,表达了人类渴望生活美好、环境和谐的愿望,反映着人类对女性的亲近和对大地的崇敬,映照着人类解决天人关系不懈努力的脚步. 相似文献
3.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92-101
中古乐府诗中的四时歌是一组包含四种调高(或调式)的套曲,四时歌即是四调歌,具体而言,春歌即角调歌,夏歌即徵调歌,秋歌即商调歌,冬歌即羽调歌。南朝音乐文学中,由于五音配五行四音配四时等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精神的支配,同时由于礼乐制度上重建汉代四时迎气郊祀礼乐仪式的需要,郊祀四时歌率先生成,并且使得四时歌演奏模式成为经典的雅乐演奏模式。随着吴歌西曲逐渐进入宫廷,《子夜》《白纻》等民歌形态的歌曲借助四时歌雅乐演奏模式完成了雅化,形成了清商新声四时歌。十二月歌演奏模式是对四时歌模式的进一步扩衍。从南朝到隋唐,乐府诗中的四时意象和四季描写,与四时歌的演奏模型以及四音配四时的审美文化心理息息相关。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于我们解读当时的乐府诗的音乐信息,提供了相应的考察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若琼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3):80-83,87
柳经常出现在我国古代抒情文学作品中,成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独特意蕴的文学意象。拟从柳意象的原型内涵入手,对《红楼梦》中柳意象的艺术表现进行梳理,试探讨其作为叙事文学对柳意象内涵的继承和深化。 相似文献
5.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8-69
《红楼梦》运用"落花"这一意象及其相关衍生意象,象征了繁华梦的破灭与女儿国的瓦解,体现了悲壮的死亡之美。《红楼梦》中的落花意象在多个层次和角度隐喻着大观园众多女儿的精神结构,体现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宏大死亡主题,蕴含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潘承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红楼梦》问世以来 ,关于“红楼”出典和《红楼梦》命意的索解 ,除了索隐派若干奇异的猜测 ,出现了一些会心的领悟和一个荒谬的循环。全面考察曹雪芹的生活经历并审视《红楼梦》文本所得七大证据表明 ,曹雪芹曾经寝食《全唐诗》 ,浸淫《全唐诗》。《全唐诗》中 60例“红楼”意象 ,所含九种含义可归为五类意蕴 ,与此对应 ,《红楼梦》命意可作由浅入深、由面到点、由实写到哲思的五重索解 ,小说的主人公、背景、情节走向、主导线索、哲理追求一切都可以由《红楼梦》这一书名化入或展开。二百年来特别是2 0世纪末有关《红楼梦》书名命意的肤浅和乖谬之见可以去矣 相似文献
7.
郭梅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1)
灯烛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常见和重要的意象.《红楼梦》中的灯烛意象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彰显人物气质和表现作品主题,其主人公如林黛玉等与灯烛意象的完美契合,可谓蕴藉深邃、涵泳深广.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和《红字》诞生于不同的国度,却都运用了“红色意象”象征的手法。文章试图以美学批评为基本的立场方法,以文化符号学为考察的出发点,对这两部小说作初步的平行研究,以寻求其中含有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并揭示造成不同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背后,“红色意象”在东西方隐含的不同的宗教、哲学、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9.
潘承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70-78
<红楼梦>问世以来,关于"红楼"出典和<红楼梦>命意的索解,除了索隐派若干奇异的猜测,出现了一些会心的领悟和一个荒谬的循环.全面考察曹雪芹的生活经历并审视<红楼梦>文本所得七大证据表明,曹雪芹曾经寝食<全唐诗>,浸淫<全唐诗>.<全唐诗>中60例"红楼"意象,所含九种含义可归为五类意蕴,与此对应,<红楼梦>命意可作由浅入深、由面到点、由实写到哲思的五重索解,小说的主人公、背景、情节走向、主导线索、哲理追求一切都可以由<红楼梦>这一书名化入或展开.二百年来特别是20世纪末有关<红楼梦>书名命意的肤浅和乖谬之见可以去矣. 相似文献
10.
