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广大藏族人民翻身解放,迈入进步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的30周年。30年来,在党的路线方针和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族人民的顽强拼搏,西藏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西藏自治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对西藏工作做了重要指示,胡耀邦、万里同志亲赴西藏视察,各省、市、自治区加强对西藏的支援,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1982年,  相似文献   

3.
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从封闭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一举迈进社会主义新社会,实现了社会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社会旧貌换新颜,藏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人权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进展。文章总结了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取得翻天覆地变化的5个保障: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西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最根本政治基础;2.民主改革的实行,是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政治保障;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是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制度保障;4.中央的关心和全国各地的无私援助,是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重要条件;5.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4.
中央三代领导指导西藏工作的决策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年,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雪域高原,西藏回到了伟大祖国的大家庭中,揭开了西藏历史的新纪元。此后,在中央三代领导人的深切关心和高度重视下,西藏的革命和建设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人把西藏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西藏各族人民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一跃而成了新社会的主人。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给西藏人民带来了希望和曙光。西藏的解放、发展和进步,是摆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人面前的历史性课题。以毛泽东为代…  相似文献   

5.
中央财政补贴与西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引言 1951年以来,特别是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以后,西藏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受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西藏社会经济在总体上仍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80年代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了进一步推动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加大了对西藏的财政补贴,动员全国关心西藏、支援西藏。西藏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广大藏族人民翻身解放、走上进步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三十周年。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度是西藏社会发展中一场最深刻的革命。三十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西藏革命和建设的历程,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民族才有光明的前途。  相似文献   

7.
文章详细回顾分析了西藏自和平解放以来,历经平息叛乱、民主改革、成立西藏自治区、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进程,西藏社会制度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性跨越,西藏政治制度实现了由政教合一制度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伟大跨越。  相似文献   

8.
盐粮交换在西藏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在封建农奴制度的旧西藏,或在平叛改革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这种交换形式一直存在,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研究西藏经济状况,盐粮交换是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此作一概述,供有关方面参考。一、落后的西藏社会经济西藏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缓慢,平叛前还处在封建农奴制度时期。封建农奴制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乌拉制度作为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的根本制度,在漫长的西藏历史长河中曾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也给西藏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和损害。近代以来,乌拉制度依然影响着西藏社会,中央和西藏地方尝试着改革乌拉制度,消除或者减轻其对西藏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然而,这种变革只是前近代时期相关整顿的延续和重演,并未从根本上废除这一对西藏社会影响深远的制度。西藏民主改革废除了乌拉制度,极大解放了西藏的社会生产力,开启了西藏社会发展的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大政方针和国策。本文以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指导思想,以赴西藏进行实地考察的第一手材料为依据,从6个方面探讨了西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西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和谐社会的内涵;当前西藏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其影响;西藏社会产生不和谐现象的根源;西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西藏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基础和强大动力;实现西藏社会和谐的对策。其目的是准确认识和评估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对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制定和实施西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西藏社会的伟大变革——纪念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三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五九年西藏实行的民主改革,是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新西藏的一场伟大、深刻的革命。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已三十周年。三十年来,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建设又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2.
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科技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致从十世纪开始,吐蕃奴隶制逐渐瓦解,西藏开始向封建农奴制过渡;到了十三世纪初叶,封建农奴制在西藏普遍确立;及至十三世纪中叶,元朝统一了全中国,西藏纳入统一的元朝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封建农奴制社会继续得到发展;公元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中叶,是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上升、发展的鼎盛时期;自公元十六世纪中叶始,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从上升、发展时期,进入了迟滞衰落的时期;直至公元二十世纪中叶,西藏封建农奴制终归灭亡。  相似文献   

13.
今年九月一日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在此,我们谨向西藏各族人民致以最热烈的节日祝贺。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西藏各民族的发展繁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完全符合西藏实际的方针、政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领导全区各族人民认真贯彻中央指示,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实现了安定团结,发展了经济,加快了建设步伐,改善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今日西藏高原,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第二次革命,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搞好西藏的经济体制改革,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对西藏进行认识、认识、再认识,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西藏的特点,从西藏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基础薄弱、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群众生活水平不高等实际出发,探索出自己的路子。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中央的帮助下,西藏  相似文献   

14.
西藏自元代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以来,西藏人民的命运就与内地各族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谓荣辱与共、休戚相关,中央王朝的每一次更迭,无不对西藏产生重大影响,萨迦王朝和元朝、帕竹王朝和明朝、甘丹颇章王朝和清朝都是如此,表明了西藏社会与中央王朝的脉搏跳动基本上是一致的。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两次社会大变革,即1911年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和1949年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15.
西藏,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新农村建设也就显得十分"特殊"。在这种现实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必须正确分析当前西藏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重大而基本"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找到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从目前西藏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着力解决好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便成为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即实现广大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安居工程便成为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加速建立西藏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开放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强国富民之路。西藏要实现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研究的战略目标,到本世纪末使大部分群众实现小康,就必须加速实施开放战略转变,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建立西藏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一、调整和完善开放战略取向西藏地处边疆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经济及社会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封闭时期。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速度慢,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从1980年起,我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西藏工作重要指示,按照不平衡发展的理论,从西藏实…  相似文献   

17.
西藏的人权问题,随着西藏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应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然而,西藏的人权问题却在世界上成为一些人的热门话题。三十年来,不断掀起所谓“人权”的浪潮,攻击西藏的民主改革,诬蔑西藏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如何看待西藏的人权问题?本文试从西藏民主改革的角度来说明西藏人权问题的实质,以请教各位专家和学者。一什么是人权?按照17、18世纪传统的资产阶级人权观念,人权是指个人应当享受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西藏的确立,西藏废除封建农奴制度至今已三十年。三十年来,西藏的社会历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平叛改革以后成长起来的西藏广大中肯年一代来说,“封建农奴制社会”已逐渐成为历史的概念了。因而大力开展对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的科学研究,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他们奋发向上,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努力奋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今年四月发出《转发〈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以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书记处书记万里同志又于五月率领中央工作组到西藏考察,对西藏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广大西藏人民欢欣鼓舞,说胡耀邦、万里同志的讲话完全符合西藏的实际,并把这次中央的指示看作西藏工作的里程碑。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我这次在西藏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查和考察,对西藏工作有了一些认识。现就以下七个方面谈谈我对西藏工作的认识。 (一)近三十年来中央对西藏工作的几次大的决策。  相似文献   

20.
民生改善是社会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点,展望西藏民生愿景,讨论西藏民生改善的科学路径,具有重大的实践和理论意义。自然地理、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西藏民生发展独具"西藏特点"。西藏民生建设面临中央及全国各地全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内人口均衡发展等机遇,也面临城乡与地区发展差异大、社会治理创新难度大等挑战。文章在展望2050年西藏民生发展愿景的基础上,提出从构建可持续的居民生计系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夯实微观社会治理基础与稳步发展西藏特点城镇化等路径推进西藏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