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根据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和高校毕业学生对学校教学的意见反馈以及就业工作的现状,高等学校应优化专业结构,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全社会整体就业环境紧张、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和综合素质低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对策有: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就业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多就业机会;强化管理和服务,优化毕业生就业环境;调整高等教育布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难探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建立符合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机制,端正毕业生就业思想,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符合新形势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5.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政府。社会对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内容、方式方法的变化,毕业生的社会评价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配”制度向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过渡。由此就带来了高校就业工作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根本变化。如何树立毕业生正确的择业观、沟通就业信息、完善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已成为高校和人事部门共同关心积极探讨的问题。高校应主动适应形势,就如何…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对高等教育制度促进的结果.不同类别院校有不同特色,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因其特殊性而具重要意义,健全和完善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已经成为民族院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必须面对并切实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出发,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制度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的分析,论述了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对改变人们关于高等教育任务的旧观念、对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和学籍管理、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时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超常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逐年大幅增长,使我国跨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愈来愈突出,成为加快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理所当然要在促进和服务毕业生就业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其中很现实、很具体的就是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本文从5个方面阐述了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的目标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就业教育"转化,高校毕业生能否更好的就业,成为评价高校成败的重要指标,通过合理的建设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可以更好的提高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机会;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就业人才,实现我国的人才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出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众化"就业是高校毕业生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目前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是势所必然,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业难的根本原因除了结构性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个人职业选择性的问题.调整传统的就业观,建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大众化"就业观,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2.
探析我国高校扩招与毕业生的需求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的扩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但是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我国社会经济增长和市场对高水平人才需求增长的速度,造成了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文章将从高校扩招的背景及其影响来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从而对毕业生就业的走向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校就业率政策在激发高校提高办学质量、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之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日益受到重视。针对目前就业率评价与统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理性地看待高校就业率就要合理设置统计时间、科学界定就业率统计途径、结合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来评价高校就业情况。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确保高校就业工作的顺利进展,不仅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是确保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必须深切提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理念的认识,采取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推进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与化解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展,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凸显。造成这种矛盾的制度、社会原因是脱离市场需求的大规模扩张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膨胀机制。为此,必须考虑社会就业机会,调整高等教育本身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透明度,同时扩大院校自主权,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困境因素分析及其出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由于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社会就业市场不尽完善、大学生就业能力等因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通过高校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并加强就业宣传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相关社会机构不断完善就业市场,这样,借社会、高校、大学生三者共同努力则可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就业市场的培育与运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一方面强调国家就业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更强调高校自身迅速转变观念,主动运用市场机制,有效培育和运作就业市场。运用现代营销理论与方法,研究高校就业市场的培育和运作,力图通过研究,提高高校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运作水平,促进高校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素质教育与就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课题。在当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加强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造就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我们目前必须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素质要求的分析,就如何加强和提高环境艺术设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等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知识失业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已有的研究往往将其归于结构性原因和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问题,忽视对于总量性原因的分析。知识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确有总量性原因在起作用。劳动力总量过大和劳动力素质提高是其一般总量性诱因,因资本深化和经济转型造成的大学生传统就业岗位的减少是其需求总量性原因,而高等教育规模过大及增速过快是其供给总量性原因,很多人不顾我国现有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单纯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比较高等教育发展指标是极其片面和危险的,我们应该合理规划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及速度,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大学生就业也由统包统配向自主择业转变,高校就业率统计工作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从而能够科学、准确地反映出高校实际的就业状况和办学水平,使之能够促进高校教育健康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就业率统计方式的形成、演变过程及现行就业率统计中存在的问题,为就业率统计方法的改革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