王海萍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红楼梦》是一部诗化的、意象化的小说,而在众多的意象中,花意象无疑是最具核心意义的审美意象。花的意象在诗化众女儿生活、深化众女儿性格及预示众女儿悲剧命运三方面,在塑造众女儿形象时显示出其神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李欧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3):182-185
《红楼梦》中的梦幻有重要的结构功能。首先,梦幻构成这部巨著的框架,通过遥相呼应的回环之梦,包囊提挈全书。其次,用梦幻来组织叙事主线和意念主线,使众多的人、事、物、境、情、意、能繁而不乱,脉络清楚。再其次,梦幻又是诸多情节中的支撑点和枢纽。整部的《红楼梦》就在梦与醒的流转进出中展开,似真似假,虚实相生。 相似文献
12.
俞晓红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1):29-39
《红楼梦》意象是百年红学研究中的一个颇受关注的对象。从景象、境象、物象、颜色气味意象等角度概括梳理《红楼梦》意象及其象征意义研究的历程,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淮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132-138
唐诗宋词中有不少的"红楼"诗词,这些诗词中的"红楼"意象内涵丰富,尤其"红楼"意象中鲜明而浓郁的悲情美与<红楼梦>凄迷的悲情意境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曹雪芹是以个人的生命体验"介入"到了唐诗宋词的解读,自觉地将唐诗宋词中"红楼"意象所涵括的各种意态情志融入他的艺术创作之中,这更有助于形成<红楼梦>诗化的意境与风格. 相似文献
14.
李春强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111-114,144
曹雪芹通过现实世界、理想世界和神话世界亦即大观园、太虚幻境和大荒山三重世界的彼此交融,错乱其年代,虚拟其时空,实现小说的虚化,将一连串极具表意性的审美意象序列凝聚起来,又辐射开去,富有诗意地上演了《红楼梦》的三重悲剧。对这些具有浓郁的象征性、甚至神秘色彩的审美构体——水、石、花、花园及其一系列变体进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红楼梦》的三重悲剧世界。 相似文献
15.
贾玉梅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89-92
《红楼梦》作为一部中国文学经典,书中的文化意象比比皆是。中外文化间的差异使得文化意象翻译成为《红楼梦》翻译过程中公认的难题。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十二首菊花诗时,尝试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诗中出现的诸多文化意象进行翻译。杨译主要采取直译的方式,直接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字面意义;霍克斯对文化意象采用灵活的处理方式,尽可能地排除理解障碍,同时保证译文的审美趣味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6.
张卫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4):96-99
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文化意象丰富,要求译者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文章从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着手,对比分析了杨完益和大卫·霍克思的两个英译本对文化意象的不同处理。杨宪益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尽量保留原语中的文化意象,霍克斯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可读性强,但影响了文化意象的传递。 相似文献
17.
汪宏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品,但由于流传下来的只有八十回,因而成为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人们一直没有真正找到如胡适先生在《〈红楼梦〉考证》中所说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各种学派都难以自圆其说。本文提出了《红楼梦》内在隐藏的理性的结构原理,并以此推断曹雪芹的原意就是只写八十回,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都已隐在前八十回之中,通过结构原理可以将其全面发掘出来。 相似文献
18.
吴琼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1):36-41
<红楼梦>中的"风"或衬托场景,或点染心境,或配合着整体的叙事节奏,在景物描写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风"还是小说诗词曲赋的重要意象.与红楼物性格命运息息相通;"东风"意象更长期引人注目,其含义颇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戚健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3):96-98
《红楼梦》书名英译的难题折射出了文化意象的可译性限度,但可译性限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增强而逐渐降低的。从这个趋势来看,文化意象的翻译应尽量采取异化手段法,尽可能完整地传递原文意象,如果“意”“象”不能两全,则取“象”而舍“意”,即保留源语中的意象符号,期待中西文化的融合使西方读者对中国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而逐渐理解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对小说传统写法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叙事结构上。主题的复合性使得《红楼梦》在叙事整体结构切分上具有多层次的特点。从宏观建构考察,《红楼梦》采用了单线贯穿、多线并进的叙事方式;从微观结构上看,《红楼梦》在情节组织上具有"生态性"的特点,体现出向传统美学回归的迹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